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师五十三团,有一位平凡普通而又勤劳坚强的维吾尔族女性,为了梦想不断辛勤劳作,历经挫折不改初衷,她就是六连的勤劳致富带头人阿孜古丽·热合曼. 2003年,21岁的阿孜古丽大学毕业后回到五十三团六连,负责女工工作.六连是少数民族集体单位,人多地少,连队农工收入很低,很多人靠着低保金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2.
梅涛  陈戈新 《党建》2009,(10):22-23
拱拜湾,是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二堡村所在地,也是典型的维吾尔族群众聚集村。全村330户1092口人中,汉族仅有5户26口人。由于处在丘陵地带,农田高低不平,村子南北两端海拔相差两三百米,而且水资源严重贫乏。全村人均有效耕地面积不足2亩,最高年份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元,在全镇九个村中排名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3.
下六户村是吉木萨尔县二工乡头工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吉木萨尔县以东20公里处。全村现有村民63户,其中汉族30户,回族1户,维吾尔族29户,乌兹别克族3户,总人口347人。共有耕地2200亩,人均耕地6.3亩。改革并放前,下六户村是一个贫困村,村里绝大多数是贫困户,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现在全村95%以上农户基本脱贫。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1100元,1993年达1300元,在乡政府的资助下,全村村民集资盖起了有7间教室的小学和文化室,孩子上学可以不出村。谈起这个不小的变化,村长司马义和村党支部书记黑英同志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  相似文献   

4.
卢定华是平凉市252个村党支部书记中惟一的女性.她上任6年来,重视作风建设,带领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把一个"后进村"变成了全省闻名的"五好村".2000年,全村完成总产值1856万元,人均纯收入3516元,集体积累1284万元,上缴税金65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土生土长的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人,在西山子校教书育人30余年,她不仅桃李满天下,还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女儿,她——就是杨淑兰。"妈妈!"一名40多岁维吾尔族妇女喊着身旁穿着干净利落、满脸挂着温暖笑容的杨淑兰。不知情的人看着她们亲昵的样子都以为是母女俩呢!其实,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们甚至不同民族,一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真实又感人的故事。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妈妈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收养了3个不同民族的残疾弃婴。当她的故事在五师传开后,一群公安民警走进了她的家庭,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家人,却用真情和爱演绎着一个大家庭的温暖。阳光洒在维吾尔族妈妈的小院里5月12日中午,博乐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长  相似文献   

7.
正妈妈是维吾尔族,女儿是汉族,她们没有血缘关系,身上却相互流淌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她用平凡的举动,无私的母爱,把一个汉族女弃婴抚养成人;她家并不富裕,甚至没让亲生儿子上完学,却为了一个善良的承诺,18年来坚守着清贫的生活……在一师三团十一连维吾尔族女职工阿扎提古丽家里,挂着一张全家福,一名汉族女孩依偎在她的怀里,正甜甜地笑着......  相似文献   

8.
正马庄村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隶属贾汪区潘安湖街道,有600多户人家、2740多人、5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村落。马庄有20多家骨干企业,年产值超过2亿元。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186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7万元,位居徐州市前列。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在灵山脚下的清水镇洪水口村,流传着一个有关“山魂”的古老传说。据说是“山魂”左右着村民的富贵,为他们指点着迷津。如今,以于广云为书记的村党支部,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自己的“山魂”。是她,使洪水口村村民在三年时间里人均收入实现了“三级跳”:1998年为2567元,1999年为3768元,2000年为5800元,每年都递增1000余元。洪水口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仿佛是物理学上的一次杠杆原理演示。党支部因找到了支点和杠杆,也找准了自身定位,从而撬动了洪水口村经济这块“大石”顺着灵山快速滚动发展。他们…  相似文献   

10.
康拜英一家是在农七师一二三团居住的惟一一户维吾尔族居民,她丈夫去年2月因病去世。康拜英是家属,家有一个儿子也无正式工作,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多年  相似文献   

11.
热亚娜,来自农二师二二三团一个普通维吾尔族家庭,是农二师博斯腾宾馆的门童,她优雅的体态语言和始终如一的微笑,给众多的宾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始终如一的工作让她从没有感到厌烦,外国客人来了她微笑,中国客人来了她微笑,上级首长来了她标准服务,师团的农民工来了她依  相似文献   

12.
汪光华 《学习月刊》2010,(20):104-104
近年来,鄂州市东沟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1.5万元,村平均6.8万元.年平均收入水平突破10万元的村有5个.5~10万元的村有3个.1—5万元的村4个。  相似文献   

13.
正当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全国开展地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人生轨迹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是一个入党仅6年的新党员,但她却以党员的标准工作生活了60多年;她的公司全部资产仅有六七十万元,但她却拿出了十几万去帮助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失学的孩子——她就是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一家废旧钢管购销公司的老板,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潘奶奶的潘淑兰老人。“铁姑娘”潘淑兰潘淑兰出生在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的牟庄村,是家中的独女,从小跟着母亲艰难度日,长大后嫁到本镇卜老桥村。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她凭着一股吃苦耐…  相似文献   

14.
今年40岁的钱丽琴,出生在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花园村的一个老红军家。她是村里少有的“老牌”高中毕业生,好学上进,热情泼辣,曾是村里年轻人的“主心骨”。她先后被推选为庆城县第一届党代会代表、庆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2005年,她被推选为熊家庙花园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高中毕业的钱丽琴看到村上缺医少药,就自费到县乡村医师培训班参加学习,又到庆阳市中医院临床实习了两年。1986年她学成回乡后,投资8000元办起了村卫生所。从此,花园村的群众可以“小病不出村”了。2005年,村级班子换届时,钱丽琴以高额票数当选为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她在全…  相似文献   

15.
王红玲,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迎恩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下,她靠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在商海中弄潮搏浪,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如今,她经营的甘州区龙海建材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50万元,年创利税28万余元,被原张掖市工商处授予“守合同守信誉企业”;她本人也受到了省妇联、团区委的表彰奖励,并于2000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农一师南口农场已全面投入到繁忙的"三秋"拾花工作。在二十一连职工顾香芬的承包棉田里,她的维吾尔族大姐阿米娜带领着8名维吾尔族拾花工在捡拾棉花。阿米娜是墨玉县人,今年快50岁了。要说起她和她的汉族妹妹顾香芬的缘分,是在2005年的秋天。阿米娜有3个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09,(9):9-9
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新中村党支部在大力发展村域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用了短短12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由1997年的92万元增长到2009年上半年的950万元.增长幅度超过1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现在1.5万余元,实现了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地将一个“破烂村”建设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党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区“五个好”党组织和市级红旗党支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德惠市松花江镇党委,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中,紧紧抓住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优化环境,为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镇党委对党支部书记建立了四项激励机制: 一是制订岗位责任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按好、中、差3个档次下达不同的经济指标:村人均收入要分别达到1200元、1000元、800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5万元、3万元。第一年完不成任务,党委帮助总结教训,亮黄牌警告,扣发工资和奖金。第二年仍实现不了的,坚决调整。 二是开展舆论宣传。对工作能打开局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村支部书记,利用各种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东龙村和邢大桥村是两个后进变先进的典型,党委让这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介绍经验,在全镇掀起一个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发展经济带头人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肖兵 《党史纵横》2006,(4):53-53
他放弃了城市户口,毅然来到农村扎户。短短的5年,他将一个年人均收入703元的穷山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近万元的小康村、平安村。从商界怪人、致富奇人到管理能人,他就是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金胡新村党支部书记樊洪义。金胡新村原本是山坳里依山而邻的两个村,一个是金家岭村,另一个  相似文献   

20.
我们马港村是仅有1400人、3000亩耕地的偏僻小村,没有地域交通的优势,也没有工业基础,集体积累倒挂5万元,资金、技术、人才一无所有。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党支部。 1992年初,我们组织干部和党员代表每人自费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