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水塔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水塔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商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一鄂陵湖,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7.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局,即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  相似文献   

8.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局,即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水塔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格  相似文献   

13.
正范围划定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历史上,“三江源”地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布、森林与草原相连、动植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宝库。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1)草场退化和沙化趋势加剧。据统计,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目前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场1.5亿亩,占区域可…  相似文献   

15.
图说     
正1三江源地区见证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奇迹,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湖泊。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养育了江河中下游地区超过6亿人口,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有着"中华水塔"之美誉。2005年,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在草原植被恢复、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领域投入资金86.5亿元。2014年,治理面积更广、标准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新名词     
正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标志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向了新阶段。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3个园区组成,即"一园三区",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31.16%。"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即青海的蓝天、高原的绿色、江河的清澈。我们确立生态保护优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古称“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华夏儿女沿黄河而居,繁衍生息,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青海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源流之一。青海地域辽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大美青海,中华水塔,三江之源,美在江河;江河文化,文化灿烂,源在青海,源远流长。江河源大地不仅托举了众多名山大川,孕育了无数河流,而且以世界最高海拔,创造并珍藏了大自然极为美妙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8.
莽莽昆仑,巍巍唐古拉,玉树——坐拥两大山系; 长江、黄河、澜沧江穿流不息,玉树——地处三江源头。  相似文献   

19.
走近三江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是中华民族的三条河流,她们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孕育和浇灌了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三江源是生命的源头,是文明的源头,是历史的源头。从长江、黄河、澜沧江逆流而上,掠过中原千里沃野,掠过江南水乡,穿过秦岭和横断山脉,向西向北,就走进了青藏高原,走进了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之源。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告急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达31.6万平方公里。这里孕育了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因此又被誉为“中华水塔”。然而近年来,冰川退缩、湖泊骤减、草原退化……一连串的生态恶化导致三江源正成为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