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父亲     
尽管做了二十多年父子,我还是读不懂我的父亲。对于父亲,我想我是永远也读他不懂的吧,谁叫他是我的父亲呢!我的记忆追溯到最远大概也就是父亲打我那一次吧。那年我4岁,抑或是5岁,挨打的原因可能是我撒尿和泥然后全部抹在了正在午睡的爷爷脸上,不过,这是母亲后来回忆我孩时趣事时说的。至于我,却只记得打得我嗷嗷乱叫而其他人哈哈大笑的情形了,是否作案,我倒忘光了。或许做了吧,不过,也说不准。我7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记忆还是拳头落在身上的滋味,不过这次的原因我已能记得起来,就是因为我不敢去上学,把自己藏在床下不…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7,(4)
我爹娶我娘过门的时候,都30岁了,我娘才20,是有点儿不大般配。而且我娘长得挺好看, 俊脸弯眉,小红嘴儿。我爹黑,黑极了,嘴唇也厚。据说唇厚的人嘴笨,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爹一辈子没有一口气说完过一句话,被我气急了只会这样:"你你你……"按说两个人怎么也走不到一起的,可是汪曾祺老先生说:世上的事,其实蛮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身为农民的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对我显出过特别的喜欢。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小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就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4.
父亲和国民党将领李仙洲是莱芜战役的死敌,但是1985年,在这场战争历经了近40年的时候,父亲与李仙洲在济南“相逢一笑泯恩仇”。父亲说:“你是黄埔一期的,应该是我的前辈,现在高寿?”  相似文献   

5.
一个对妻子、子女缺少关心的父亲 父亲转战南北,直到30多岁还没有结婚。残酷的战争使很多将领顾不得个人的婚姻。连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也40多岁才结婚,从中也看到那一代革命者对事业的执着与忘我。  相似文献   

6.
每当路过施工工地,我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如小山般的石子堆上躺着一个个民工,睡得正香,还微微打着鼾.在嘈杂浮嚣的喧闹声里,他们似乎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看着,看着,顿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突如其来的伤感让我想起了父亲.  相似文献   

7.
他常年在外面拍电影,有时在本地,有时在外国,有时则是在飞机上度过。有一天他因病在家里躺了一天,傍晚的时候,妻子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花瓶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要给你颁发奖杯!”他问为什么,妻子神秘地一笑,说:“因为你今天全天都没有出门!”  相似文献   

8.
马德 《新青年》2005,(10):6-6
父亲是个搓澡工,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城南李记澡堂给人家搓澡。我已经长了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只要别人说到我是搓澡工家的儿子,我就会远远地走开。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旁边冲凉,父亲在槐树底下坐着抽烟,冲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站起来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5,(8):11-12
我在许多篇的文字中,都提到了父亲,那个在塞北青灰的天空下,奔波了一生的男人.我太多地选取父亲的最后一个冬天,作为叙述的背景,或许就是因为在这一段文字中凝结了家庭太多的悲苦和不幸.在那个凛冽的阴历11月,父亲走向了生命的终结,走完了他卑微而平淡的一生.就像村庄的其他生命一样,父亲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平静而又匆忙.过后,大地静悄悄的,村庄也静悄悄的,父亲开始像渐去渐远的风一样在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很多的时候,甚至包括他的儿子,在忙乱的生活中也忘掉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0.
1995年6月2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张西曼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张西曼教授革命的一生,赞扬张西曼“是著名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进步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不但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为国共合作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称颂张西曼“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圣人、贤人、英雄、模范层出不穷,他们的思想、品质、业绩通过各种传媒教育、感染、熏陶着我,使我受益非浅。但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教育、感染、熏陶着我的是我的父亲,他用实实在在的言行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操,一个纯粹的人的品质。他就是我心中的圣者,是我做人的楷模。父亲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全身心投入的,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1953年从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本科毕业后准备再读研究生,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留校任教,一直在这所大学里工…  相似文献   

12.
我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行走社会的经历。三年来,我换过各种各样不下十余种的工作。我读懂了涉世之初的艰辛和酸涩,也知道了一个仅持有高中毕业证的人的不易。某种程度上,我也开始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参加高考。年少轻狂时,我以为我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闯天下,可以不依赖一纸文凭。但踏入社会,我才发现我两手空空。于是,我加入了自考大军。后来,我对广告策划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于是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全交给了图书馆,泡在我所能找到的所有相关书籍中汲取我渴求的知识。还在一家电脑学校学习电脑设计。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我跨越了…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长这样大,有一个人让我看不起,那就是父亲。他长得真的很丑,小眼睛,麻子脸,很矮,又驼背。他真的很窝囊,一辈子在小厂子里做工人,被人欺负了一辈子。如果说父亲的生活还有一点乐趣,那就是我。我长的很帅气,没有一点像父亲,高个子,大眼睛,很聪明。他真的很爱我,尽管我从小到大常捉弄他,不肯叫他爸爸,只是偶尔会哼着叫声老爹。  相似文献   

14.
“七·七”事变爆发时,我14岁,正好初中毕业。事变发生后,菲律宾富有爱国传统的华侨各阶层广泛动员起来,在全菲各地成立了许多抗敌救国的群众团体,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并动员华侨青年学生、工人回国参战,同时还发动了抵制日货运动,募集捐款和药品,经香港转赠八路军。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 父寒王雨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在菲律宾同傅振机(即傅无闷)先生一起创办了《平民日报》; 1932年又同庄希泉同志一起在菲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他受廖承  相似文献   

15.
20岁那年,我就想死,并且“死”过。那是1992年,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当时,很难相信成绩一向不错的我,竟然连所普通中专都没考上,一想起父亲整日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我又恨又愧。还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你得给爸争口气,也读个大学,让咱村人看看。”可是结果呢?我越想越伤心,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一天一夜,哭干眼泪之后,我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决定离开这个我无颜再见的世界。也许是命中注定,昏迷过后,我在医院里又醒了过来。那天,亲戚们都围着我,像观察稀有动物一样看着我,父亲则坐在一旁不声不响地抽着旱烟,那腾起的烟雾一圈一圈地扩散,弥漫…  相似文献   

16.
17.
若邻 《新青年》2006,(6):39
你好! M:最近,我的一位好朋友看我翻译文章花费了不少时间,很不以为然.他说现在都用电脑翻译器,又省力又省事,有谁还自己翻译文章呢?一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平时也看到有许多人都用翻译器,心想试一试也无妨,也许这真是一条捷径.我想要翻译的文章里面的第一句话是:"My father isEnglish."我把这一小段文章贴到了网上的翻译器里,选择英译汉,一按回车键,电脑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如下一段文字:"我的父亲是英语."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14日是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百年诞辰。非常感谢中央军委领导,亲自批示开会纪念。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杨天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因为长期研究蒋介石而广为人知。一般人只看到他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父亲是个贼,因此,从不敢跟伙伴们争高斗低,即使瘌子老嘎把红土面夹在我的饽饽里,我也能含着眼泪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吃几口掺了土面的饽饽总比听一句:“你爹是个贼”好受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