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8,(20):112-117
RFI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是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两大难题,因而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而可应用在更多更广泛的场合,所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对尿液中的毒品进行酶免分析是对尿液筛选检验的主要方法,它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但是,由于酶免分析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作为筛选手段,而不能作为确证的依据。1对阳性反应要认真分析综合判断在日常使用的药物中,有一些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国家允许使用的罂粟,可待因,吗啡,麻黄素等药物成分。特别是在各类止嗽糖浆中更为常见。因为疾病,当服用这些药物时,必定造成服用者在一定时间内尿液呈阳性反应,尤其在冬季,呼吸道疾病增多,使用各类咳嗽糖浆的情况较为普遍。由此造成对酶免分析的干扰不…  相似文献   

3.
浅谈免烟权     
一、免烟权的确立 (一)免烟权的涵义。免烟权的主要依据和涵义是:吸烟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吸烟者及其附近的人群)健康;法律为此确认与保护非吸烟者,依法享有免除他人吸烟烟雾(气)侵害身体健康的权利。当非吸烟者的这项权利受到损害时,有权依法排除或者请求赔偿损失。免烟权有下述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接触权”——著作财产权类型化的不足与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琦 《法律科学》2008,26(5):88-94
随着技术保护措施成为网络时代著作权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触权”从公众接触政府信息的人权变成为了著作权人控制利用人接触作品的“私权”。当对作品的主要利用方式从占有载体转为直接体验内容后,著作权人是否享有控制他人接触作品内容的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接触权”突破了建构于18、19世纪的传统著作财产权体系,其正当性源自对网络环境下作品利用模式的适应,是应对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缓免判决率偏高已经成为当前司法领域的普遍现象,对职务犯罪过多适用缓免判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也是对职务犯罪的一种变相放纵。当前职务犯罪缓免判决率偏高主要是由于法律本身规定、司法体制、司法理念、社会环境等多个主客观原因所造成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惟有通过完善立法、规范司法、加强体制改革等措施,切实做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6.
我在产科工作已经25今年头了,接触的孕产妇不计其数。可是两个月前的那个女孩。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起她被送进医院时的情景,我都是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7.
案例:屈×与刘×系邻居。刘×11岁的外甥女王×因突然发病,生命垂危,急需送往医院抢救。刘×请屈×用摩托车把他和王×送到医院,屈×同意。送至医院时,医院大门未开,边门摩托车又进不去,因刘×患过严重的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屈×锁好摩托车把王×抱进医院病房安顿好才出来,发现摩托车被盗。屈×到公安机关报案,查找未果。屈×要求刘×予以赔偿,双方未达成协议。屈×遂提起诉讼要求刘×赔偿摩托车损失3000元整。就此案是否适用无因管理处理,审判人员认识不一,存在几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案不适用免因管理。因王×…  相似文献   

8.
论坚持和完善免诉制度方运祥,季为民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一项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检察制度的发展,免诉制度暴露出某些缺陷和不足,以致理论界对免诉制度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  相似文献   

9.
对部分免诉人员应给予治安处罚余嘉泽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中的被告人作出免予起诉(简称免诉)以后,通常都能及时地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而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免诉案件中的被告人,经审查作出免诉决定后,往往只将免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了事,一律不...  相似文献   

10.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的当然权力龙宗智《人民司法》1995年第5期发表了易杜非的文章《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以下简称易文。易文提出应废除免诉和不起诉制度,其中涉及的免诉制度存废问题已有各方面的意见发表,易文并无新鲜看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易文提出不起...  相似文献   

11.
免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随着免诉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免诉决定程序制度、免诉申诉和复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免诉帮教、回访制度等等,使我国的免诉制度日臻完善,免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最近,我们对鞍山地区检察机关重建以来执行免诉制度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免  相似文献   

12.
吴东 《刑事技术》2014,(4):44-44
某日8时23分许,中年女马某与年轻女王某在一药店内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发展为相互撕扯头发,躯体扭转、弯腰,持续3分29秒之后自行分开,再未发生肢体接触。马某在此后即约感腹痛,渐行加重,前往县级医院就诊,后转省级医院,被确诊为小肠破裂,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免诉,也要乡党委同意吗?方广明某县检察机关决定对一名贪污罪行较轻的乡干部给予免诉处理。按照法律规定,凡免诉均需召开一定范围的会议,公开宣布免诉决定,开展法制宣传,从而起到教育当事人和宣传法制的作用。可出乎意料的是,当办案人员前去与该乡党委分管政法的副...  相似文献   

14.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民事损害赔偿是其中主要的民事救济手段,那么,确定环境侵权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变得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环境侵权的赔偿范围,其中包括它的三条原则、免则条件、赔偿支付的顺序、请求方式等,从而探讨如何完善并构筑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宇 《证据科学》2004,11(1):33-35
目前,全社会控制SARS疫情已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由SARS引发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实中,非SARS患者与SARS患者在医院接触的可能性、医院隔离条件的不完备性、提高收治率与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矛盾,决定了在医院内发生SARS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对此,为求得法律上的公正解决,必须首先确立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特殊情况下应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以此为指导,有过错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及风险,各方都无过错时,一般将SARS作为不可抗力对待,特殊条件下按照公平责任原则给患者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完善免予起诉制度,提高免诉案件质量,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的民主和公开性的原则及《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诉案件的听证申辩程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项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在诉讼过程中,允许被告人自我辩解,并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允许被告人委托律师为自己辩护,律师可以阅卷和会见被告人;允许被告人和辩护人提供新的证据和请求检察院调查新的证据。允许被告人对检察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审理案件时检察院要公开进行。以上这些内容充实到免诉制…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4,(7):66-66
宝鸡市陈仓医院(原宝鸡县医院)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创建全国“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为目标,把医院改革、医疗业务的拓展,创佳评差等活动有效地融为一体,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医院环境进一步改善,医院以诚信取信于患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在我国法学界有较大的争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取消了免诉制度,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免诉制度在我国从产生到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新刑诉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依法治国,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免予起诉制度的产生我国的免诉始于50年代中期的“镇反”和处理战犯的工作,成立于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195…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违反环保法污染环境的行为大量存在,这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地破坏和污染了环境,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给社会生活带来不安定因素,给子孙后代和国家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试分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抗带事由并将其与一般民事侵权责任作一比较,以期对律师办理此类案件有所启示。环境污染抗辩事由的概念及特点所谓环境污染抗辩事由是指被请求承担污染赔偿责任的当事人,针对对方当事人诉讼请求而提出的用于证明其诉求不能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也称之为免资事实依据。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免责事由包括:…  相似文献   

20.
郭邑 《中国司法》2001,(9):39-40
建立庭前准备程序是适应形势发展、规范审判工作的需要  相对于法官的庭外活动,开庭审判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开庭审判是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现场参与下的诉讼活动,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阳光作业最易于使当事人双方的诉权得到平等保护,亦可免使法官背上与当事人有不干不净接触的“黑锅”;其次,开庭审判由于有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诉讼参与人的参与,证据可以当场对质,主张可以相互辩论,便于集中查明事实、辩明是非,提高诉讼的质量和效率;再次,开庭审判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