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0岁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村民高林树永远无法忘记曾经黄沙漫天、沙逼人退的日子。"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就活埋人……"这是40多年前库布其沙区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前,常常一觉醒来,房子就被沙埋了;  相似文献   

2.
舞在漠沙     
玉溪新平有个地方叫漠沙,那是汉字记少数民族语音,与荒无人烟的“沙漠”毫不相干。漠沙是当代的世外桃园,那里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那里的歌是动人的,舞是迷人的,景是醉人的,花腰傣姑娘是美丽动人的。到新平漠沙的旅行家、歌唱家、摄影家、舞蹈家、画家,喜欢游山玩水的人们都将新平漠沙的魂魄带  相似文献   

3.
<正>"沙驼"运用戏剧作武器,从舞台到街头,从城市到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贵州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作出了积极贡献。"沙驼"是"贵阳沙驼业余话剧社"的简称。它是由"左联"成员、贵州遵义人肖之亮发起,于1936年12月在中共贵州省工委的支持下,以贵阳毅成中学、女子师范学校、男子师范学校、贵阳中学等学校爱好话剧的部分师生为骨干成立的贵阳第一个群众业余话剧团体。"沙驼"由肖之亮任社长,另有理事数人,社员100余人。随着话剧活动的开展,"沙驼"队伍发展很快,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剧社已发展社员236名。为便于开展活动,又在"沙驼"之下,先后  相似文献   

4.
正岜沙,苗语中意为"草木繁盛的地方"。在从江县丙妹镇岜沙,目所能及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清冽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树香;公路边的大寨——也称老寨——是岜沙最古老的寨子,寨前寨后都是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树,风吹过时卷起松涛阵阵。黔东南的许多苗寨都有一片不得随意砍伐的"保寨林",而树在岜沙不单备受呵护,甚至还被崇拜和祭祀。这里的每棵树下都有一个岜沙人的灵魂,岜沙人寨子里有人出生时,家人为他的生命诞生种下一棵树,在人生长的过程中这棵树也渐渐长大。当他死去时,这棵陪伴他一起长大的树,砍下来成为他的棺材。在  相似文献   

5.
拍案惊奇     
麻刚沙盖居民楼近日,山东潍坊一开发商被曝用麻刚沙盖居民楼。麻刚沙就是山沙,非常容易风化,是打猪圈都不敢用的沙。一铲河沙要160元,一铲麻刚沙只要80块,但它的原料成本其实只有15元,毛利高达四倍多。有记者问,用这种麻刚沙盖大楼悬点吧?麻刚沙老板说,悬什么?中国人就不怕悬。◎暮云点评:"麻"谁呢?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9,(3):35-35
来到北辰区双街镇沙庄村,徜徉于村中修建的龙顺庄园、万源星城,那时尚的建筑,横跨运河两岸的座座桥梁以及花园式的休闲广场,绘成了如今沙庄人幸福生活的新画卷。近年来,沙庄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明星小康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天津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总支也被评为市红旗党组织标兵。2008年,沙庄村资产累计达16.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来沙庄村参观的人都在探询:这个曾是名不见经传、群众收入低、环境脏乱差的后进村是如何成为北辰区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13万杭锦人民在旗委、政府的带领下,在上级党政的支持下,不畏艰险,万众一心,修筑了穿越死亡之海的穿沙公路,把天堑变成了通途,创造了人间奇迹。而且,在与凶猛如兽的沙魔搏斗过程中,杭锦人形成了一种迎难而上、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穿沙精神”。事实说明,修穿沙路办了人民群众愿意办的事;领导吃苦在先,带头干了人民群众想干的事。因此,只要是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全力支持。本刊连续推出有关穿沙公路建设的文章,意在宣传“穿沙精神”,并使“穿沙精神”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沙祖康,人称“沙大将军”这位曾任中国裁军事务大使的外交官,倚剑仗胆,为国家的主权,为民族的尊严,唇枪舌剑,堪称樽俎一“铁嘴”。在外交部同行的心目中,沙祖康则是“拼命三郎”、“国际侃爷”、“外交部职业杀手”、“传奇人物”。这当然是一时戏言,但是人们叫得更多的还是“沙大将军”,“沙铁嘴”…… 1998年仲秋,笔者对沙祖康进行了长达数十小时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媒体看贵州     
<正>中国新闻网岜沙是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的一个行政村,因成年男子枪不离身,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如今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岜沙苗寨神秘而独特的习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到访。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岜沙苗寨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达86万多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近1.62亿元。(2015年4月8日)海内外游客情迷岜沙苗寨  相似文献   

10.
正从嘉陵江畔沿着一条狭窄、高低不平的石阶小路,登上松柏茂盛的松林坡,再向西南方向一直延伸到磁器口——这整个地区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被称为沙磁区。沙磁区大中院校林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重庆大学(以下简称重大)、南开中学、树人中学、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中央工专)……沿着沙磁区跌宕起伏的山路行走,随处可见庄严的校门、简陋而整齐的教学区、密密层层的学生宿舍。这里是民主和反法西斯政治斗争的前沿阵地,孕育着时代的激流,也见证了中国学生导报社(简称"中导"社)的成长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海军原第五海校三分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通信学校,校址选在青岛沙岺庄的大沙支路。我当时是该校二系雷达指挥专业的第一期学员。林伟从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毕业后,奉命组建海军通信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校党委书记,他是一位老红军、开国少将。在担任校长的  相似文献   

12.
<正>农四师七十八团一连哈萨克族职工沙哈尔亚和热衣古丽是一对双残夫妻,家庭困难却不等不靠不要,凭着勤劳的双手供一双儿女上高中,在七十八团传为佳话。沙哈亚尔和热衣古丽20年前在牧区恋爱结婚,当时有很多牧民断言夫妻都是残疾人,谁也照顾不了谁,不会有好日子过的。沙哈尔亚和热衣古丽恋爱的火焰使他们铁了心,决心以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婚后从牧  相似文献   

13.
包崇明 《实践》2007,(7):29-29
21世纪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崭新观念。地处祖国北疆——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人民饱受沙患之苦,经历过沙进人退、背井离乡的苦难岁月,在绿化——沙化——再绿化的沧桑变迁中,乌审  相似文献   

14.
马利军  侯勇  孟瑞林 《实践》2014,(11):32-33
<正>"穿沙公路"又名"S215线"、"锡乌公路",南起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向北穿越库布其沙漠,经独贵塔拉镇跨过黄河,直至巴彦淖尔市的乌拉山镇,全长115公里。在杭锦旗境内的100公里,杭锦人乃至鄂尔多斯人都称它为"穿沙公路"。这是一条承载13万杭锦人民的希望之路,是一条征服库布其沙漠的先锋之路,更是一条杭锦旗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之路。"穿沙公路"修建始末杭锦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东西走向的库布其沙漠占了杭锦旗面积的40%,并硬生生阻断了杭锦旗沿  相似文献   

15.
贵阳沙驼业余话剧社(简称"沙驼"),是由"左联"成员肖之亮发起成立,后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抗日救亡文艺团体. 1935年夏,"左联"成员肖之亮由上海回到贵阳,在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秦天真的支持下,以贵阳毅成中学、贵阳女子师范学校、贵阳男子师范学校、贵阳中学等学校爱好话剧的部分师生为骨干,积极开展进步的话剧活动.1936年1 2月,贵阳沙驼业余话剧社正式成立,肖之亮任社长,另有理事数人,社员1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1939年,荣高棠由党组织安排到重庆,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国统区党的地下工作。他先后担任川东特委委员、青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兼南方局青委委员,直接领导沙磁区委和沙磁学运工作,并于1939年8月兼任沙磁区区委书记,与沙坪坝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一个个朴实而又动人的片段。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年代,是一个产生英雄和奇迹的时代。在鄂尔多斯经济腾飞的时代节拍中,一条令人瞩目的穿沙公路,在鄂尔多斯筑路人和杭锦旗各族各界的协作努力下诞生了。穿沙公路,穿越库布其沙漠一万多公里,筑路者们顶着酷暑严寒,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又一曲时代的壮丽凯歌,留下了许多经久传诵的动人故事。组歌《穿沙图》正是截取了穿沙公路的勘测设计这一侧面,采用诗歌抽象的手法从大量生活素材中提取了五个生活画面,来展现穿沙公路建设中产生出来的穿沙精神。每一个优秀的作品后面,都有着一幅生动感人的背景。在穿沙公路勘测设计…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5)
<正>夜鸣沙旅游区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腹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境内,215省道(穿沙公路)33公里处,南距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80公里。这里被银川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所拥抱。夜鸣沙旅游区融汇了雄浑的大漠文化和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汇萃了激情的沙漠活动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拥  相似文献   

19.
正沙磁文化教育遗址群是抗战时期沙磁文化区内大中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设施的旧址留存,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境内。主要包括重庆大学文字斋旧址、重庆大学理学院旧址、重庆大学工学院旧址、中央大学礼堂("七七"抗战大礼堂)旧址、重庆大学寅初亭、南开中学津南村、南开中学图书馆、南开中学水塔、南开中学运动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等。  相似文献   

20.
正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经过几十年、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今天,库布其治沙已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