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颐 《廉政瞭望》2012,(12):70-70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临危受命出任首任驻英大使以前,曾有一段因“反腐”反受打击、仕途受到重挫的痛苦经历。  相似文献   

2.
正晚清名人郭嵩焘,是我国历史上首位驻外使节,而且其任驻英公使时,被不少英人誉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在好友曾国藩眼中,郭嵩焘只是"著述之才",性格上冲动冒失,多言多错。为了劝诫他行事不要过于急切,曾国藩特意送他一副对联:"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这就不免让人想起民间俗语:"萝卜快了不洗泥。"某种程度上,这句话也正是"世事多  相似文献   

3.
秋石 《党的建设》2010,(2):40-4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进发出来,使中国共产党大踏步走在了时代前列。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世所  相似文献   

4.
布青沪  鲁忠慧  马珍 《共产党人》2010,(7):31-32,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这个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人民群众普遍理解认同,被党员干部真正掌  相似文献   

5.
经过98年不懈奋斗,党领导人民解决中国的"挨打挨饿挨骂"三大问题,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成功地解决了落后"挨打"问题,使中国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不再受人欺负,任人宰割;成功地解决了贫穷"挨饿"的问题,使中国人民真正的"富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致富之路。我们党着力解决好失语"挨骂"的问题,使中国真正的"强起来",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为当今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看,3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实现"振兴中华"的期盼真正变成了现实.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看,改革开放30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显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真正找到了答案: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戴高乐对毛泽东、周恩来十分崇敬。他生前一直希望能访问中国。他说:中国“是真正的国度、比历史还古老的国家,那里有真正的人、自豪的人”。 毛泽东、周恩来对奉行独立自主政策、敢于反对美帝国主义控制和干涉的戴高乐也十分赞赏。 中法建交,使中法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感情距离拉得更近了,出现了双方最高领导人互访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扎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进而真正转化为广大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9.
《争锋》     
陈建红 《当代贵州》2008,(10):44-44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变富变强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了,而未来中国真正的复兴出路在哪里?我们百姓和谐、平等、舒适的生活又如何保证?  相似文献   

10.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正是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才使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其中,企业家阶层的整体"回归",是"中国经验"或"中国奇迹"的真正秘密。  相似文献   

12.
何平 《党史博采》2014,(2):31-33
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后,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动摇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使解放区亿万农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建国五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知识分子脱眙换骨、获得新生的时期,也是他们思想自由、学术活跃和才情进发的时期。回顾这段历史,面对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和意志自由。自汉代以后,中国思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安土重迁,但是,也不是不能走出去。历史上,因生活所迫,迁出去的人其实不少。南方人就去南洋,甚至走得更远;北方人,则闯关东。比较起来,倒是大清的官员,对于走出国门一直视为畏途。19世纪40年代之后,洋人打进来了,两次开战,逼中国进入他们的世界体系,强求互派使节。洋人的使节早就进了北京,但中国往外派使节,等到1970年代之后,才得以成为现实。第一个出使英国的郭嵩焘,还被家乡骂成  相似文献   

15.
徐琛  欧阳和霞 《唯实》2010,(2):10-14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解读、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是使公平与效率达到真正统一的第一种社会形态,因而,二者的统一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使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在不断调整中最终趋于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6 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确立和实施 ,始终与中国的对内政策由温和走向急进、由正确走向错误的时期相伴随 ,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在考察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美国的因素而完全归咎于“左”倾错误 ;这个战略使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自主的地位 ,并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并没有真正完成.从社会精英层面来看,文化的启蒙仅限于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知识精英,而且他们肩负的救亡图存的使命也使他们不可能实现现代精神的启蒙.而广大民众的启蒙从现代化进程一开始就失落了.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并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但这种变革的核心是在社会制度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触动文化精神的根本,这是中国社会转型迟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晶,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只有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其真正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源远流长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使中国陷入了这场大悲剧.中国只有消除专制主义传统才能真正进步,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历史是会重复的,只有基础变了历史发展的轨道才会真正改变.历史学家黎澍与戴晴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对话,登载在1986年9月22日的《世界经济导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