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对为什么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什么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怎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精要鲜明、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是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科技创新的相关重大问题,习近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明确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好党在总体工作布局、组织协调方面的领导优势;擘画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实科技创新的根基,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普及工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加快汇聚科技创新的人才力量,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强化科技人才引进等;通过完善科研伦理法规条例、规范前沿科技发展方向、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断健全科技创新的伦理规范;厚植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学深悟透并认真践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与精神实质,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相似文献   

4.
伍建民  黎晓东 《前线》2023,(10):60-63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近年来积极发挥科研机构的建制化组织作用,紧扣“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科技创新布局,谋划发展新局实现自立自强。在工作中,坚持科技创新突出需求导向、科学普及注重实际效果、智库研究强调质量为先、科技服务追求特色品牌,创新生态激活发展动能,努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23,(4):53-54
<正>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23,(4):35-36
<正>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描绘新重庆宏伟蓝图的一次重要会议,为金凤实验室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和平台型科技创新高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吸纳全球顶尖人才,不断探索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制度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精细化、系统化、集成化科技攻关,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7.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方针.  相似文献   

8.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实现从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之举,更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从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来看,它具有严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制度、技术和舆论挑战。新时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体制机制改革、技术研发和舆论宣传入手,打好科技自立自强攻坚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又回应了时代发展诉求,是我国在新时代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战略地位、实践指向、世界意义三重维度的高度统一。在战略地位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核心地位;在实践指向上,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世界意义上,始终坚持科技为全人类造福,推动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21,(6):4-7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2.
王懿霖 《求贤》2022,(10):26-27
<正>关键词:科技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岗罡 《求是》2021,(1):77-7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既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锐意进取,勇于攀登,努力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央     
正重点工作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四个面向"要求,部署"六个方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围绕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强调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抓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参观者对"硬核"科技成果的赞叹,印证了谋创新就是谋发展的因果逻辑,给人们以诸多启示。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重要论述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重要论述的具体内涵和时代价值,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人民层面三个维度进行解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田辉 《党建》2023,(1):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革 《前线》2023,(12):108-111
改革开放45年来,海淀区坚定扛起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责任,实现了从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科学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蝶变,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新时代10年来,海淀区围绕做强创新主体、聚集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未来,海淀区将继续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坚定不移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李文豪 《世纪桥》2023,(11):1-3
加强基础研究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所做出的科学论断。从生成之维看,基础研究是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重视基础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基础研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要求。从实践之维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基础研究的重点任务、核心支撑、动力源泉三个方面的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图景。从价值之维看,该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根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