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区域经济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政协主席就联合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达成共识.今年5至7月,三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就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互访.10月18日至21日,由京津冀三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起的"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同志就启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共同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建议,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2.
<正>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的协同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协同发展,也就没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多,从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看,北京非首都功能区的产业转移和工业园区合作项目,以及针对打造区域产业链体系和区域创新共同体系等方面的各项努力,支持了河北、天津的发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多重、重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战略意图有三,一是使其成为非首都功能集中纾解承接地,二是分流京津冀过密人口,三是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雄安新区的三个战略意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现实备受各方关注.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10月下旬连续到津、冀等地考察学习,多次强调加强京津、京冀等地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京津冀地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京津冀三省市政协也联手搭建"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为推进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14,(11):34-35
正京津冀三地政府要克服小区域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束缚,牢固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理念,以国际化大视野、大格局思考发展,以战略思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长期以来,以首都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提出了许多战略模式,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  相似文献   

6.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15,(12):42-42
<正>纵观世界,各国古代文明和现代大城市群都依水而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山水相连、生态无界。因此,协同发展上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产业对接、项目落地等方面,也要注重发挥好永定河、潮白河两河走廊的天然纽带作用,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一是依水发展,打造京津冀高端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识。围绕"两核三轴一带"  相似文献   

7.
《北京观察》2015,(1):58-61
<正>玄墨染青史,霜毫写春秋。京津冀三地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文脉不息。借尺幅天地,放万里胸襟,以人类智慧与美的力量共同描绘中国梦,寄寓中国情,振奋中国心。京津冀山水相连,相伴相依。京津冀三地政协友谊深远,合作广泛。新的历史时期,共同承担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举办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京津冀三地委员、馆员及所团结联系的书画艺术界人士创作的精品力作,加强书画艺术交流,深化联谊合作,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政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民政事业11月6日,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顺应大局、统筹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先易后难、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协同发展原则,提出了三地民政部门的10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共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09,(6):4-5
2009年5月10日至11日,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举行。5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正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贾庆林指出.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客观需要。京津冀晋内蒙古五省区市政协共同发起成立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以来,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齐名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召开这个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回顾农工党中央和各级组织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方面的议政建言成果,深入了解当前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商讨推进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对策建议。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3月24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推进协同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为主题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11月26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主持开幕式。陈昌智在致辞中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目前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杨振武在致辞中表示,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  相似文献   

12.
<正>王金南(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红线体系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京津冀地区是目前全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全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加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期国家重要战略决策,是落实"四个全面"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对于统筹京津冀区域环境与发展,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提  相似文献   

13.
<正>不管是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还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都有足够多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有足够多的科技服务资源,而其所需要空间场地和应用需求在天津与河北都可以寻找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热点。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抓手。广阔的共享空间为什么京津冀要协同创新?这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其一,京津冀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回顾历史,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力度向前推进以一个新的高度、深度、力度向前推进谭维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这块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土地上引起最广泛关注的热点;是京津冀各级党委政府、各个工作部门当下工作的重点;也是探索如何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惯性和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  相似文献   

15.
樊澄 《北京观察》2015,(6):34-36
<正>民航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调整环境改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带动了社会服务业发展,大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核心区域,世界城市群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亚太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参与世界合作交流的重要门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也必将成为类似纽约、伦敦地区的一体三地四场的机场群地区。为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构建快速、  相似文献   

16.
正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和最大的产业密集区,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三地经济交往密切、互补特性鲜明。近年来,三地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加强产业协作和协同创新,为京津冀区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京津冀区域虽然在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弘 《北京观察》2015,(7):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联手做蛋糕。只有做到"理性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持续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才会有实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推进区域创新合作,在领导体制、协同机制、新一代卫星城建设、公共服务政策均衡化等方面创新突破,形成大区域的创新功能分工和创新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8.
<正>1.在舆论引导上,党报要先行一步,更要主动作为。天津日报以今年两会作为重要切入点,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主题报道的重点、亮点和创新点,力求做出声势,做出特色,做出影响力。两会开幕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即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天津日报因为动手早,选题准,预案周全,部署详细,牢牢把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2.在协同发展上,党报要舆论造势,更要身体力行。两会期间,三地党报合作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的报道,把国家发展战略的宣传由点连成了片。三家党报总编辑,共同研究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报道和党报合作的长效机制,并签署了合作纪要,达成了七方面的合作意向。截止到目前,各项合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在旅游资源的互通共享方面,三地同频共振、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更可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2.0版提供重要尝试,其意义十分重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的最为尖锐的矛盾。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破解这个矛盾,这也正是习总书记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含义所在。如果不  相似文献   

20.
<正>各位专家从不同侧面畅谈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境治理设想与建议,很有深度和见地,对于今后的工作很有建设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并落实到具体措施中。借此机会我也简要介绍一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京津冀协调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国家战略。目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