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08,(10):26-28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座伟大里程碑。16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邓小平南巡及南巡谈话开启的思想之旅,今天仍在继续中。  相似文献   

2.
纪路 《党史纵横》2002,(10):41-41
1976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独自派了几十名便衣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  相似文献   

3.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南巡,一路上讲了许多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年之后,即2012年的12月上旬,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即选择深圳,重走邓小平南方视察之路,表明了他拓展改革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4.
专列继续南行,沿途所经各站,一律开放绿灯,列车呼啸着飞驰而过,把一座座城市和乡村甩在后头,于1月19日晨进入广东,沿北江而下,经广州转向东南,向着深圳飞奔。邓小平透过车窗向外眺望。1984年他首次视察南方时,铁路两旁还是大片的农田、荒山、茅屋,如今楼厦处处、厂房片片。东莞变了。宝安变了,那么深圳也肯定会变得更认不得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正值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2月,一场名为“问道改革,1992年的抉择——纪念南方谈话20周年大型网民论坛”在深圳举行。原深圳市接待办副主任张国英在论坛上讲述了邓小平南行深圳时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6.
周锟  李胜 《党建》2010,(7):58-59
邓小平,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一代伟人,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敬老崇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蒋永清 《学习导报》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8.
蒋永清 《新湘评论》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天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始终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抓住天津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先后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锟 《党的文献》2012,(5):46-50
1978年11月底,邓小平与日本民社党第二次访华团和美国专栏作家诺瓦克的两次外事谈活,涉及很多国内政治问题,如明确支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强调安定团结;提出要引导全国人民向前看,搞四个现代化等等。谈话要点在中央工作会议七传达后,引起很大反响,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起草和发表打下了良好基础。邓小平在外事谈话中往往会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应该重视研究这些重要谈话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发挥影响的途径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群众观体现在 :关心群众的利益 ,正确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始终贯穿着邓小平的创新精神;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启迪创新的关键取决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的源泉产生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创新的途径在于把求实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崇高的理想和勇敢的献身精神;创新的基础建立于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智慧之上.  相似文献   

13.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过去由于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较大失误,出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困惑.邓小平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新视角、新高度、新层面去阐述新社会主义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并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极大的成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科学与真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王东 《新视野》2001,3(4):13-15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有一个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发展过程,这个思想的出发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这个过程的思想制高点则是1992年南方谈话要点。在南方谈话近于尾声之处,邓小平又一再叮嘱人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1]这里特别提出了“中国的发展路线”这个概念,看来也意在强调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主张有一定理论系统性。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让我们看看,为什么1…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提出经济落后的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可以而且必须利用外资,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利用外资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贯彻.本文拟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条件、方式和原则等方面论述邓小平对毛泽东利用外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制度伦理观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制度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作用。一、制度合理性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伦理评价的客观依据即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实质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制度伦理思想中制度价值原则的单一性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它的提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上。“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论述党史时所提出和蕴涵的党史观 ,是对党史研究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其基本点包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历史主义和辩证思维 ;坚持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的统一 ;“恰如其分”与“宜粗不宜细” ;党史研究中采取宽广的国际视角。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党史观 ,是贯彻以邓小平理论指导党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能够也必须依靠自己解放自己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本文所探讨的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 ,是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关于如何看待人民、怎样支持和领导人民的一些观点。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反对个人崇拜的人民英雄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虽不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却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同过去剥…  相似文献   

19.
1961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邓小平在京郊,主要对顺义县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农村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农村的情况,研究解决农民的困难.邓小平在调查期间分别召开了县委、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及社员的座谈会,内容涉及到农、林、牧、副各业,他还实地考察了生产场所和农村集市,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查回来后,邓小平和彭真联名给毛泽东写了报告,对农村社队规模、粮食征购、余粮分配、供给制、农民报酬、公共食堂、生产资料所有制、供销社、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次调查是1961年全党实行调查研究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的成果对调整党在农村的政策,实现农村经济的好转起了促进作用.这次调查,是邓小平人生历程中一段重要的体验,为尔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起到了探索和认识积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行政效率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行政效率的原因和现象,全面阐明了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