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红梅 《理论前沿》2008,(13):45-46
东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抓好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建设,合理确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合理进行森林采伐,推进东北林区科学发展。森林生态建设派生出的森林生态旅游,市场覆盖面广阔,开发弹性比较大,生态效益较高,是一条建设生态文明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以保护生态安全为中心任务的云岭武警森林官兵是一种鞭策和鼓舞,他们要真正做到-- 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3.
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落实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树立和强化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旅游是依托森林资源所开展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探险、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统称,是当今一项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云南省勐腊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要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双赢互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各级党委、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始终保持资源林政管理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产业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森林玉龙”。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必须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战略,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充分借鉴国外生态警察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以改革森林公安体制为突破口,有机融合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犯罪职能,强化顶层设计,注重革故鼎新,理顺管理体制,科学定位职责,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一支与我国国情和保护生态环境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生态警察队伍,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文山保护行动”和“森林文山”建设,坚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17年底,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2个、州级生态村227个。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及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仍很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建立生态文明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其详细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目标原则和重大举措等系列基础性问题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和推进策略。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由于其生态环境案件具有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等特点,使得当前司法服务保障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严重缺位。因此,有必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协同理论为基础,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复杂特点及所涉案件违法特征和司法需求特殊性出发,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机制,科学构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司法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公民,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主力军,是政府和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战略制定者,或是生态环境管理实施的普通公众,研究大学生的生态责任对于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建设是涉及到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要素的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自然环境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文化环境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态化则构成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已成为共识,而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究其原因,有人主张是“人类中心主义”。然而,形成生态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生态危机的形成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化解资源富集区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陕北能源矿区作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其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生态利益与能源利益的博弈,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帮助破解这一困境的现实需要。陕北能源矿区虽业已开展生态补偿的试点工作,但其中存在着不少法律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生态补偿在矿区内还未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应该确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理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促进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改革生态补偿的税费体制,以推动陕北能源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南方集体林改革主要涉及到经济林和用材林,但是在生态林占主要成份的西北地区,要同时满足提高村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目的,林权制度应如何改革还没有经验。基于在秦岭山区太白县和眉县的调查,我们发现,森林是多功能的,可以满足周围村民的多种需求;木材过量采伐主要是由不规范的市场所造成的,与林权的关系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做到透明和公平,尊重村民的习惯制度,满足村民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总数的进一步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生态文明的重建刻不容缓。恩格斯所著《自然辩证法》中包含有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掌握和了解它们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和共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预期不确定下的林权制度改革——陕西太白山区调查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态林为主地区所进行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遇到什么问题?林农对林改的反应如何?陕西太白山区两个村庄的实际情况说明:第一,生态林政策的不确定带给林农的收益预期不确定,并导致了村民以规避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选择;第二,在同样政策背景下,小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降低风险,而承包大户则可以为未来可能的收益增加投入;第三,由于存在多方利益的互动,在太白山区,以均权、均山和均利为特征的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被演变为抽多补少,让每户都有一片维持生存的山林的政策;这种政策将会导致山林占有的差距被扩大,并被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来研究警察执法生态问题,是公安理论研究领域一个全新的前沿理论课题,也是警察执法实践中需要正视并加以探讨的问题。警察执法行为从启动、调查、决定、执行等整个流程的各个步骤、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执法土壤、场所、环境、条件、对象等诸方面的配合与支持,警察执法生态是指警察执法行为与执法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  相似文献   

19.
The novel Cement Garden written by Ian McEwan shows a kind of feature as wasteland in ecological critic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ecolog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novel is very bad,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emotenes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filth and corrup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c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has been seriously distorted,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oss of the bond of lo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ecology,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ave different neurological personalities, which lead to their inner imbalance.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是内陆增加降水、涵养水土、稳定径流、繁衍生物和吸碳制氧的重要机制,同时还提供人类所需的多样性的食、用之物。传统的农林水气分离式发展模式严重削弱了这一机制,导致全球性的水土流失、径流失稳、干旱加剧、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未来的粮食、淡水、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安全应建立在建设多产高产和生态功能健全的农林水气一体化的森林系统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