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茂昌 《当代贵州》2009,(9):M0003-M0003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冶县之一.受乌江之惠.历来是黔、渝、湘边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相似文献   

2.
在横跨千里的乌江盐油古道上,有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总是让人心驰神往,那就是被誉为"黔之首郡,乌江之心"的思南。如果你不想错过一段与奇山异水亲密接触的大自然"艳遇",就请与我一起走进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3.
<正>到一线去!到一线去!!到一线去!!!一个不同凡响的行动,在素有"黔之首郡、乌江明珠"之称的思南城乡,正被该县数千干部共同演绎……深秋的早上,思南县凉水井镇息乐溪村。  相似文献   

4.
席宁  田茂昌 《当代贵州》2010,(5):M0003-M0003
<正>西部大开发10年来,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的革命老区——沿河自治县发生了辉煌变迁。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地方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6.64亿元增至2009年的26.69亿元,增长3.02倍;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5.
王文琦 《当代贵州》2012,(27):56-57
20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乘着"西电东送"的春风,乌江公司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一座座水电站相继矗立在乌江两岸,宛如一颗颗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乌江是贵州的第一大河,奔腾千里,流域广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开发乌江,对于富民兴黔、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国家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6.
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之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因特定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三张国家级名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相似文献   

7.
守护乌江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9):32-33
乌江从崇山峻岭一路奔走,浓墨重彩地把狂野、娇媚等诸多特质抛撒在不足百里的乌江思南段.思南,乌江驮来的城市.得益于舟楫之利,思南曾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之一,千船竞发的盛况,让思南成为乌江下游的经济文化中心.乌江带给了思南繁荣与昌盛,然而曾经的思南回赠乌江的却是无尽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寻访古思南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地区的思南县,历史上曾凭借乌江河汇入长江河段便利的交通航运而成为贵州开发较早,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素有“黔东首郡”之称。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和壮丽的山水自然风光无疑是人类资源的瑰宝,值此西部大开发和贵州大力打造旅游业之机,挖掘,整理和开发这些瑰宝,对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一方经济,解决贫困山区“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沿河山水藏天下,乌江雨露润客游。"著名作家蒋子龙如此赞誉沿河。沿河,一个让人向往的风情之地:盛产空心李子,盛产山水美景,盛产土家歌谣。乌江画廊百里绵延,麻阳河畔群峰叠翠,土家村寨错落有致,秀美沿河名不虚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使沿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黑叶猴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等旅游名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0.
五年来,素有"乌江要津"之称、地处黔渝结合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克难攻坚、砥砺前行,谱写了"和谐富裕幸福沿河"新篇章。未来五年,沿河如何补齐短板、跨越发展?本刊记者就此专访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县长何支刚。  相似文献   

11.
阳春时节,记者走进位于黔渝交界处、乌江之滨的革命老区——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但见一条条公路延伸至村村组组,各种车辆载着希望来往穿梭;一栋栋漂亮的土家特色民居散布村庄,农家院落不时飘荡出欢快的乐曲;一张张体验勤劳致富的笑脸,写满了让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新愿景……  相似文献   

12.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9):16-17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丰富的矿产资源、广阔的创业空间,使铜仁不断聚集优势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点燃赶超激情。在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赛场上,铜仁算得上一匹“黑马”。从2011年打响工业崛起之战起步,全市就紧紧围绕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三大板块,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截断黔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将正式下闸蓄水。早在上世纪5 0年代,水利专家就提出"引乌江上游三岔河之水润泽黔中"。如今,这个承载着贵州水利人半个世纪梦想的生命线工程终于梦圆,黔中大地有望告别水困。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贵州水利建设的终点,而是吹响了贵州水利"三大会战"的冲锋号角,贵州水利建设再次提速。水利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因水受困、  相似文献   

14.
正沿河山川秀丽、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乌江山峡山重水复,风光旖旎,有"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意境,享"乌江百里画廊"之美誉,是乌江文化的天然博物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万多公顷,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誉为"动植物的天然宝库"。  相似文献   

15.
黄黎 《党史博采》2004,(1):21-25
土城滞敌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纠集湘、川、桂、黔等省军阀及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共1 50多个团,40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遵义扑来,企图将中央红军压迫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的狭小地区,然后"聚而歼之",红军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文叶飞  罗翔  蒋新成 《当代贵州》2010,(8):M0003-M0003
<正>素有"锦绣之江,梵天之城,黔东重镇"之称的铜仁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7.
乌江奔流,山城如画。有着"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自古以来就是千里乌江流域上的经济文化重镇。而今,思南山城正发生巨大变化,不仅景色迷人,而且处处让人感受到舒适,处处流淌着千年文化古埠的磅礴之美。随着全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展开,人们普遍感受到思南的天蓝了,水清了,树多了,城美了。绿树繁花、芳草清流构成了思南山城一道新的风景线。"能不能在城市建设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时代  相似文献   

18.
古渡乌江     
常常想起乌江,因为那是故乡。古渡乌江位于遵义县境内,处于遵义与贵阳的交界地,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0公里,南距省府贵阳100公里,为川黔通道必经之地。发源于乌蒙山区的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是我省第一大河,由西向东横贯黔东北后注入长江,全长一千多公里。在乌江渡上游五公里的两河口,奔流而来的息烽河、六广河、偏岩河在此汇合,劈山开道,滚滚东流,始称乌江。旧时的乌江,《水经注》称为“延江水”。《元史·文宗记》始称“乌江”。“乌”是指清澈,是美称。乌江渡就横定在这“渊澄清澈,可鉴毛发”的乌江上。乌江的源乌江渡所处的遵义…  相似文献   

19.
思南县是铜仁地区西部、武陵山腹地的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乌江横贯全境将全县一分为二。从20世纪中叶上溯二千多年,思南因乌江航运之便利,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成为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之一。思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司、府、署历经1500多年。思南因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巴楚文化的融汇点,故而素有“黔东首郡”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正黔山巍巍,贵水泱泱。2018年1月28日零时,乌江上游三岔河水从六枝一路向东,穿越普定、平坝、长顺等7座县城,奔流148公里,顺利抵达贵阳市,标志着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试通水成功,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几代贵州水利人"引乌江上游三岔河水润泽黔中"的梦想终于成真。贵州,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