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06,(4):19-19
1931年反第二次“围剿”的前夜,临时中央派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等中央代表团到中央苏区.此前,毛泽东和项英围绕反“围剿”打不打的问题展开争论,项英主张不打,因为敌人有20万,装备精良,红军只有3万多一点.  相似文献   

2.
《传承》2006,(Z1)
毛泽东的第一次病休1932年1月上旬,中央苏区中央局召开会议,讨论贯彻执行临时中央要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和反对主要危险“右”倾的决议。毛泽东不赞成打赣州:赣州是敌军必守的坚城,三面环水,红军技术装备差,很可能久攻不克,于我不利。但是,多数与会者执行临时中央的指示,主张攻打赣州。1月中旬,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在叶坪召开。会议开始由毛泽东主持,毛泽东认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势必引起全国人民的抗日高潮,国内阶级关系必将发生变化。毛泽东的报告遭到中央代表团的成员的反驳“:日本占领东北主要是为了进攻苏联,不作此估计就是“右”倾…  相似文献   

3.
黄惠运  廖佳成 《求索》2011,(1):229-231,80
"吉安调查"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1930年10月4日至11月21日,毛泽东为了深入了解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斗争情况,贯彻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曾山、古柏、陈正人等的帮助下,在随红军进驻吉安城中,以及从峡江回到吉安,又从吉安赴永丰途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和撰写的一组调查报告。毛泽东"吉安调查",丰富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内涵,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以确凿的史实雄辩地说明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苏维埃临时政府的胎盘。"  相似文献   

4.
<正>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成功实现了第三次反"围剿",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名红军的广大根据地。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矛盾分化,暂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苏区获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这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中共中央于9月20日作出决议,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政府,各苏区届时选派代表参加中央苏区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谢瑞金  刘良 《中国人大》2011,(14):52-53
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成功实现了第三次反“围剿”,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名红军的广大根据地。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矛盾分化,暂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苏区获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这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毛泽东同志曾根据中央的精神.代表总前委提出“阶级决战”的口号。其内容一是动员反“围剿”,并相应地提出“诱敌深入”的军事方针;二是动员肃反打“AB团”。毛泽东当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所进行的大规模“围剿”而提出的“诱敌深人”的军事方针.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肃反打“AB团”的问题上.却出现了扩大化的偏差.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1932年8月,曾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三次反围剿,以自己辉煌战绩支持了中央苏区的红四军.在蒋介石50万大军第四次围剿下,撤出坚持了5年之久的鄂豫皖根据地。这一行动使蒋介石得以集结重兵,全力对付中央苏区。传统说法是,根据地负有主要责任的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张国杰.犯了轻敌和逃跑主义的错误。然而.鄂豫皖根据地的失败远非一个结论所能概括,至少对那些浴血奋战的红四军将土而言是不公正的。据笔者研究,其失败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等主客观原因有关。一、粮草极度匮乏鄂豫皖根据地处于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山地多,水田少…  相似文献   

8.
刘统 《同舟共进》2013,(8):14-16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5月,毛泽东带着红四军来到赣南寻乌县开辟新根据地。说老实话,红军应该怎么建设根据地,起初大家都没有经验。自1927年以来,上海中央从瞿秋白到李立三,都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命令各地共产党人搞暴动。但是暴动搞起来后怎么办?红军怎么生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怎么办?中央都没有办法。所以大家说,中央领导是在上海的洋房里幻想着中国革命的高潮,结果是大批共产党员人头落地。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正闽西是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苏区所在地。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毛泽东同志才溪调查,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新泉整训,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初步成型;松毛岭战役,万余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06,(4):22-22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相似文献   

11.
长征     
《传承》2006,(Z1)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执行“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上敌强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10下旬至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28日,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  相似文献   

12.
中汉  柳林 《现代领导》2010,(8):38-39
1932年秋,中央苏区红军正值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宁都会议”上再遭罢官(调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的毛泽东,因身体不适。住进了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冯都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以前,中央苏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呈现出发展壮大景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按照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实践,对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著名的长征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徐占权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如果继续采取毛泽东为红军制订的战略战术原则,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是有可能的。”徐占权解释说,一方面,蒋介石虽然调集…  相似文献   

15.
善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时,又指出:“不做正确的凋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当前我们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经济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新情  相似文献   

16.
江虹 《当代广西》2004,(22):55-55
周子昆,1901年生于景色旖旎的桂林市。1925年6月加入由周恩来组建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1月,该队并人叶挺独立团。其后,周子昆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役,由战士迭次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军团参谋长、省军区司令员,是红军的一员骁将。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堡垒对堡垒”等错误方针,红军接连受挫。1934年4月,周子昆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二方面军分别于1934年10月、1935年3月和11月,从各自根据地出发长征,于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宁边地区,胜利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军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16,(5)
正临危受命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行前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博古、李德等人擅自决定了大搬家式的突围计划和极不负责的留守苏区、坚持斗争人员名单并始终秘而不宣,直至主力出动前两三天才仓促地分别予以通知。与此同时,他们向领导中央根据地斗争的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下达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60周年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征战中,叶剑英以其赤胆忠心和大智大勇,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长征前夕,为保护革命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等错误领导下接连失利。为了摆脱不利的局面,1934年5月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设想,准备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其准备工  相似文献   

20.
施建石 《群众》2011,(8):74-75
毛泽东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又说:“不傲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认识世界、畅通社情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的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