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首先,要感谢泉州市委和泉港区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为我们泉州地区革命老前辈朱汉膺同志诞辰100周年举行这样一个隆重的座谈会。本来对革命前辈的座谈会,一般来说都是为那些高层领导同志作纪念开座谈会。但是为汉膺同志这样50年如一日,从参加革命开始到最后部是一个县级干部,这样一个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2.
光阴流逝,白驹过隙,匆匆间,我所敬重的朱德元帅已离开我们30个年头了。在我的一生中,非常幸运地在朱老总身边工作6年多,能够亲眼目睹他老人家的风采,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我的教导,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如在昨日,他的亲切教诲犹在耳边。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既是领导人,又是普通一兵,对同志关怀体贴,是可敬可爱的长者、当年的一切在我的记忆里难以泯灭,这种心情绝非文字所能表达……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原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陈仲平同志于1993年2月7日在北京病逝,噩耗传来,我们十分悲痛。仲平同志是武平县象洞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的同乡,又是我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介绍我阅读《社会科学概  相似文献   

4.
我与乔木同志相识于 1974年,在后来的年月里曾多有来往。他年长我24岁,我心中一直视他为师长,他的博学、睿智、谦逊、平易近人,简朴的生活,尤其是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令我十分敬佩。时间飞逝,转瞬乔木同志离开我们已经 8个年头了。往事萦怀,心绪难平。爱写此文,以抒怀念。 乔木邀我谈话 “九一三事件”后,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大张旗鼓地搞整顿,他让乔木同志出来主持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并要他了解思想、文化界的情况,于是乔木要找一些同志谈话。萧卓能是我多年的朋友,“文革”中我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时我与卓…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0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将要到来之际,我们更加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生前他曾深情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6.
当我闻讯彭塞同志在川医逝世时,我真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以前,彭塞同志也住过医院,我还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这次住院的消息我是在他进院几天后知道的,当时,我就想及时去看望他,但又听办公室的同志说:彭老的病目前正在检查确诊,据说比较重,希望我们暂时不要去看望,以免影响他的休息和治疗。我想,那就只有等到彭老的病好一些,天气暖和时再去看望,可我没有等到这一天……彭塞同志是1983年到我们单位任领导的,这时他的年龄已60多岁了。从此,我才第一次认识和接触彭塞同志,并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中共四川地…  相似文献   

7.
1987年,几个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党史工委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久,我们都发现彭塞主任称呼我们时,都是姓名后面加同志。开始,我们既感到新鲜又还有些不习惯。像他这样一位资深的领导和长者,称我们这些晚辈为“小张”、“小李”又何尝不可,叫“同志”则显得过于郑重其事。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他不仅这样称呼我们,即便是分管党史工作的省委或其他领导,他也称同志,绝不称职务;不管是与其长期共事的同事或下级,还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年轻人,不论职务高低还是年纪长幼,一律称同志。我曾心想,或许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  相似文献   

8.
《党建》1994,(8)
要理直气壮地讲党陈沂最近我深切感到,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在各种场合很少讲党,好像我们党低了人一头似的。有人竟说,搞腐败不是你们党员吗?还有什么好讲的?有一个同志还给我说,现在讲党,我看就是有点“左”。我马上回问他,那么不讲党又是什么呢?他回答不出,只笑...  相似文献   

9.
我和袁国平、邱一涵夫妇很熟。袁国平是我的老领导,我是邱一涵的领导。他们都是很好的同志。我很佩服袁国平同志,他也非常器重我。我们同生死共患难,有着极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江渭清同志,我们江苏干部都尊敬地称他江政委(江渭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副政委,江苏建省后兼南京军区、省军区第一政委)。他是我的老首长,我在他领导下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11.
李瑞山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李瑞山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1953年我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他担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从那时起我就与他相识了。1959年7月,组织上调我担任他的秘书,直到1966年3月才离开。他到陕西省委工作后常有联系,在北京工作期间,我每次去京开会,必去看望。瑞山同志一生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在他身边工作的那几年,言传身教,耳德目染,使我受到很多的教益。瑞山同志的为人处事颇见精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瑞山同志出身贫…  相似文献   

12.
吕振羽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他是在我国人民解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学者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之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拓荒人之一。他的功勋将永垂史册,他的人格力量将影响后世。振羽同志比我年长31岁,是我的父辈。他已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时,我还在孩提之年。后来我又不治史学,同振羽同志也不在一个单位工作,虽然仰慕已久,直接受到他的教诲的机会却很少。我对他的了解,全与我的恩师李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时间过得真快。郑林同志逝世已是10多年了。山西的同志们在筹备出版《郑林风范》以示怀念,并且要我写一点文字作为对他的缅怀。郑林和我在山西共同有过近30年的战斗历程。他是我的战友、同志、朋友和兄长。我确实应该写点东西表示对他的哀思。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没有给他送行,只是在他去世后,我在回太原的机会,到双塔寺烈士陵园骨灰堂去看望了他和卫恒、武光汤等先我而去了的同志们。这个烈士陵园是他生前负责监督修成的。我在他和别的同志的像前三鞠躬后,感到十分凄凉。我默默地流泪,低声地说:同志们,安息,巴!我永远不会忘j已…  相似文献   

14.
1956年9月间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至于陈云同志,他也无非是说不行、不顺。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至于顺不顺,你们大家评论,他是工人阶级出身。不是说我们中央委员会里工人阶级成分少吗?我看不少,我们主席、副主席5个人里就有一个”。本文拟对毛泽东与陈云的友谊与交往作些探讨,不足之处,欢迎指正。稳定物价的斗…  相似文献   

15.
回忆我亲身经历中的小平同志段君毅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回忆我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他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建树,他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关心群众诸方面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16.
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当年,我是作为中央军委直属机关两位中央委员的随员上庐山的。1970年8月17日,我正随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张池明同志在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参加全军装备管理现场会,突然接到北京的电话通知,说有重要事情,要张池明同志第二天赶回北京。当时现场会议还未开完,他又是这个会议的主要主持人,因此,商定请总后勤部副部长封永顺同志主持会议。18日,我随张池明同志从沈阳乘飞机返回北京。回京后,才知道中央通知他上庐山出席党的九届二中全会。根据军委规定:军委直属机关的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他的老部下、开国上将陈锡联撰文《追念敬爱的老首长》,寄托哀思,他写道:“小平同志是我敬爱的老首长。我有幸曾长期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战争年代,他和刘伯承元帅带领我们浴血太行、逐鹿中原、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和关心爱护部属的长者风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世纪伟人小平同志。重温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静。1992年1月25日,在小平同志前往蛇口乘船的途中车上,我告诉敬爱的小平同志,我代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向他老人家表示发自内心深深的感谢!老人家已是88岁高龄,他眼光慈祥,听后会心地点头微笑。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父母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和许许多多“共和国的一代”一样,成长在党的红旗下。1972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了知青。正是小平同志作出的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才让我们有了上大学读书的机会。我更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小平同志南巡、把改革春风从南粤大地吹向全国的历史转折,聆听和记录了他老人家力挽狂澜、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9.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20.
卓雄 《党史纵横》2000,(4):12-14
刘英同志来信,邀我写一篇纪念洛甫(张闻天)同志的文章。接信后,心情很不平静,一段段往事不由自主涌上心头。我和洛甫同志相识是在1933年的瑞金。那时,洛甫同志刚到苏区,我已在保卫局作保卫工作。一天,邓发同志去中央政冶局,要我一起前去看望他,此后,他也常来邓发同志处。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在党内是那么高级的领导者之一,却没有架子,十分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他对毛主席的关心。毛主席被解除军队职务后,1934年,只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因过度疲劳、生活艰苦而生病在云石山庙中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