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游击战是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战法之一,在广阔的敌后铁道沿线,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零打碎敲地消灭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鲁南铁道队就是这种战法的典型代表,他们以微山湖为依托,打洋行,截火车,破铁道,炸桥梁,搞情报,捉汉奸,护送干部过路,其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创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灵活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战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零打碎敲地消灭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令敌人闻风丧胆。 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共产党游击战的胜利,这是国内外军事家一致认为的.但是,游击战并不是共产党的专利,国民党也有,而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国民党投入敌后游击战场的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游击战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武装却迅速衰落瓦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试从国共两党敌后战场的比较中来探讨这一问题,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在战略上,国民党坚持“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消极持久战,忽视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共产党则坚持在抗战中发展自己,消耗敌有生力量,把游击战上升为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4.
1938年4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发出《关于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在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缴获的部分战利品在江南水乡向抗日前线开进的新四军部队皖中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4月以后,新四军进入抗日前线,在苏皖敌后开展游击战。1939年4月22日,中国军队提前发动了反攻南昌的战役,一周内敌我双方在南昌东南及近郊约十公里内进行激烈的争夺战。中国军队向占领南昌的日军发起反攻1942年4月17日,中国驻菲律宾领事馆人员被日军残杀。卢秉枢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1942年4月18日,美国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后…  相似文献   

5.
黄瑶 《党史博览》2009,(9):52-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对日作战的战场主要在太平洋上,八路军则在中国大陆的敌后对日军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这两支军队虽然是对共同敌人进行英勇战斗的战友,但却战斗在不同的战场,彼此似乎很少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迎难上,八条格起家1938年9月,异常惨烈的武汉保卫战接近尾声,日寇倚仗军事优势,攻陷了武汉周围广大地区。此时的敌后游击战场,由于中国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像钢针一样楔入敌人统治区的心脏。面对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寇3至6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已告破产,不得不改变侵华方略,攻占武汉后,由战争初期对国民党“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同时,把军事打击的重点转向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战进入了更加艰苦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刘旭 《世纪风采》2024,(2):18-21
<正>贺家村战斗(又称贺甲战斗),是1939年11月新四军第1支队挺进茅山后进行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新四军在江南敌后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战。此战为全国抗战初期新四军在苏南地区歼敌最多、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历时28小时,是灵活运用游击战运动战歼敌精锐的典型战例,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敌后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强悍战斗力,巩固了新生的抗日根据地,不仅受到了延安总部的通电表扬——被誉为“延陵大捷”,也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我军军史上写下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8.
中条山,横亘于三晋大地南部,屹立在波涛滚滚的九曲黄河北岸。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的重要抗日游击战场之一。这里的抗日游击战经历了高潮、挫折和再高潮三个阶段。本文对中条山抗日游击战的发展情况及其复杂性加以研究。一、第一个高潮抗日战争爆发至1939年“十二月事变”前,是中条山抗日游击战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阶段中条山的抗日游击战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牺盟会”的名义摘起来的。1936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同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合作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
《游击队歌》的作者是贺绿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即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自己的任务是配合友军作战,钳制消灭敌人,保存与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发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挫败日寇的亡华方针。接着,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首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  相似文献   

10.
<正>1939年10月至11月,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全面失败后,华北地区全部沦于敌手。毛泽东指出,正规战已经退出华北战场,今后华北地区将转为以游击战为主,八路军应该到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敌后广大乡村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成为了指导华北敌后游击战的纲领性文件。华北军民充分掌握毛泽东游击战的思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实现我军由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运动战向抗日战争前期的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为八路军三个师先后挺进华北,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正面战场的迅速溃败,广大的华北平原成为沦陷区,如果只坚持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便不能够全面地指导整个华北敌后战场的工作了。这时,刘少奇根据发展了的形势和华北工作的经验,率先提出了平原游击战的方针。这样,平原游击战方针和山地游击战方针交相辉映,使我…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1月,国民党政府正式迁都重庆。一天,蒋介石、冯玉祥、白崇禧和汪精卫等相聚一起,谈论时局。当谈到抗战到底的问题时,汪精卫佯装不懂,问白崇禧:“说抗战就可以了,还要说抗战到底。这怎么讲呀?”白崇禧不加思索地随口回答:“把敌人打败了,就是抗  相似文献   

13.
八路军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长期被认为是“有错误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一问题至今未能予以澄清。本文拟运用已掌握的文献史料就此作一考析,以期明辨原委,还历史一个公正。一、问④的由来“运动游击战”这一概念主要产生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所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上。当时关于这一概念的提法也不尽相同。如:周恩来讲,“还是运动游击战好”,“必要时集中力量消灭敌人。①;彭德怀则认为。游击战与运动战是密切不可分开的”,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运动、游击战”;刘伯承亦谈了“游击与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孙永泉同志系抗日义勇军战士,其后参加了八路军。光复后回东北,任铁梅支队政委(番号辽南独立师四团)。1946年10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辽南根据地。孙永泉同志奉命率领四团插向岫岩以东,牵制敌人,掩护主力;建立以老平顶山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作者记述的就是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5.
在东北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将领,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驰骋在南满、东满大地,开展积极的山地和平原游击战,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日伪当局视其为危及“满洲国”存在的心腹大患;而东北人民却把他看成是“有希望、有信仰、能有把握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①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是在孤悬敌后、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能够坚持…  相似文献   

16.
衡宝战役是渡江战役后,于1949年9月至10月,由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实施战略大迂回,在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市)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重兵集团的一次重大战役。在战役过程中,解放军在情报战线上与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斗智斗勇,隐真示假,用假情报迷惑敌人,使解放军从容地采取正面进攻、东西迂回、断敌退路的作战部署,  相似文献   

17.
国共两党领导的两种敌后抗日游击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革命武装,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造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对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国民党及其军队于抗战初期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抽调相当数量的军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探讨国共两党领导的这两种敌后抗日游击战的特点并进行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国共双方对抗战规律的不同认识,了解以共  相似文献   

18.
宋凤英 《世纪风采》2006,(11):16-17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后,以势如破竹之势向中南各省进军。国民党当时较有实力的白崇禧部、胡宗南部,企图阻止解放军向两广和西南进军。中央军委与毛泽东指示:“对白崇禧和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二野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协同三野对付可能出现的美国军事干涉,待青岛、福州等沿海城市解放,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编纂的几部战史,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倡导的全民族抗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重要地位,都有详细反映。在敌后战场,日军始终将中共视为"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面对中共军队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日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以至于不得不利用国民党部队遏制中共。与此同时,日军在与中共军队长期交手的过程中,终于发现其游击战的力量源泉正在于民众,从而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20.
李青 《党史博采》2023,(5):55-59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处于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斗争环境极端残酷的敌后深远战场。它地处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孤悬敌后,是八路军唯一一个嵌入伪满洲国西南边境线的抗日根据地,因此一直被中共视为战略反攻的前进基地,同时也被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伪治安军、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等众多敌伪势力群狼环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亟欲除之而后快。敌人通过长年累月、持续不断的所谓“肃正作战”“治安强化运动”“西南地区特别肃正”“国境地带无人区化”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全方位对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进攻,无数烈士和百姓的鲜血洒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