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溆浦举行向警予铜像揭幕仪式今年9月4日,是我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由我省著名雕塑家朱惟设计、南昌裕丰机械总厂铸造的向警予铜像在向警予同志的家乡淑浦落座。9月20日,数万名群...  相似文献   

2.
向警予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1919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大后,在党中央机关做妇女工作。1928年牺牲,终年33岁。1936年,毛泽东评价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1911年,16岁的向警予在常德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和蒋胜眉(丁玲之母)等七名女同学结拜,结拜时有如此誓词:“姊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到教育救国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向警予:我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周恩来说:向警予同志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她。1998年,在风景秀丽的湖北汉阳的龟山上,一座烈士陵墓建造得质朴、庄严、宽阔,墓前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向警予烈士之墓”的墓碑。向警予烈士陵墓,凝铸着武汉人民缅怀先烈,对先烈不朽业绩永志不忘之情;陵墓上空弥漫的耿耿浩气,给人一种圣洁的感情和无尽的力量。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4日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镇西街向宅,土家族人。1912年秋天,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8年,向警予加入了新民…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5,(9):25-26
今年9月4日。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党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同志诞辰110周年。警予家乡85万溆浦人民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5.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位于溆浦县城警予西路,占地面积12亩。纪念馆由向警予故居、生平事迹陈列室、纪念广场三个部分组成。步入纪念馆大门,一条桔红色花岗石铺砌的大道犹如一条彩带飘向纪念广场,向警予铜像纪念碑矗立在广场的中心,碑体总高9.4米,红色磨光花岗岩基座的正面镶嵌着陈云同志题写的“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金色大字。纪念广场右侧的纪念碑园,建于1995年,主碑呈正六面体,镌刻着蔡和森同志1928年7月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沿着杨柳依依的河堤,踏着鹅卵石小径直达向警予故居。故居建于明末清初,是具有湘西民居特色的五柱穿斗式木…  相似文献   

6.
何鹄志 《湘潮》2005,(12):1-1
共产主义女杰,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她的父亲向瑞龄是溆浦县商会会长。她的三个哥哥均留学东洋,在日本攻读医学、商业、财经等专业。她先后就读溆浦小学、常德女子速成师范学堂、长沙稻田女校(即湖南省立一女师),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周南女师。毕业后回乡创办溆浦女校任校长。她早年追随杨昌济、徐特立、朱剑凡等前辈,并参加了由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的新民学会,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真理,改造中国与世界,两度出国又归国,艰苦卓绝,殚精竭虑,功业奇伟。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妇女部长、《妇女…  相似文献   

7.
1919年春,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在湘西七百里的雪峰山峦间,溆水清悠悠地从县城边穿过。这时,河面上有一艘乌篷小船正缓缓朝码头边移动,船头上站立着一位窈窕俏丽的年轻妹娃,她端庄秀丽的面庞,被春风吹拂得红朴朴的,齐耳的短发也随之向脑后飘动。 她就是中共中央第一个女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此刻,她刚刚从北京风尘仆仆回来。 “九姐回来罗!”在河岸码头旁洗衣服的妇女们一见船头站立的是向警予,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向警予在家里排行第九,人们都喊她“九姐”。这时,向警予微笑着向姐妹们说:“大家都忙着洗衣服哩!快歇息一会儿吧!尝尝我从北京带来的糖珠子!”说罢,打开提包,抓起一大把糖果,一一分送到每个人的手里。 “九姐!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啵?!”姐妹们吃着甜滋滋的糖珠子,簇拥在向警予身边问道。 “不走啦!” “那干什么呀?” “还是教我的书呗!” “太好啦,我们有你这位领头雁,就不怕他周老虎了!”姐妹们一听向警予要留在溆浦不走了,个个都笑开了。而向警予听到刚才姐妹们提到周老虎,心里怦然一动,忙悄声问身边一个扎长辫子的妹娃。那妹娃顿时一双秀眉横挑起来,嘬着嘴气呼呼地说:“周老虎就是驻我们这里的第五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五年九月向警予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落成的向警予同志塑像,矗立在向警予同志故居纪念馆右侧的广场中央。塑像高四米,在向警予亲手种植的两棵樟树的掩映下,昂首挺胸,风拂短发,展现了她当年叱咤风云的飒爽英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外地视察途中于元月九日上午八时十五分抵达溆浦。他顾不上旅途的疲劳,当即分别接见了省、地、县委负责同志。在此期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等先行参观了中共淑浦县党史陈列室,并向耀邦同志作了汇报。耀邦同志听后,十分高兴,于十二时零五分欣然驱车前往向警予同志故居纪念馆和溆浦县党史陈列室参观。陪同参观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倪志福,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杨德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相似文献   

10.
1920年5月,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对志同道合的湖南青年学子结为良缘,他们是蔡和森与向警予。婚礼是在法国蒙达尼市法文新司学校的一间木板平房里举行的。当着几十位中国同学,蔡向二人共同朗诵了他们编写的《向上联盟》的诗册。婚后,二人合影留念:肩并肩坐着,共同捧着一本翻开的《资本论》。意寓二人结合的共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向警予作为中国妇女的先驱,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一生确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马克思主义胜利的一生。1向警予,1895年9月4日(农历7月16日)生于湖南省淑浦县城的一个商人…  相似文献   

11.
刘少华 《实践》2006,(6):34-36
内蒙古公安厅信访处原副处长侯宝山,1951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9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当过基建工程兵,后又编入武警部队黄金11支队。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转业到内蒙古公安厅从事信访工作,一干就是15年!2005 年3月4日,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享年54岁。侯宝山英年早逝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签署命令,追授侯宝山同志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的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授于侯宝山同志“内蒙古自治区模范信访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在全区开展向侯宝山同志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党员仅有50多名。他们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在中共“一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即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  相似文献   

13.
帅孟奇同志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党的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在她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为人民,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勤奋工作,坚持原则,艰苦奋斗,奉献终生,她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品格,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千古留芳。 一、“梅”骨 帅孟奇自从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她受中共汉寿县委的派遣,把唯一的孩子丢在家里,经长沙、沙市去汉口找党。当时的政治环境极端恶劣,反动军阀追捕她,敌人到处张榜悬赏拿她,她对此置之度外,怀着坚定的信念,身着乞丐装,晓宿夜行,常常是一夜赶一百多里路,终于在汉口见到了向警予,找到了党组织。 1932年10月,她在上海参加和领导丝厂女工进行罢工斗争时,不幸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监狱里,敌人对她施尽了种  相似文献   

14.
“卅四年前喜识君,夜阑杯酒共论文。春风紫塞张家口,结伴还乡哈尔滨”。这是1979年9月5日,中共北京市委为邓拓同志举行追悼会时,著名作家肖军写的挽邓拓诗。这首诗既抒发了肖老的胸臆,也道出了邓拓与张家口的关系。 邓拓,原名邓子健,笔名马南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邓拓同志受党组织派遣到晋察冀边区工作。先后担任《抗敌报》编辑部主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拓率领报社的同志从阜平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同年9月,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在  相似文献   

15.
龚澎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松都 《党史纵横》2005,(12):18-20
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周恩来的得力助手龚澎,安徽合肥人,1914年10月10日生于日本横滨,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延安马列学院第一批学员;1938年9月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1940年在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担任周恩来同志的外交秘书兼翻译;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1970年9月20日去世.她与丈夫乔冠华生有一子一女.本文作者为龚澎之女.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6,(9)
正1906年9月30日,林枫同志出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海丰乡(今海丰镇)。1927年林枫在南开中学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林枫当选为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林枫同志到东北工作,积极保护和抢救文物,为国家挽回了不小的损失。建国后,林枫同志历任东北局第一副书记和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回溯向警予为妇女解放不懈奋斗的历程,其在思想上经历了从自由女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转变历程。一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形成,革命与妇女解放成为向警予毅然奋斗的主题。1939年,毛泽东称赞她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相似文献   

18.
碧血浇灌自由花1919年12月,一艘法国邮轮驶离上海港。两个月后,作为最早踏上西方求学之路的中国女性之一,向警予来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她积极从事妇女运动的发动和组织领导工作。1927年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作为党的湖北省委领导人,她毅然留在反动势力最强大的武汉。192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首任妇女部长、中央委员向警予由于叛徒出卖,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敌人用尽了一切手段,都不能动摇向警予的坚定信念,没有从她口中得到党的任何机密。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起得特别早。…  相似文献   

19.
向警予是我国早期妇女运动的著名领袖。1927年初,她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满回到武汉。6月,上级指示她给省委工运部的领导同志当助手。当时,工运部的领导是位年轻姑娘,文化水平不高,她万万没有想到向大姐会来给自己当助手,顿时脸红了。向警予上前拉住她的手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服从组织决定。为了革命,干什么都一样。今后,你要严格要求我,动笔杆子,跑腿,都行!”在省委工运部,向警予积极主动协助那位年轻领导,书写各种材料,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向警予甘当助手  相似文献   

20.
追忆龚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严 《党史纵横》2005,(6):42-43
退休之后,我在整理笔记本和日记本时,发现1970年9月23日从《人民日报》第四版右下角剪下来的一份剪报,是新华社22日发出“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逝世”的消息,消息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于一九七O年九月二十日因病逝世。龚澎同志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终年五十六岁。九月二十二日在八宝山举行了向龚澎同志告别的仪式。龚澎同志患病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曾前往医院看望她。”这短短的文字,钩起了我对龚澎同志的回忆和深切的怀念。初次见面备感亲切1965年8月,我从河北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毕业,被分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