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西政报》2006,(4):4-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礼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任务,这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党在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方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应结合自身职能,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丙 《今日民族》2010,(4):60-6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焦点。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应以亿万农民为主体,走进他们火热的生产生活中,使宣传报道深入、扎实、全面、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朱绵  夏寅 《时代主人》2006,(8):12-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任务.这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党在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发挥自身职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笔者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5年的八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不仅需要党委谋划、政府实施,各级人大也应深入思考。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从总体情况看,乡镇人大作用的发挥.与乡镇民主法制建设,尤其是当前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6,(4):10-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陈锡文 《思想工作》2006,(10):I0002-I0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06,(7):F0004-F0004
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全面编制完成了镇村布局规划。今后,全省建设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执行镇村布局规划,加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努力提高村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扎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启发,倍受鼓舞。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感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挥人大重要作用,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地方人大工作特点,谈一谈粗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我省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候出台的。《意见》深入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分析了全省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意见》分9个部分40条,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特色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政策是建立长效投入…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6,(11):1-1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从辽宁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要载体.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今后五年,县域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增长速度要持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崛起一批进入全国前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县,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扎实贯彻《意见》,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06,(4):28-35
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排名世界第六位,但人均GDP却排名在一百多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结构难题,是党和国家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1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新时期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本刊围绕这一主题,举办专家学者座谈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在村里的道路真好,都修到家门口了,和城里的路一样,今后出行太方便了。”地处河南省孟州市岭区槐树乡汤庙村的汤老汉和几位老伙伴在新修的道路上边走边说。“过去从我们村到城里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快多了,40分钟就跑到了。”乡村客运司机王师傅高兴地说。说起进村公路,这是孟州市人大常委会督办人大代表建议,监督政府实施“村村通”工程,大力建设新农村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在党中央提出今后五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同时,武鸣县也被自治区政府列为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这一殊荣令全县人民,尤其是农村的广大人民欢欣鼓舞。近几年来,武鸣县的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取得了创建广西“文明县城”、“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骄人的成绩,还扎实创建出了近400个文明单位、123个县级以上生态文明村,更在创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群众思想基础。这些都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像这样的会议,我建议今后要多开,我非常乐意参加。”永福县龙江乡船埠屯党员莫丙生参加完屯里的民主恳谈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3月10日晚,永福县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龙江乡船埠屯举行了一场题为“我的家乡,我说了算”的党内民主恳谈会,30多名党员群众就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屯级活动中心、篮球场的建设及房屋庭院改造等问题进行了民主恳谈,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采纳,统一了全屯党员群众的思想,激发了大家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