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青海生态环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的稳定。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7)
正青海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屏障新优势。前20年,在国家支持下,青海相继实施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尤其是部省共建国家公园示范省有序推进。新时代新征程,青海要坚决扛起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美丽西部建设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青海省委印发《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青海样板。按照该《行动方案》,青海将全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以及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将其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相似文献   

5.
陈刚 《党建》2023,(6):5-8
<正>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首先一条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原则对新时代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三江之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只有做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方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才能建设更加美丽新青海。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多达12次、"美丽"8次、"绿色"15次,更是首次提出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维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索出"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也在积极探索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7,(21)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报告确立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更加明确的新目标、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新内涵、明确了更加艰巨的新任务。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美丽"强国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了新活力,顺应了人们对美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8,(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第一次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再一次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又对开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新征程作出全面部署,为加快伊春绿色化转型发展,让老林区不断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最大价值在生态的重要论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做好青海一切工作的底线和支撑。青海必须站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创造更高生态产品价值,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8月22日至24日,是值得青海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明确指出了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刻阐述了事关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20)
<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新时代,新在哪里?新在发展理念,新在生产方式,新在消费模式,新在科学技术,新在体制机制。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满怀信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一、树立新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13,(7):62-62
参考思路:"美丽中国"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诗意表达,其实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期盼。美丽中国由环环相扣的三个层次的美构成,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光的列车,停驻在又一个八月的站台。特殊的时空节点,勾起厚重而又难忘的记忆。去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指明了青海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和"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近年来,吉安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围绕创建"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谋求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国有林区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好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森林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杨果 《当代党员》2024,(3):49-50
<正>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