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是三地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但在发展中河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形成三地非公经济发展的短板。河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要想迎头赶上,实现超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思想,不断修炼"内功",主动作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创新体制。还要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和辐射,确立京津冀一体化地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保定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中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历史发展及政策等错综复杂的原因,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试图对保定市在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剖析,找到保定市协同创新发展新动能的提升路径,更好地服务于雄安新区建设、河北省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毗邻的河北省人才大量流向京津。为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促进三地的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给河北省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河北省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认识到人才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起政策-信息-情感的人才回流机制,教育—科研—合作的人才发展机制,激励—开发—重任的人才用人机制,从而促进优秀人才回流河北,为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5G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交融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政府的服务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政府需要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河北省来说,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将因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在与京津保持协同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选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相关原因提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而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产业布局与梯度转移不合理、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环保治理地区政策不统一、环保推动和地区发展矛盾冲突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建议应从构建新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现实背景和主要问题,在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即构建和健全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完善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内容体系、创新构建协同发展的多主体互动合作模式、按照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统筹规划空间功能、立足各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中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三地合作框架战略协议精神指导下,为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社会主义学院在教学、科研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协作,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事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8月27日下午,京津冀社会主义学院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行。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刘新成,民革中央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天津市委主委、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田惠光,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河北省委主委、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王刚,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是河北必须面临的战略任务和严峻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的崛起,必须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认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河北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河北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及根源,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八破八立",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政通人和的政务环境,为河北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教育作为在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决定性、先导性作用的因素,教育的协同发展必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战略推进过程中,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面临着地区经济二元结构、行政壁垒障碍、体制机制缺位、资源缺乏共享等问题。对此,需要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角度入手作出突破,以期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区域内教育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近几年来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面临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市空间布局欠优等诸多问题,需要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要求,从空间布局、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若干层面,加以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协同治理是解决京津冀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污染企业等治理主体,各治理主体利益是决定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地位和表现的关键因素,对各主体利益博弈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京津冀环境治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劳动关系领域的协同治理亦成为现实选择。顶层设计、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劳动关系涌现以及信息科技发展构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三地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了劳动关系协同治理的层级框架,构建了跨区联动机制,拓展了跨区劳动力对接协作机制。京津冀劳动关系协同治理呈现出政策推动、问题导向与共赢逻辑的运行表征。协同治理强调组织形态的网络化特征,京津冀劳动关系协同治理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参与的网络化治理场域。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针对区域发展特点和首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关键在协同,根本在协商,重点在民主。协商民主可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也给了协商民主发展的充分空间。二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与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必须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破旧立新,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抓住"十三五"太阳能光热产业化快速发展时机,提前进行顶层设计,争取在全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效应的基础上,指出其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推进河北省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公安教育工作在公安工作中所处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决定了公安教育工作在京津冀警务合作中的关键地位。京津冀区域范围内拥有我国最优质的公安教育资源,但也面临着缺少合作规划、行政体制壁垒严重和缺乏协同发展机制等问题。通过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公安教育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协同发展制度和机制,在战略层面为京津冀公安教育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社会保障的阻碍主要是区域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与缺少协同管理社会保障的机构。要解决这一问题,京津冀可以通过建立政府间开放性协作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建立区域协作发展基金提供经济支撑,促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所确立的国家战略、重大任务和方向指引为河北省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必将为实现转型发展带来新红利;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筹办冬奥盛会必将为实现绿色发展开辟新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纵深拓展必将为实现跨越提升展现新局面。机遇不是随时都有,因此必须抓住;抓住机遇并非意味着就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因此必须用好用足。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京津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载体多元,产业基础雄厚,这是河北融入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所在。但由于过去三地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科技创新的马太效应明显,创新链布局不合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不顺畅等问题,成了阻碍河北科技创新步伐的绊脚石。为此,河北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驱动机制,打造科技协同创新支撑机制,完善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链接机制,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不断增强自身融入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