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这一重大变化,是对长期以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平等导致诸多弊端的有力回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给予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曾在最初阶段在资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运行到现在原先的初衷已彻底落空,并且已走到它初衷的反面,内资金企业背负比外资企业高达十几个百分点的税负和外资企业打拼。显然是困难的,因此内外资所得税合并,平等纳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法制的统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已统一了不同组织形式的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了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新的流转税制度,规范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但是,内外资企业仍分别实行不同的所得税法,两者  相似文献   

4.
崔威 《中外法学》2010,(6):944-957
@@ 引言2009年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就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下称<企业重组所得税处理>或"59号文")的发布.59号文在总结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中有关重组的规定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规则,对重组的定义、分类和处理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重组区分为"普通重组"和"特殊重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制改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益新 《中国法学》2007,(4):134-143
与现行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相比较,中国新近颁布的统一《企业所得税法》贯彻了公平税负、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的原则,体现了进一步规范税制和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优惠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鼓励产业和技术升级、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调控作用,以及加强对各种避税行为的控制防范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若干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 第二条 本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7.
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剑文 《法学杂志》2006,27(5):32-35
企业所得税既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增长很快。2002年内资企业所得税收入已达1973亿元,外资企业所得税收入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2004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全部收入超过4000亿元,增长20%以上;2005年我国税收总收入达到30866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0%,增收5148亿元。目前企业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增长较快、收入规模仅次于增值税的第二大税种。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我国实行的是内外有别的双轨制,即对外资企业适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古典制所得税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对经济的扭曲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古典制也已经开始改变。在"两税合一"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在应采用减半计征制来减轻或免除经济性双重征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概括地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情况和特点,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税制的背景和前提,它又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税制建设具备自己的一些特点。一、我国社会主义税法体系已经建立,但很不完善。主要反映在:(1)法律规范不全面。国家根本法中有关税收的条文,已不足以概括税收的征税对象。如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但“公民”的含义实质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能概括在我国负有纳税义务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全部中外法人。(2)税收法律体系的主体基本上是由行政法规、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构成的,有的法规没有完成正式立法程序,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工商税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暂行条例,并未对外正式公布。因此,对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得不使用对内已废止的工商统一税,不得不专门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而在国内则实行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等等,造成对内对外不统一、政策业务处理上矛盾较  相似文献   

10.
解读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法律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第4条)相对于现行两部税法33%的名义税率,统一降低了8个百分点。由于一些外资企业原来可以享受24%或15%的低税率优惠,因此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是略有上升的,但由于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法律规定的25%的税率,在国际上是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解读二:企业节能环保项目可享受税收减免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  相似文献   

11.
孙洁 《法人》2007,(Z1)
两税合一对当前财政政策的影响不会太大,稳健财政政策框架仍将继续运行我国对内、外资企业采用两种不同的所得税制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化建设,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两种税收不同的制度所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它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制度的一般公平竞争原则,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更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市场体制。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核心内容为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调整为25%,这一法律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外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税制改革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莉萍 《检察风云》2006,(18):56-58
2006年,对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来说,遭遇了狂涨后的强烈打压,进入了2005年以来的继续"退烧"期.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而产生泡沫,中央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一道一道"金牌"下达,"国八条"、"国六条",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通知,对个人住房转让征收所得税.去年刚刚调整过的对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要全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今年再次进行调整,二手房转让时间从2年延长到了5年.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得到遏制,逐渐恢复理性.  相似文献   

14.
翻翻民国大师们的回忆,会发现他们在"高考"时发生了不少有趣而难忘的故事,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 他们如何选择大学 不同于现在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的高考形式,民国时期大学招考在相当长的时段中(1912-1937)都是各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的.1938年,民国教育部设立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实行全国统一高考.然而统一考试仅实行3...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产生正确的行为,一要靠道德,即所谓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二要靠规则,即规定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越具体越易操作.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实现"内约"与"外治"的统一,才能有效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6.
李红  董藩 《经济与法》2001,(6):45-47
近来,为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尤其是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许多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以及学者提出应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税收减免。1997年上海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外资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政策优惠,国有和集体企业所得税率为33%。也可享受减免税,而对私营企业实行比例税,所得税率为35%,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包含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考察了税收的累进性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引入改变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具体表现为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引入使得"天赐的巧合"不复存在并且改变了新凯恩斯主义工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全样本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失业回滞"问题,进而使得我国失业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子样本敏感度分析表明全样本估计的结论具有相当的稳健性,并且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具有稳定劳动力市场的"内生稳定器"功能。基于此,文章认为采用类似于"Evans规则"的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结合调整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形势、稳定劳动力市场以及降低单一货币政策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成功实施,使中国人的国家统一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统一的标准开始多样化,目前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三套标准。第一套是适用于中国内地(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民族自治区的"一国一制"的标准。第二套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新统一标准。第三套是适用于未来台湾地区的、正在形成的最新统一标准。中国人统一观的这种巨大变化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毛克明 《政法学刊》2004,21(6):92-9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 系;强化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辨证统一;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 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案情概况] 1936年的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关头,是年 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 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红军议和,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 动员千百万群众起来参加救亡求存的运动。国民党政府坚持内 战政策,并企图以笼络手段窃取救国会的领导权,遭到沈钧儒等 人多次拒绝后,于1936年11月先后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邹韬 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七人,时称"七君子"事 件,即"七君子案"。 1937年6月,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审理此案期间,这起问 题在政治而不在法律的案件成为舆论焦点,社会各界纷纷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