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第二章向读者简要讲述当代自然科学的几个重大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质构成,宇宙起源和演化、地球起源、演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生命与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重点是“物质构成”和“地球起源、演化与地球系统科学”.难点是“生命与智力起源”和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一、关于物质构成问题.自然界各种物质既有结构层次的不同,又有运动形式的千变万化.从结构层次上看,有宇现、宏观和微观之分,大到总星系、星系团,太阳系、地球、月亮,小至分子、原子、原子核、粒子;在运动形式上.有天体运动,机械运动,电、磁,光、热等物理运动,分解、化合等化学运动,生物进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已注意研究,不过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而对其他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却较少探讨。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谈下面三个问题。一、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1978年以前,中国史学界一般都认为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这似乎很少异议。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抗日战争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研究,对西方一些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应该的。但也有学者在强调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的时候,提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起点的问题。有些外国学者也持此种看法。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的研究并不是国内学者的专利,事实上国外学者早已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学界有关"大跃进"运动起源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促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王国,是国内外关注的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宝库,而且也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方面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起源的研究,批判过程中涉及文艺界、史学界、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以及对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批判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起源、过程、范围、影响,但总体上看,整体性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和视角较单一,深化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6.
侯儒 《世纪桥》2015,(2):81-83
俄罗斯埃文基人,俄语为Эвенки,在中国称鄂温克族,历史上曾被其他民族称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等。近些年,中国和俄罗斯学者对该民族起源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学术观点。本文将中、俄学者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887年美国学者W·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发表和l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出版为起点,公共行政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公共行政学家,其中许多都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这些代表人物有:被公认为大师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阶级定义的起源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的阶级定义和阶级分析方法入手,在综合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对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关于当代阶级的定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田栋 《学习论坛》2013,(6):40-43
国家自主性理论作为对于多元主义理论的平衡已成为近30年来政治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国家自主性理论认为,国家既是反映社会中群体利益冲突的场所,同时又是以强制性行政官僚组织出现的运作者。国家也并非简单被动地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而是试图主动地影响社会中政治冲突的内容与形式。国家的这种潜在的自主性经由斯考切波在其关于革命起源的理论研究中被提出,进而被更多的制度主义学者所接受,并运用到更多关于现实世界中国家角色的研究中,从而推动了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整体的研究流派出现。这一学术流派的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重大社会议题解释的无力,丰富了对于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理论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近年来,生命教育日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重视度和实施力度仍不够大。现实生活中因为生命教育缺失造成的青少年漠视生命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因为自杀或杀人,一个个鲜活的生  相似文献   

11.
追求生命和谐是<周易>的根本理念.<周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以追求生命的和谐为人生理想.生命和谐包括生命起源的阴阳和谐、生命境界的天人和谐及生命修养的人格和谐.<周易>的生命和谐观对今天人类在提升生命质量、建构生命意义的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虎学 《唯实》2012,(4):30-36
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是对以往一切分工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是对分工现象第一次科学、完整的解释,也是进一步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已经作出了具有奠基性和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国外,专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专著很少,许多研究都是以马克思有关分工的论述为参照或依据进而对分工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其中,也不乏很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回顾并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是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13.
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科学确定其逻辑起点。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于唯物史观逻辑起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者们关注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历史起点是三个因素统一的观点,却忽视了他们同时也阐述了历史起点是五个因素的统一。无论是三因素还是五因素的统一,共同的核心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历史的起点只能是多个因素统一的“现实的人”,或者说是“现实的人”多方面因素的同时展开。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处于多方面现实社会关系制约中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4.
贫穷的岁月     
我所面对的一切都不是选择,而是命定。像物种起源的法则,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水开始,像泥土里生长的蚯蚓,它只能在潮湿泥土里像根一样地寻找生命。我也同样,父母的结合命定了我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领导艺术     
西方一学者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就是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 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作为领导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而不着眼于员工的感情生活,那是不  相似文献   

16.
一、通货膨胀究竟是否可以避免中外经济学界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讨论是以对通货膨胀客观现实性的认识为起点的。对此问题认识上的差别,形成了对通货膨胀的成因、作用、对策等不同的认识思路。1.外国学者的观点早在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时,外国经济学界就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研究。当时人们仅只从货币需求角度去研究通货膨胀,视野相对狭窄、层次简单。由此,大部分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属于偶发事件,只要政府管好货币发行闸口,通货膨胀很容易避免。  相似文献   

17.
卢梭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契约并非历史的事实,而是一种设计论证。卢梭采取"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对勘的方式,从"自然状态"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文明社会的弊端,论证了社会契约的自然法依据,从而构建出道德政治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化人类史学家斯温说:"人类和下等动物生 活方式之间的一种区别,就是他们关于生命的起源和永 恒的可能性的兴趣的不同。没有直接的证据告诉我们, 动物对于这些事情发生兴趣。但是人类却时常探求关于 他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既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导向,也是东西方学术界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文章从公共性的起源、发展、研究内容及测度方法等方面对西方学界公共性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研究发现:公共性问题是随着公共领域的生成而建构起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了公共性的扩散.西方学者对公共性的研究经历了几次转变,但迄今"公共性"依然没有一个广泛...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是以个体生命为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点,生命是其得以开展的有效载体和前提保障,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这对于推动大学生的人本转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