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党员》2011,(7):31-32
1949年11月30日,五星红旗插上位于重庆市中心的“抗战胜利记功碑”(现解放碑)。 号称“大陆最后一战”的西南战役结束,重庆解放。  相似文献   

2.
解放碑,一块浓缩重庆的瑰宝。10年,弹指一挥间,“碑”之魂光彩熠熠,闪现着重庆——一座年轻直辖市的脉动节拍和人文品格,凝结着山城时尚和财富的历史厚重。透过解放碑看重庆,10年,屡屡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媒体这样描述浙商在重庆的影响力——五大商圈中,浙商占了八成。重庆市总商会原会长尹明善说:“没有浙商,就没有今天解放碑的繁华。”浙商为什么在重庆这么火?“因为我们背后有重庆市总商会浙江商会做后盾。”中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礼通说。“干叶眼镜”、“诚泰通信”、“锦天集团”……浙江商会的雁群效应,让浙商群落像山脉般隆起。  相似文献   

4.
购物狂们如朝圣般,从四面八方蜂拥向解放碑,今年元旦3天假,豪掷4亿元。 这就是解放碑商圈的魅力——“重庆人每消费10元钱,就有1元是在解放碑花掉的;重大节假日,每30个重庆人,就有1人会来解放碑消费。”  相似文献   

5.
如同画家笔下描绘重庆山水的点滴笔墨浸润山河,商业成长推动着重庆巨大的城市机器在30年中快速前行,既有不可磨灭的现实功用,更绘制了重庆商业进程的历史画卷。作为点睛之笔,从解放碑开始的多个商圈的进程,是城市经济运行的精妙缩影。  相似文献   

6.
陆睿 《当代党员》2012,(6):14-16
十年前,美国蒙特雷市原市长巴利特受聘为重庆美心门业美洲总代理,标志着美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大规模“走出去”。今天,在重庆助推民企“走出去”的大潮中,美心迅速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剁经营模式输出的跨越,在全球40多个国家“站稳了脚”。  相似文献   

7.
产婷 《当代党员》2009,(1):19-20
当重庆的一些企业正在为是否推迟上市计划而犹豫不决时,曾开发解放碑“纽约·纽约”、观音桥“未来国际”等著名楼盘的重庆房地产民企英利,2008年10月悄然在海外借壳上市。而使用了近15年的“重庆英利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名字,一下更改为“英利国际置业”。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下的“别开生面” “39年前的今天,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为党的事业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入党纪念日当天,重庆大渡口区八桥镇的刘太忠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落款为“大渡口区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9.
陈诚 《当代党员》2023,(6):50-53
<正>1月21日,除夕夜,重庆。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一场名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光影无人机焰火表演惊艳亮相。红色的“金鱼”蹁跹而至,飘逸灵动;青山绿水之间,人民大礼堂、解放碑等重庆地标光彩夺目;扬帆的巨轮、开往春天的列车紧随而至……这一刻,漆黑的夜空成为最靓丽的舞台,光影璀璨的“两江四岸”就是最好的观众席。这场表演让重庆在兔年新年成为全国“顶流”,数据显示,这场光影无人机焰火表演整体的曝光量超过了17亿人次,  相似文献   

10.
杨小西 《当代党员》2008,(10):45-46
解放碑,对于任何一个重庆人而言,都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名词。 在解放碑脚下长大的李滨虹,对这3个字浸透了深深的情感。 作为“网上解放碑”的创始人,他用一句话归纳了8年来的创业经历:“竞争,只有不断走到人前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1.
谭健 《当代党员》2010,(12):48-49
“办公条件越来越好,群众办事越来越难;高速公路越修越多,干群距离越来越远;通讯水平越来越高,干群联系越来越少……”这句顺口溜,是几年前重庆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王春 《廉政瞭望》2011,(7):30-32
“我又忍不住戴上了首饰” “重庆打黑之后,治安好多了。”这是记者最近在重庆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当本刊记者联系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试图了解重庆打黑后发生的变化时,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要了解发生的变化,最好去采访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打黑还在继续,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说,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无疑是交给了我们一把思考问题的“金钥匙”。想昨天,就会发现,我们已经站到了很高的起点。30年前,我们是为了“吃饭”而拼搏;30年后,我们是为了“富裕”而奋斗。30年前,我们不仅身边没有车,而且眼前没有路;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两年前的粉壁乡以村干部只当“太平官”、“糊涂官”而出名,那么两年后的今天,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粉壁乡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为何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关键在于平昌县在粉壁乡率先探索建立了“三双向一质询”制度,在村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压力、产生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09,(6):F0003-F0003
11月28日,为纪念重庆解放60周年,重庆解放系列图书《重庆读本》,《解放60周年重庆英模谱》,《重庆解放》,《解放大西南》,《跨越60年的重庆记忆》,《科学发展新追求》首发仪式在解放碑现代书城举行。  相似文献   

16.
接管重庆     
党妍 《红岩春秋》2010,(2):12-17
1949年11月30日,五星红旗从"抗战胜利记功碑"(现解放碑)升起,西南重镇重庆解放了。 1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从这天开始,重庆人民对伪政权机构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单位进行全面接管。  相似文献   

17.
暗夜擒贼记     
陆睿 《当代党员》2011,(12):24-26
——绿树越来越茂盛。交通越来越便捷,治安状况越来越好,街边楼房越来越靓……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进“五个重庆”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8.
《思考与运用》2007,(8):49-56
非常高兴来到重庆。我来重庆这是第三次了,80年代来一次,97年直辖时是第二次,这次旧地重游,重庆变化很大,路变多了,楼变高了,还有轻轨,变化之大让我感觉很意外,我为重庆的崛起与发展感到非常的高兴。今天在这里,我讲“重庆文化与重庆美学”这个专题,有些不涉及到重庆,但通过举一反三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城市文化建设的案例中,来思考我们重庆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现象。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么我今天的讲座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是一个重要环节。有人说,30年前讲解放思想关键在“敢不敢”,今天讲解放思想关键就看“会不会”。这话说得很在理。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十年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理讨论的深刻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回首过去,立足当前,面向新的世纪,二十年前所展开的真理标准的讨论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启示之一,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在今天看似一句“老话”,然而这句老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却永远是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所经历的重大历史转折正是从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是这一拨乱反正的先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的直接结果,首先是冲破了“两个凡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