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4月15日,是《前进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日,看到书架上收藏的《前进论坛》从1979年复刊到2020年的合订本,我心里像打碎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股脑地涌上心头,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我是1987年2月调到农工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当时任《前进》(1995年更名为《前进论坛》)杂志编辑部的编辑。从那时起,我就与《前进论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正"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前进论坛》创刊55周年之际,我不禁为她的成就赞叹,更是让我感怀的是与这份党刊的绵绵之缘……2006年12月,我从司法局调入农工党铁岭市委会。从政府的业务部门到民主党派机关的岗位转换,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无从发挥。专职副主委张成把我的困境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有一天,我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几本杂志,《前进论坛》几  相似文献   

3.
前进的动力     
吴雷 《前进论坛》2011,(12):36-36
我是先接触《前进论坛》杂志,后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的。我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与《前进论坛》分不开的。首次学习《前进论坛》是在我的入党介绍人、涪陵区人民医院陈瑜院长的办公室。那是2006年12月的一个下午,他的办公桌上赫然摆着新到。  相似文献   

4.
正一本杂志,走进了我的生命,并从此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它就是这本《前进论坛》。1961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刊物《前进论坛》创刊了,到今年整整55周年了,可我与它的缘分却有一个花甲之年。那是1956年,我调入农工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当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辑《前进》,也就是今天《前进论坛》的前身。从此,我与《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创刊60周年,是值得隆重庆贺大喜的日子。1961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前进论坛》创刊了,到今年整整60周年了,《前进论坛》已经成为宣传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示我党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我于2002年进入农工党江苏省委会机关工作,近20年来,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既是《前进论坛》的作者,也是《前进论坛》的"粉丝",连续多年获得《前进论坛》杂志社颁发的"优秀特约记者"称号。从一名宣传新兵,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全年12期杂志费用为60元/年(每册5元),具体订阅方式如下:一、汇款方式方式一:银行汇款(网银汇款、银行转账)账号:0200004209089203961收款单位:《前进论坛》杂志社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注:1.填写收款单位"前进论坛"时,一定加书名号"《》",否则无法收到汇款。  相似文献   

7.
正从1993年4月,我加入农工党的第一天起,就与《前进论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前进论坛》的忠实读者,我亲眼见证了杂志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她如同一位师长、一位好友,时常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新知,给我鼓励,给我力量。《前进论坛》如同一位亲切随和的老师,让我对党派工作越来越有感情,也越来越熟悉。拿到每期杂志,最先看到的是中央领导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是农工党的高层声音,这些让我们能  相似文献   

8.
六年前,我偶然接触《时事报告》后,一下子被它活泼的风格、精采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从那时起,我就成了《时事报告》的热心订户。因为杂志经常来、及时看,时间一长,家中《时事报告》越积越多。妻子觉得旧杂志放在家中占地方,于是每过一年或两年就把这些旧杂志当废品卖掉。  相似文献   

9.
《前进论坛》2008,(10):63-64
一、本刊简介《前进论坛》杂志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党刊,创办于1961年,是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刊物。改革开放以来,《前进论坛》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宣传贯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来,从《前进》到《前进论坛》,几代党刊人不忘合作初心,牢记职责使命,不断开拓进取,为农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为农工党的理论研究宣传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60年来,《前进论坛》杂志见证了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农工党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岁月如歌     
正在我人生进入最可贵的成熟期时与《前进论坛》相遇到一起,就如面临大海的礁崖,虽有风浪拍打,却放眼辽阔,令生命高尚。1993年,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的刘国辉介绍我与农工党中央宣传部李汉秋部长相识。汉秋部长是请刘国辉介绍一位文人帮助他办党刊《前进》(《前进论坛》前身)杂志,而我正因撰写一部石油史的书想找一个没有干扰的单位,这样在汉秋部长的帮助下,1994年4月我由石油文联调到农工党中央宣传部《前进》编辑室。  相似文献   

12.
《前进论坛》2010,(11):64-64
<正>明年是党刊《前进论坛》创刊50周年。为了隆重庆祝党刊50华诞,展示党刊50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前进论坛》杂志社特举办"庆祝党刊《前进论坛》创刊50周年"征文活动,面向我党地方各级组织和全党同志征稿,具体方案如下。一、征文方式:《前进论坛》于明年第1期至第12期开辟"庆祝党刊创刊50周年"专栏,每期选登3-5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的同志约我谈谈对《前进论坛》的认识。我想说,这是一份很有品位的刊物。《前进论坛》自创刊至今,出刊已达三百期。特别是改版以来,所刊文章的重要性、指导性、参考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装帧、总体设计,都是十分考究的,甚至使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是《前进论坛》。读者感到一册在手,受益匪浅。《前进论坛》在全国农工党组织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我是《前进论坛》的一个忠实而不够勤奋的读者。“忠实”是说我喜欢这份刊物。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性会议,是1987年初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刊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正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岁月悠悠,流年更迭,转瞬间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刊物《前进论坛》杂志已经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来,《前进论坛》秉承农工党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紧扣时代节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国家中心任务和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为农工党中央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农工党党员服务的"三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工党重庆市万州区文艺支部现有20名党员,分布在文艺、体育、金融、新闻、建筑、公务员等多个界别、19个不同的单位,其中离退休党员占70%,但这个支部历来党务工作抓得好,组织生活健全,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其前身四川省万县市文教支部还曾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学理论先进集体”,今年6月15日,他们举行了以“阅读《前进论坛》、用好《前进论坛》和评说《前进论坛》”为主题的支部活动。几天前就接到通知的十多名党员都有备而来,有的抓紧时间通读了今年1至4期杂志,还为《前进论坛》写了勘正二十多处印刷错误的勘误表;有的洋洋洒洒预先写了近两千字…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前进》因与国内一家已注册的刊物重名,所以自1995年1月起改为《前进论坛》。现在,《前进论坛》在全党各地方组织都设立了通联站,并聘请了数十名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特约通讯员,同时,也向社会上广泛征稿,稿源丰富,稿件质量不断提高。《前进论坛》已办理了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统一刊号,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前进论坛》自1996年第5期开始,从无偿发放改为向党内外公开征订。1998年1月,《前进论坛》由32页改为48页,并大规模地调整版面,增加栏目。面向21世纪的《前进论坛》的办刊宗旨是:以邓…  相似文献   

17.
正案头的书刊林林总总,其中,与《前进论坛》的缘分最为深厚。参加工作伊始,前辈告诉我,想要了解农工党、熟悉民主党派的工作,就从学习《前进论坛》开始。于是,十几年来,每月阅读《前进论坛》,已成为自己的"必修课"。阅读《前进论坛》,既有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的感悟与体会,也有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的总结和升华。与《前进论坛》同前进,是责任也是动力,是目标也是情怀,已成为我们做好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党刊,感慨颇多,《前进论坛》既是引导农工党党员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的重要阵地,也是弘扬农工党优良传统和履职成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近日 ,农工民主党西安市委会召开了《前进论坛》读者之友座谈会。董群惠主委、梁国政副主委以及来自基层的十余名同志参加了座谈。此次会议旨在更好的向基层同志宣传介绍党刊 ,推动党刊的发行征订工作 ,使市委会基层宣传骨干得到进一步培训提高。与会同志认真阅读了《前进论坛》 ,结合自身党务工作实际 ,一致认为 ,《前进论坛》比起前几年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前进论坛》使得广大成员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认识 ,开阔了眼界。《前进论坛》作为我党党刊 ,我党的耳目喉舌 ,对提高全体党员的学习工作有指导作用。《前进论坛…  相似文献   

19.
何玉庭 《前进论坛》2010,(12):27-28
<正>年初,《前进论坛》编辑打来电话,说是今年开辟"秘书长笔谈"专栏,要我提供一篇稿子,谈谈秘书长工作的体会。出于感激《前进论坛》多年来对广西工作的支持,我一口应承了下来。但刚放下电话,就立马感到后悔。虽然在秘书长岗位上  相似文献   

20.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