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命畅想曲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一棵高大的树,当太阳照射我们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它都跟随着我们,为我们遮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的时候,它为我们遮风;当雨来临的时候,它帮我们避雨。有人说,生命是一栋房子,如果你不好好地珍惜它,而去糟蹋它,就算这栋房子再绚丽多彩,到时候也会变成一片废墟,成为人的脚下石。还有人说,生命是一面旗帜,无时无刻不飘荡在蔚蓝的天空。 生命是什么? 生命应该像浪花,有涨潮时的绚丽与精彩,退潮时留下的痕迹与杂乱;生命应该像号角,有吹起时的嘹亮与不吹时的落寞;生命有时还像钢琴,有弹奏时的激…  相似文献   

2.
熊树仁老汉已是70岁的人了,可大巴山深处的南江县长赤镇的人们都说他越来越有精神,越活越年轻,象一棵不老松。熊老汉本是长赤镇乐台村一社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熊老汉全家的生活有了改善,每年除向国家交售公粮外,家里还有余粮,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相似文献   

3.
夜话家常     
昆明先锋人民公社大厂村生产队的社员大会开过以后,我们还和队长老邓同志继续谈了一阵.时间还早,想顺便到社员家里去看看.老邓想了一会,说:"去杨金家吧,他家门口有棵大柿花树,好找;你们回去又顺路."青天万里,月色皎洁,但气候却分外干冷.我们穿过一堆堆像小山似的稻草垛,在村子的尽头,找到了杨金的家.  相似文献   

4.
<正> 有信息化需求就有联通身影历时一个月的浙江联通“世界风”绿色健康文化月采访活动,给采访团的每一位队员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有那一幕幕抹不去的动人故事,我们倾听着、感触着……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浙江联通,总经理朱评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繁荣、发展关联着每个企业的成长。”十年来,浙江联通从一棵“树苗”长成今天一棵挺拔的“树木”。在社会飞速  相似文献   

5.
<正> 三年前的8月5日,浙江省富阳市环山乡环四村。可能是受当时台风的影响,村里那棵整体直径6米多、重达7吨左右的老银杏树,被大风刮得呼呼做响、摇摇欲坠。当晚,这株千年古银杏的一根巨大分枝轰然倒下,并压坏了一户村民的房子。倒伏古树无人问三年后的今天,当环山乡干部叶云峰说起这事时,还是挺气愤,他觉得如果不是保护不力以及人为破坏,这样的参天大树怎么可能轻易倒伏。而保护不力的原因,更让叶云峰觉得尴尬。他说,这棵本应是一级保护的野生银杏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4,(2)
我不是心理学家,分析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感情。人,越到老年,便越思念他的故乡。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谢铎山的村庄流着;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杨,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它们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遇着水岛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雷锋精神过时论为什么站不住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之所以将雷锋精神等越唱越响,缘于雷锋等人将这种精神展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美德是抽象的,雷锋是具体的;传统是呆板的,现实是生动的有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中存在一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有的人还把这种思想说成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表现。其实,所谓“一切向钱看’,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而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思想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泛滥,是我们必须大力清除的精神污染之一。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9.
胡明做助理     
“他是大好人,是我们的大恩人哪。”在沾益县白水乡苏家箐村采访时,提起乡民族工作助理员胡明,一位苗族大妈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一件至今令她难忘的事: “1997年10月,平和村的一位汉族大哥到我们村来上坟,由于天气炎热,他就到我家的萝卜地里拔了一些萝卜来解渴,在我们这里随便吃点萝卜我们是不收钱的,但后来他们有十几个小伙子就到我的地里拔了一些萝卜就背走,一分钱也没有给我。后来我找到正在我们村调研的胡明同志,是他帮我‘拿’回150元钱呢”。这位苗族大妈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边说边拉着他的手,感激的泪水盈眶而出。原…  相似文献   

10.
如果它归来     
查尔斯看见有只白色的鸟儿从树丛中飞起,而一个女孩正沿着树丛旁的小道转动轮椅向前走去;鸟儿落到草地上,头不停地转来转去。这时查尔斯匆忙站起,"可以让我来推你吗?"他边说边穿过草地向她跑去。那只白色的小鸟从草地上跃起,向一棵小树的树梢飞去。大部份时间是他在说,他怕一停,她就会要他离开。从她的表情,她的神态中,他看出他的帮助并未得到感谢。他问起了她的不幸的原因"那是我12岁时的一场车祸,"艾米说道,"当时我正在后座上给我的小弟弟念书,突然妈妈失声尖叫起来,惊慌失措地试图避开驶到了我们前面的那辆卡车……"这一天,他俩共进了午餐,多亏她完全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要不他会感到很窘迫。看起来反而是他笨手笨脚的,而她则在过道上自如地进退。  相似文献   

11.
<正>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急急匆匆地向前走,但有一个人却停住了,大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下了,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在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人文精神的流失、精神意义的消解已使我们精神生活的生存与发展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物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中,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已被打压得越来越小。当一个富翁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是我们整个人类的悲哀。我们可以做一个物质的乞丐,但头顶却要永远高悬着精神贵族的标  相似文献   

12.
夏日忆大树     
在赤日千里的夏季,不刻意间就遥忆起了几棵大树,仿佛浓阴顷刻覆顶。身心便有清凉滋生、耳畔似有繁叶与清风交织的细语……今日忆起的大树,不是那些被宠幸在名胜古迹的娇贵树们,而是那些独立在荒郊野岭的寂寞大树。这树往往生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旷野或山岗,且特立独行只此一棵!我想,它是怎么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土地上的呢?是与同类御风而...  相似文献   

13.
陈世强  汤晓玲 《政策》2006,(6):57-58
在大别山南麓有一座灵虬山,山上长着九棵又粗又直的松树,传说树被砍后,树蔸上竟又齐刷刷地长出九棵松苗苗。人们说,这里的松树能再生,靠的是灵虬山的灵气。九棵松村由此而得名。阳春三月,我们来到灵虬山,虽然未看到传说中的九棵松树,却看到了灵虬山下的伟业奇观。这里工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0,(5):96-97
《小康》:新版《三国》一出场就是曹操刺董,黄巾起义被舍掉了,为何有这样的考虑?高希希:黄巾起义是我们意识形态里无法说清的一段。你说这农民起义是对还是错?而且这段内容也有点儿乱。我认为一部好的剧,要有一个精神灵魂,就是剧作的灵魂。因此我们要让故事更加精炼更好看,不能让它散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农村干部,前一段我们村集体和外地一企业发生了纠纷。在我们不知该如何应付时,一位自称是律师的人找到我们,说愿意帮我们打这场官司,但要我们付给他几千元钱。由于他要的钱太多,村民们便没有答应。我这里想向贵刊请教一下,请律师打官司到底要花多少钱,律师收费有没有明确的标准?曹相生曹相生读者:关于律师收费标准问题,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聘请律师的费用因案件性质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其主要标准是:1制作法律事务文件、声明等一般文书,每件2—10元;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及其他诉状和申请仲裁书每件10—30元;遗嘱…  相似文献   

16.
日本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山谷中的每个人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人的灵魂从自己的树的根.也就是树的根部那里出来.走下山谷钻到刚降生的人身体里去.所以人死的时候只是身体没有了.那灵魂是要返回到树根去的。马上要死的人要是睁开了灵魂之目.他就会知道自己的树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杀人蜂     
他没想到在她阳台附近的那棵小树上隐藏了这么多马蜂,它们在飞动的时候影子是黑色的,然后他就被蜇倒了。事后当消防队赶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被蜇晕过去了。   “那是一种杀人蜂,”一个消防队员说:“可有人打的是火警电话,我们赶来了,然后就看到他躺在那里。”   而肇事的马蜂仍旧安稳地待在那棵小树上,它们看不见不动弹的东西,后来人们知道这些马蜂是她专门养的,就养在她家阳台的小树上,为的就是不想让喜欢她的男人接近她。   在这个社区中养马蜂──那种杀人蜂的还只有她这一个人,而那些黄颜色但飞起来影子却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18.
<正>石山往往和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上林县农民何洪波从海南带回的黄花梨,让上林县三里镇的石山上长满"致富树"。"这四棵大一点的树,人家给万元一棵我都没卖。"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山河村岜妻庄村民何洪波指着一片树林说,这27棵黄花梨是11年前,他从海南带过来的,现在大的直径已经有20多厘米,最小的也超过10厘米。说起与黄花梨结缘,何洪波说,这要感谢妻子。原来,何洪波的妻子是海南人。2004  相似文献   

19.
死亡之旅     
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午后,我来到鲇鱼套村崔家墙外的一棵枣树下。尚玉勇在走向死亡途中,曾邂逅过这棵枣树。此刻,在江南春阳的怜爱下,细密的枣树枝开始返青。返青的枣树无言,却催逼着我记忆的屏幕,将一个幽灵从这墙内开始的一切,不断地闪回。枣树说,它目击过尚玉勇走向死亡的身影。——题记  相似文献   

20.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是辩证法。他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选集》第1卷,第20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