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厦门市鼓浪屿区人民法院近来审理了一起非法拘禁案。案中,被告人郭某因陈某(本案受害人)长期拖欠其货款不还,屡经催讨,陈某均避而不见。郭某便让王某、陈某某(均系本案共同被告人)帮忙寻找陈某。后陈某某以做水泥生意为名约出了陈某,郭某、王某等几人也到了约定地点,在陈某就拖欠的债务一言不发,双方在债务清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郭某遂萌发了扣人要钱的念头,一起以索要欠款为目的的非法拘禁案就这样发生了。《刑法》第238条规定的“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是指为了胁迫他人履行合法的债务,而将他人非法扣留…  相似文献   

2.
案情速览 2020年6月至9月,被告人李某某制作一款具有非法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功能的手机"黑客软件",发布于某暗网论坛售卖,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于论坛,提供免费下载服务,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共计1700余张,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脸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 2020年9...  相似文献   

3.
王红兵 《江淮法治》2013,(13):40-41
案例一被告人王某,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王某在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为经营收购粮食、种植兰花、工程建设等业务,采取出具借条,定期支付利息的手段,向社会不特定的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671.8万余元未归还,给存款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被告人王某在2010年以月利率30%向汪某借款56万元未归还。庐江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于2012年10月11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  相似文献   

4.
王跃华 《人民司法》2022,(29):36-39
<正>【裁判要旨】行为人利用智能群发、加人、拉群的营销软件以及通过网络购买他人求职信息等方式,非法添加微信好友,将空白微信号制作成品微信号出售或者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违背了个人公开其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侵犯了个人信息权所保护的法益,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相似文献   

5.
法院改变指控罪名的程序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被告人王某于 1999年 12月注册成立某公司北京代表处 ,王某任首席代表。在代表处成立后的一年间 ,被告人王某为刘某等多人办理赴奥地利签证。为了顺利获取签证 ,被告人王某伪造了户名为“刘某”三人的房屋产权证明书和户名为“马某”等四人的银行存单 (面额共计 30余万元 )。被告人王某被举报归案后 ,公安机关从其办公地点起获了刘某等人的护照、伪造的房屋产权证明书和银行存单。公诉机关以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骗取出入境证件罪 ,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 ,公诉机关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王某所伪造的证件和票证属于办理签…  相似文献   

6.
"通过专业性调查,协助执法部门打掉特大制假售假集团;通过人性化调查,挽救了破裂家庭,惩罚了当代‘陈世美’,帮助孩子远离了‘网瘾’."进入江苏镇江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网站,这种"惩恶扬善"的经典案例比比皆是.然而,正是这家貌似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其老板孔俊却在短短10个月时间内,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7万余条. 今年2月,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对被告人孔俊提起公诉4月9日,京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孔俊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王某自2006年8月6日至同年9月2日间,采用“傀儡僵尸”DDoS攻击软件,远程操控大量“傀儡机”连续恶意对上海某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宽娱公司)的“英雄宽频”网站(www.gog0365.com)页面服务器以及为客户提供影片更新服务的种子服务器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简称DDoS攻击),致使该公司六台服务器间断性瘫痪,无法正常工作。期间,被告人又非法登陆宽娱公司用于存放影片种子文件供客户下载的虚拟空间,对删片的批处理文件del.bat进行了修改,使得客户从该虚拟空间下载文件后影片文件即被全部删除。  相似文献   

8.
南网 《政府法制》2013,(19):51-51
据报道,2011年至2013年5月底,广东省深圳市检察机关已对5《)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者提起公诉。对9名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者提起公诉,至今已有55人被法院宣判获刑。  相似文献   

9.
保护范围如何界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难点之一,在于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围,随着技术发展,个人信息的定义也随之不断变化. 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把公民的个人信息作为隐私权的一部分来保护.直到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首次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正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将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入刑,可有效遏制当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现象,但司法实践中认定此罪情节严重的构成要件较复杂。情节严重的认定要采用多因素分析法,要从侵犯的信息数量及行为次数、信息隐秘程度、信息扩散时空范围、被害人精神伤害及物质损失情况、被告人获利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基本案情2002年4月,被告人陈某某携带200张淫秽光盘乘坐东莞东至阜阳的列车在蕲春车站下车时,被车站值勤民警查获。经查证,被告人陈某某携带的淫秽光碟是其在广东以60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的,准备带回家出租、出售。检察机关遂以被告人陈某某犯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向法院提起了公诉。争议焦点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何适用法律?审判实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陈某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理由如下:被告人陈某某从广东购买光碟回湖北出租或出售,表明其主观上具有利用出租、出售光碟进行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刑法修正案(七)>通过设立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希望进一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然而纵观该条文出台之后的司法实践环节,却发现诸多疑问.本文以浙江省首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例为切入点,由现实问题引申至司法实践环节,再进一步追溯到立法层面,...  相似文献   

13.
[基本案情]2012年7月左右,被告人招某从越南人"阮先生"(另案处理)处非法购得100余公斤象牙。同年12月,招某分两批将上述象牙非法出售给被告人郑某,并按照郑某的要求将象牙从广东发货至浙江诸暨和萧山。经被告人石某介绍,被告人郑某又将上述两批象牙非法出售给钱某、夏某等人(均另案处理)。购得上述象牙后,钱某、夏某等人将其中4根象牙原牙抵押给黄某(另案处理),同时经石某介绍,将其余28段象牙原牙段和4对象牙原牙运至东阳交给了被告人陈某  相似文献   

14.
被告人姚某,见王某(已判刑)的一辆八层新的幸福250型摩托车,卖价只要2500元,便认定该车是"小路货"(非法渠道获得的财物),"想把他吃掉"(被告人供),随即约了张某、沈某并将上述意图告诉他们,张、沈默许,随姚行事。姚、张、沈三人将王某骗至附近一家饭店里吃晚饭。饭前,三被告趁王某去修摩托车油门城之机进行合谋:吃饭时用酒将王灌醉,后由姚其继续陪王某,张、沈二人负责拖走王某停在饭店旁边的摩托车,隐匿他处。于是三人按合谋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吃饭时,姚某等继续与王谈要以1000元买车,遭王拒绝,同时,轮流和王喝酒。当…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在一次贩卖毒品海洛因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并在其身上收缴毒品海洛因约1克。经侦查,先后有四名吸毒人员对王某进行了辨认,并证实从其手中多次购买过毒品海洛因,每次数量约在1克左右,但具体多少,因还有向其他人购买的情况,故不能记清。被告人王某拒不交代其贩卖毒品的行为。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某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某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诉称被告人王某多次向多人贩卖毒品海洛因,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公…  相似文献   

16.
案名:王某职务侵占罪案[基本案情]王某系上海Y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工艺研发部助理研究员。2009年至2011年底,王某所在公司接受美国M有限公司的委托,研发MK-3102和MK-5172等化合物,王某在陈某某主管的实验室负责研发MK-5172。期间,王某曾借调至公司胡某某主管的研发MK-3102的实验室协助研发该化合  相似文献   

17.
正案名:刘某某等人强奸案[基本案情]2012年5月18日凌晨,被告人刘某某、余某某、刘某、陈某某在眉山市东坡区阜城路东四街凤凰居小区10栋1单位201号房间观看黄色录像后,刘某某提出去找"小姐"(卖淫女)回来耍,并拿了200元钱给余某某。被告人余某某与陈某某外出到东坡区东升街找到卖淫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12日深夜,被告人刘某、孙某(盗窃本犯)等人窜至歙县王马电源有限公司盗得蓄电池极板后,孙某通过电话联系了被告人王某,要其收购“废品”。次日凌晨,在孙某带领下,王某驾车到达赃物堆放地点。王某在现场看到了参与盗窃的刘某、孙某等近10人在场,地上摆放着用尼龙袋包装的大量电源极板(重约4吨),便予以收购。经估价鉴定,被告人王某收购的赃物价值9万余元。王某归案后,交代自己收购赃物的事实,并主动供述了出售赃物的上游犯罪行为人孙某、刘某的特征及盗窃行为。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非法交易 公民个人 信息安全受到严重侵害 2009年3月至12月间,被告人谢某利用某通信公司授予其所在公司进行手机定位业务的权限,先后多次为他人提供的90余个手机号码进行定位,非法获利9万元;被告人黄某先后多次将其作为某通信公司客服中心职员所获得的机主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200余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1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案情2010年4月,被告人宁某某、李某某承包松江区松汇中路328号"哈尼尼咖啡酒廊"后,伙同被告人王某华、王某强、李某、匡某某、王某、崔某等人,以该酒廊为中心进行"酒托"诈骗。具体由上述人员分别伙同各组"键盘手"、"传号手"、"酒托女"等人员,由"键盘手"以女性身份,通过网络搭识男性网友,并以"交朋友"、"谈恋爱"、"一夜情"等为由,获取对方的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传号手"提供给"酒托女",后由"酒托女"根据该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