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民族博物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功能定位是不同的。作为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民族博物馆凭借其平台进行民族知识传播的同时,可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特殊作用。民族博物馆应利用其展示平台突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展示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功能角度来看,文化不仅是鉴别民族的重要特征,同时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担着增进民族团结的整合功能.文化认同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进而增进民族团结,就成为现阶段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所折射的民族团结精神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共筑中国梦的精神源泉。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必须要解决的是70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梦魇,在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尤其尖锐的贫困问题在边远的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战中要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既需要接地气,更需要得人心,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不仅可以凝聚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内部力量,也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历史使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团结是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言论和行径。  相似文献   

5.
摘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民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建设良好的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民族文化展示活动是建设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团结互助的同时也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从民族院校民族文化展示的实际活动出发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是随时应变。我国传统的民族教育专指少数民族教育,而新时代少数民族教育将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教育应该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教育。因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成为现代中国民族教育,这是理念的时代超越。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是新形势下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目标之一。有效协调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促进云南边疆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各民主党派要适应形势发展,紧紧围绕云南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广泛性与进步性优势,有效履行职能,团结带领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边疆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民族工作作出了强调和部署,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动员大会后,大理白族自治州结合美丽幸福新大理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建设,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4月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要求我们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建设和谐文化,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于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关系和谐与民族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只有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将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自治地方。世代传承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塑成了壮族包容开放的文化品格,对广西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良好民族关系的构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李暾 《社会主义论坛》2010,(1):38-38,14
云南民族中学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在云南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的基础上,创建于省会昆明的唯一一所省属国有公办全寄宿制民族中学。学校自1997年9月正式挂牌以来,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为第一要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发扬勤奋、团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挖掘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纽带和精神内核。云南民族团结局面的呈现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特质和实践息息相关。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平等团结互助的道德观念、天人互益的生态伦理以及多民族长期和谐共存互融的文化实践是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和精神纽带,是民族团结文化的宝贵历史财富。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乃至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中,都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对民族团结文化资源加强保护、继承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众多民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各民族大团结格局的形成,是党和国家正确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结果,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构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筑牢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