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璐 《新长征》2014,(12):58-61
构建良好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舒兰市立足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深入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一、实施文化小康工程,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的文化小康。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与和谐农村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则是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及挖掘开发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现实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吉林省要在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按照"试点先行、区域联建、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但不讲信用、不孝敬老人、不爱护公共设施、争吵打斗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英山县委积极探索解决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有效方法,在全县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组成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采取"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喜事大家办"的方法,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农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目前,英山县共建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总会11个,分会309个,会员达1.2万余人。形成了县里有思想道德建设协会领导小组、乡镇有协会、村有分会、组有骨干、垸有会员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网络。本刊特编发英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珍的这篇文章,旨在引导各地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汪宇 《新长征》2010,(5):46-47
近年来,我们按照"抓协会、建支部、带农户、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农村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冯玉超 《世纪桥》2011,(15):131-1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桂林,面向西部,探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困境,提出文化农村发展战略,认识其重要性,挖掘和培育传统农村文化,探索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精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近些年来,农村精英缺失日益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解决农村精英缺失问题势在必然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师义  沈展 《学习月刊》2011,(22):142-143
钟祥市沙河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实施产业发展富民、生活改善福民、乡风提升育民、环境整治利民、民主进步安民等"五大工程"为总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内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为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凌海市创新"三级联创"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四联四保四促"活动,确保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王慧 《党建》2012,(9):37-37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科学确定"幸福北戴河"指标体系数据目标值,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办实事、促发展。 发展富民,让群众更得实惠。建立了"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强村+弱村"、"强企+弱村"、"党组织+农合组织"四类"捆绑型"农村党组织。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花卉苗木、设施农业等高效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11.
车裕胜  方洁 《学习月刊》2012,(12):48-49
近年来,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干群以构建"富裕贺胜、平安贺胜、和谐贺胜、魅力贺胜、幸福贺胜"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商贸活镇"四大战略,按照"农业做特,工业做强,三产做活,服务三农做细,平安创建做实,惠民行动做好"的要求,突出"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思路,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集镇建设成效斐然,市政服务功能目臻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形势喜人,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建武 《世纪桥》2011,(17):139-14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卫生健康素质普遍较低。而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具有一定要求:"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律素质。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素质重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贺玉华 《世纪桥》2007,(12):79-79,9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视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与研究其建设对策,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仅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需要,而且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启军 《先锋队》2011,(5):22-23
近年来,天镇县围绕"加快发展、奋力赶超"这一目标,紧扣农村惩防体系建设这条主线,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之中,按照"完善体系,全面深化,创新品牌,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廉工作"一二三三四"工程,使之在打造晋北生态畜牧经济区、京津绿色产品供应区、边城新型产业开发区、边塞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四大强区,推进支柱产业建设、特色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县城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五项建设,努力构建开放、活力、创业、文化、和谐新天镇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城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发展现代乡村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对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姜才凤 《理论导报》2012,(4):23+25-23,25
"农村稳则社会安"。高安市始终把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工作作为全市"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农村治安,极力推动"平安高安"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我市农村治安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笔者深入农村基层和群众当中,对当前全市农村社会治安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相似文献   

17.
陈丽华 《新长征》2012,(11):52-53
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水平,着力构建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通化市以"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更有利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如何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既是不少干群忧心之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用有效管理实现管理有效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应树立"大文化"意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1,(22):82-82
联村党总支是街镇联系指导村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近期,结合"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我们就税费改革后联村党总支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研。一、撤销联村党总支后给农村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1、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所弱化。联村党总支的撤销,直接导致街镇党(工)委抓农村工作载体和抓手的缺失,弱化了党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更有利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如何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既是不少干群忧心之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用有效管理实现管理有效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应树立"大文化"意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