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人物     
《小康》2021,(10)
正程裘法祖济世救人医者心"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裘法祖先生在世时给学生的教诲,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裘法祖191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36年,20多岁的裘法祖告别家人,赴德国学医,后来进入都尔市市立医院工作,并担任外科主任。  相似文献   

2.
何健平 《政策瞭望》2010,(12):57-5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先生曾经有句名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真是催人奋进、促人修养的至理妙语!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8日,一位老人的追悼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上万群众自发而来,他们排着长队为老人送别。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在德国学医】1914年,裘法祖出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父亲是前清秀才。裘法祖从小勤奋学习,18岁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预科。  相似文献   

4.
严水泉 《前进》2014,(11):61-61
日前,参加单位召开的班子民主生活会,一位同志在剖析个人思想时说:"做人要知足,工作要知不足,学习要不知足。"这话讲得恳切,听着确切,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做人要知足,常怀平常之心。做人要知足,指的是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有道是,华屋千间,只卧一床;稻菽万担,仅食一碗。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做人要知足,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我,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断送前程。  相似文献   

5.
大凡一个干部,总会碰到做人、做事、做官的课题。三个“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反映出领导干部的品格和份量。无论多大的官,首先是个人。“人”字一撇一捺,结构最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要把“人”字撑起来。平常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尤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是领头的,众人瞩目的人物,撑不起那个  相似文献   

6.
《乡音》2007,(12)
"知足、珍惜、知不足、不知足"这4个词语,是在一次民主党派干部学习会上聆听到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细细琢磨这4个词语。慢慢地品味到"知足、珍惜、知不足、不知足"是人生应该具有的4种境界,可以理解为"平和、感恩、反思、进取"。"知足"是一种心境,是理性感知后的一种豁达。通俗说就是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人的一生难免碰到生  相似文献   

7.
知足常乐     
不少人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但要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却并非易事。要想常乐,关键在于知足。而要知足,还需懂得知足的内容和标准。否则,若不知“知”什么,多少才算“足”,那么乐又从何谈起。窃以为主要应在“官”念、名利、生活等方面知足,才有乐可言。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08,(12):31-31
2008年6月14日,中国著名医学家裘法祖因病逝世。而仅在20天前,四川地震伤员转诊来武汉同济医院,已身体不适、94岁高龄的裘老还主动请缨,担任医疗专家组顾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强调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三严三实”作为我们纯洁党性、转变作风的指南针和座右铭,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身体力行,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他们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受到人民的敬重和爱戴。相反,也有少数人做官不做事,做官不做人。他们要权争利不讲职责,求高官厚禄不干工作,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
一位智者在探讨人生之道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知足。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看到那山更高。沐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在他们中树立起威望和信誉。这既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然而,有的干部对威信有一种误解,似乎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威信也就越高。其实,职务、权力和威信是两码事。职务是组织任命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威信却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树立。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就必须正确处理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关系。首先是做人。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为人是否真诚,是反映其思想品质的重要标志。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特征之一就是:思想健康向上,说话表里如一,待人真诚宽…  相似文献   

13.
做官先做人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中央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是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 做人与做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什么样的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古代圣贤对此有深刻洞见,所谓“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揭示了做人与做官的内在联系.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做人是篇大文章,如何修身做人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并躬身实践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走进刘春海宽大明亮的办公事,一幅苍劲有力的字幅“谦和朴诚”高悬于墙上。问他为什么要选这儿个字,他说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做人的准则。是啊,通过他的先进事迹,寻觅他的成长足迹,“谦和朴诚”是他的为人之道,又何尝不是他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5.
莺啼燕舞报新年.二年方始万象更新之际,人们大都要绘制新年度的工作、学习和人生蓝图,也会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座右铭. "座右铭"即做人的信条、准则和努力方向,它言简意赅、隽永深邃,充满知荣明耻的正气与哲思.  相似文献   

16.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我体会,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一定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办事”。堂堂正正做人。做人是从政、办事的基础。当领导干部要从做人开始,而做人关键是要讲良心,有道德。周恩来同志多次  相似文献   

17.
“求真务实”,首先是在做人上要“求真”做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真实的人,在为人处世上要“务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人格上使人感到诚实、可信和放心。  相似文献   

18.
<正>“政者,正也。”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古往今来,做官与做人向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任何事情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从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到毛泽东指出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无不在讲做人的重要,而且都把修身做人放在了第一位。身处领导岗位的干部如何立身做人,  相似文献   

19.
李先乔 《政策》2010,(3):59-59
“知足”、“知不足”与“不知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哪些方面“要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哪些方面“不知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现在有少数同志,对待名利摆不正心态,对待工作与学习,总是充满埋怨,“厌岗”、“厌学”情绪一片.业务上既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更看不到与别人的差距,缺乏感恩的情怀、求索的毅力和深钻细研的韧劲.久而久之让自己沦于一般化和平庸化,既耽误了工作、贻误了事业.也误了自己的“前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将遇到“知足”与“不知足”这个人生课题。我认为,对人生中的“知足”与“不知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因为人生问题上“知足”并非都是消极因素,“不知足”也不一定就是积极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知足”与“不知足”作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