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山东省即墨市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一是抓好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区群众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活动开放性、参与性、教育性、节庆性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活动内容以歌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家乡的好人好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所谓假日文化游,是指人们在国家法定的休息日和重大的节假日进行的旅游文化活动。我国传统、法定节假日繁多,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而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节庆,如海南欢乐节、保亭嬉水节等也吸引着游客不断来海南度假。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3,(4):4-5
琼中黎苗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于4月10日至12日举办。今年举办"三月三"倡导简约原则,重点突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民族风情类活动项目。与往年相比,活动内容更具有本土味,更加精彩纷呈。"三月三"节庆活动围绕"醉美琼中·欢乐三月"的主题,秉承黎苗传统文化,向外宣扬琼中"生活气息浓、节日气氛浓、民族风情浓、幸福情感浓"的气息,着力打造推广琼中独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2,(6):26-27
节庆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随着旅游活动的广泛兴起,各地将传统的节庆活动作为一种资源为发展旅游所利用,发展成为了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为促进旅游发展,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创造出新的旅游节庆活动,又增强了当地的文化吸引力。旅游节庆活动展示出的巨大的资源整合、经济拉动等作用,成为了世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宋祥达  周序克  陈世兴 《今日海南》2007,(6):52-52,F0003
近年来,澄迈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澄迈”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努力探索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把民间传统节庆“公期”演变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许多地区纷纷举办旅游节,因为旅游节庆活动可以突出城市的鲜明特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提高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还能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并为城市留下一批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旅游产品,从而为节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造就一批确定的客源。  相似文献   

9.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12,(21):54-55
据统计,目前广西节庆的数量已经发展到130多个,可谓一县一节,有的甚至一县两节、三节。这些文化节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民族的传统节庆,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京族"哈节"等。这些传统节庆大多有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证明了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另一种为新创制的文化节庆,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永福福寿文化节、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罗城攀岩旅游节等,这些文化节庆通常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大都面临创办容易、持久  相似文献   

10.
吴丽君 《群众》2007,(7):48-49
“以文化彰显个性,以特色拓展市场”,成为常熟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常熟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优势和山水城港一体的生态自然风光,充分运用沙家浜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扬旅游文化品牌。使四季节庆活动高潮迭起,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宝岩杨梅节,秋有沙家浜旅游节,冬有兴福寺新年听钟声,  相似文献   

11.
于2006年10月16日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是六合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六合的民歌《茉莉花》为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2.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3,(14):60-60
<正>田东芒果文化节"升级"要办一个月7月12日至8月11日,"2013百色.田东芒果文化活动月"在"中国芒果之乡"田东县举行。根据芒果最佳成熟期,今年田东芒果文化节首次将往年仅几天的节庆模式调整成时间跨度为一个月的活动模式,更有利于各地客商和游客采购与游玩。期间,举办芒果产销与技术交流会、芒果文化作品展、群众文艺荟萃、"百越古道"文化品牌建设策划、芒果王擂台赛、"芒果熟了"田东一日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涉及经贸、文化、旅游三大板块19个项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20日,“女娲暨中华女性文化”研讨会在湖北省竹山县举行。本次研讨活动是中国·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来自全国妇联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社科院所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从文学、历史、考古、旅游等不同角度对女娲与女性文化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4.
王府文化旅游节是喀喇沁旗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又是喀喇沁旗打造旅游文化名旗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喀喇沁旗委、政府在深入实施"三化"战略的同时,把打造旅游文化名旗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了旅游文化名旗建设力度,全旗旅游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15.
旅游节呼唤“精品思维”——由陆良国际彩色沙雕节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翔 《创造》2002,(7):14-15
目前,云南各地纷纷推出“旅游节”。作为推销本地旅游资源的一种载体形式,旅游节之类在旅游大省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气候,这是合乎逻辑的。但是,怎样从营造这种活动的品牌价值角度,用“精品思维”去运作旅游节,又是一个还刚刚起步的课题。我想从去、今年连续两届陆良国际彩色沙雕节的成功举办,就此抛砖小议。  相似文献   

16.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历时7天,从6月9日开始至6月15日圆满落下帷幕。以“和谐家园、花儿更红”为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重点,集中推出了民族文化主题巡游、中国青海国际乡村音乐演唱会、和谐青海美丽家园——民族歌舞天天演、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第三届江河源全国奇石展、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等六项主题活动。极具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使民族文化旅游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不仅充分展示了我省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了国内外、区域间文化交流和合作,也促进了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  相似文献   

17.
“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故“三月三”义称“乌饭节”。如今,“三月三”已成为畲乡的品牌节庆,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是民族文化展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盛会。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陈列(以下简称《节庆乐舞》陈列)主题为“节庆乐舞”,内容涉及云南各少数民族民间的节日文化、音乐(主要指器乐)、舞蹈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各民族个性心理反映以突出的侧面之一,因此,这一陈列中也包含了对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直至工艺技术水平等的相关描述。《节庆乐舞》陈列将是迄今为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主题中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系统性和科学性最为先进的一个陈列。《节庆乐舞》陈列占地9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楼,展示实物700余件,图片近400幅。《节庆乐舞》陈列…  相似文献   

19.
杨明寿 《楚天主人》2010,(11):36-37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阳人"的故乡,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2006年,自治县人大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文化保护条例)。这部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土家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江里梅 《今日广西》2010,(12):12-13
第二届防城港市国际龙舟节已落下帷幕,但龙舟节期间精彩纷呈的活动仍让市民回味无穷,本届龙舟节在彤式上有所突破.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竞技模式.将体育竞技与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龙舟竞渡、彩船海上展示、海上焰火晚会、沙滩汽车赛等几大亮点真正做足了“海洋”文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凸显了防城港市的海上龙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