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幽默     
不缺检查团 某厂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名目繁多的检查团,不胜其苦。这天,又一个大型检查团来厂。在座谈会上,检查团团长问厂长: “你们厂目前最缺什么?最不缺什么?”厂长马上回答:“一缺电,二缺钱,三缺高级技术员,就是不缺检查团!”  相似文献   

2.
潘巍,伊力特公司酒一厂厂长,工程师。1992年,怀揣着优异成绩从湖北工学院发酵专业本科毕业回到家乡,从酿酒工、技术员到技术副厂长,凭着聪明好学、勤于钻  相似文献   

3.
近闻某企业一位年轻厂长任职两年后,工厂资不抵债,溧感力不胜任,便主动向领导推荐身边的一位比自己高强的副厂长任厂长,自己甘愿当助手,工作如初,干劲不减。此事令人耳目一新。多年来,"让肾"多为年迈体弱、力不从心者.年轻干部似乎是只能上不能下。如莱哪位有自知之明的年轻干部主动提出让肾,每每招  相似文献   

4.
傅刚义小档案:男,汉族,生于1960年11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历任电气技术员、团委书记,分厂厂长,副厂长、厂长;现任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任自贡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企业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企业家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厂长(经理)、四川省创业优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2005年,荣获“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  相似文献   

5.
再次采访李广林,不禁让人想起十几年前他叱咤宁夏企业界的身影。当年年仅28岁的李广林被任命为宁夏大型国有企业——宁夏水泥厂副厂长,这在当时宁夏是绝无仅有的。而几年后,他又被任命为厂长,此时有数千名职工的宁夏水泥厂已经严重亏损,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都把企盼的眼光投到这位从基础技术员出身的年轻厂长身上。李广林上任后,  相似文献   

6.
冷暖 《前线》1994,(19)
时下,“资金债务链”困扰着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束缚着众多国有企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资金;人们反映的难题是:资金;人们向国家、向上级要政策,要支持的还是:资金! 资金难,碓在哪里? 不久前,一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长不无感慨  相似文献   

7.
催收货款原本是理直气壮的事。哪儿有提走了人家的货,不给人家付款的道理呢?然而一位厂长附耳与人言曰:“催不得,一催人家就要把货拉回来。”事情过去好多天了,别的已记不清,这位厂长那几分诡秘、几分愁苦的脸。却依然记得。怎么解释这位厂长这附耳之言呢?原来这个工厂生产的产品,花色样式陈旧,质量不过关,商业部门百般销不出去,压库压得厉害,以至资金收不回,银行不贷款。好端端循环的“水”,就这样塞流了.  相似文献   

8.
明代有首名为《抱玉肚·官悟》的小曲,其中有这么一句词儿:“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网天罗。忠臣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其实不肯认错者又何止是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老儿,就拿如今那些权高位重的贪官们来说,哪一个不是不知错为何物的主儿呢?报载,原新乡市委书记祝友文因受贿而被关进了大牢。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祝友文不仅没有一丝的惭愧悔改之心,反而大肆叫嚷:“现在的官是你贪我也贪,大家都在贪,不贪白不贪。别人的问题比我大,为什么不查?为什么光查我?这是不是跟我有意过不去?”另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原綦江县委书…  相似文献   

9.
王介华生前是江苏省太仓市牌楼镇染料化工总厂厂长。该厂人均年产值、人均利税在全国列同行业榜首。但王介华同4位副厂长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他的办公桌是一张用了13年的旧桌子。他家离单位有8公里远,他总是骑那辆旧自行车上下班。因遭遇歹徒袭击,年轻的共产党员王介华不幸以身殉职。在他牺牲后,人们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一张2700元的彩电票据,3份出国考察通知书…… 据调查,有一次,王介华去福建出差,一个客户硬要送给他一台彩电,他推托不掉就带了回来,并及时向单位会计交出2700无钱,来了个“私事公了”;组织上考…  相似文献   

10.
激励之道     
查理·斯瓦伯担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发现自己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很落后,便问厂长:“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产量总是落后呢?”厂长回答:“说来惭愧,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可他们软硬不吃,总是懒懒散散的。”那时日班工人即将下班、夜班工人就要接班。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炼了几吨钢?”领班回答:“6吨。”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夜班工人接班时,看到地上的“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过来了,问我们炼了几吨钢。领…  相似文献   

11.
谢瑞英,1970年从福建化工学校毕业后,作为拓荒人来到武平水泥厂艰苦创业,他跟一位黄埔军校出身的老师傅当化验员、技术员,以后出任技术副厂长兼生产科长。老水泥厂的设备、工艺、机电、土建,没有不经他手的,他诙谐地说;“这些技术在当时都是逼出来的,从奴隶到将军嘛!”筹建武平农垦水泥厂,他也早有听闻:当初省里有关部门并不支持这项工程,还是魏金水同志出面谈  相似文献   

12.
怪哉,好容易和外商洽谈了一笔生意,分管市长批示,请有关部门予以担保。厂长奔波数日,“有关部门”在哪呢?不得而知。 也怪,年底召开表彰大会筹备会,对引进资金有功单位准备分别奖励1千元至1万元不等。会议一散,“有关部门”竟冒出二十多家,其中让那位厂长吃“闭门羹”的就有五家。你说是咋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那天晚饭后,单位的一位青年技术员突然问我:“入党有用吗?”我一时语塞。我首先感谢他直率的提问,让我了解了一些青年人的思想心态,而这本身也是对我这个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的一种信任。但我的心灵还是被深深地撞击了。入党——我们四五十岁以上这一代人看作最神圣最庄重甚至不敢轻易向组织提起的心愿,今天被年轻人以这种语气提了出来,我能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话说官样     
在说官样之前,笔者先说一件小事。笔者在宝鸡一家工厂工作时,有位名叫王志华的厂长,衣着非常朴素,有次他到北京西单饭店开会,服务员说什么也不让他进门,他只好打电话让会务组来人把他接了进去。事后会务组的工作人员问服务小姐,为什么惟独不让王厂长进门,服务小姐说:“我看他那一身穿戴,就不像个当官的。”这位服务小姐的回答,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官到底应该是个啥样子?其实,官样不仅是当官者的素质、气质、风度的外在表现,而且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内涵。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凡是上了“品”级的朝廷命官,都是头戴乌纱帽,…  相似文献   

15.
“职称”与“称职”齐殿斌近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直让我等国人汗颜:一外商到某省一大型企业考察合资事宜。厂长向外商介绍说,本厂人才济济,人杰地灵,仅高级职称就有几百人,说得外商展心花怒放,非要与高级“知识分子”攀谈攀谈。第一个前来攀谈的是一位高级政工师...  相似文献   

16.
一个贵州教授到江苏去挂职 ,意外地捧回了一个“金娃娃” ,而他本人也成为两地争相挽留的“金娃娃”。这样的情形在贵州非常罕见。1999年5月18日 ,时任贵州工业大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所所长、校科研处处长的谢庆生教授 ,以挂职交流干部的身份 ,来到江苏省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任副厂长。当晚 ,听说第二天厂里要研究企业CAD及信息化工作 ,他马上找到厂长 ,要求参加会议 ,厂长同意了他的请求。次日 ,新上任的谢庆生教授以副厂长身份与决策层的领导们坐在了一起。大多数人是初识这位从落后的贵州来的挂职干部 ,投向谢庆生…  相似文献   

17.
黄豹 《北京党史》2009,(5):62-63
1958年5月.我从鞍钢调来首钢(当时叫石景山钢铁厂)32作,至今已在首钢工作51年了。初到首钢期间.我被安排在“新厂筹备处”工作.1959年调入首钢专家办公室,任苏联工艺专家技术助理:1961年起任生产科工艺技术员.1966年初担任轧钢厂技术科长:1972年开始先后担任轧钢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机动科长、生产调度长兼生产科长:1978年起任中小型轧钢厂生产副厂长、厂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遵义 《前线》1963,(19)
“什么是专门家?什么人能称做专门家?”这是一位年轻朋友向我提出的问题。我愿在这里向读者转提出来,请你试试回答这个问题吧!先看看这里的一个答案,去年三月份一家报纸副刊上有一幅艺术摄影就叫做“女专家”。照片中有一位年逾半百的妇女,侧身坐在安乐椅中,  相似文献   

19.
那是局长     
小马高兴地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谁说咱们吴厂长骂人的脾气不能改?刚才我就看见他同一个老头子说话时满面笑容!”这时,正好吴厂长走过来,听到了小马的后面那句话,立刻大声斥责说:“胡说八道!什么‘老头子’,那是局长!”  相似文献   

20.
某企业一位钳工刻苦钻研技术,多次在本系统内的职工技能比赛中夺冠,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多次受到厂里表彰和奖励,半年前,厂里提拔他担任了副厂长。这位技术精湛的钳工在担任副厂长后,虽然工资待遇提高了,上下班也有小车接送,但整天忙于具体行政工作,疲于应付,特别是离开钳工岗位,对这个“技术迷”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重视、关心、爱护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办法就是给个官级,给顶官帽,这种做法不知害了多少人才!”这是一位领导同志针对“技而优则仕”现象发的感慨。现实中,这种用“乌纱帽”来奖励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