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着力于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并将软文化转化为硬生产力,发挥精神高地对冲出经济洼地的特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要素是工作提高事业发展过程中思想理念、技术知识、管理方式、文化境界等以意识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要素,对调整硬要素作用方向、提升硬要素作用效果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有效地集聚并发挥好软要素的作用,可显现起点高、效果好、持续力强的特点。立足更好地做好民政工作,实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效果的显著提升,注重集聚利用好软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于我国而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作硬道理、硬任务,切实硬出成效。广大行政管理科学理论工作者要围绕增强文化软  相似文献   

4.
王承艳 《前沿》2009,(13):188-190
新兴技术的涌现对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及毁灭性上。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有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挑战,应从软硬性管理并重、摒虚务实、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双重价值追求及跨国际文化等方面来重建管理文化,以更好地控制和运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5.
红色旅游文化开发可分为硬开发和软开发,软开发是红色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必然趋势,也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红色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黄冈要继续抢抓机遇,站在文化的高度来思考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和谋划黄冈红色旅游文化深度软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以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但在理解这一要求时,相当一些同志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单纯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上,即硬技术创新,而忽略了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即软技术创新。而事实上,软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加强软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技术,它对于生产技术的发明创新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著名的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于1899…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06,(9):30-30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按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闻热词     
《时事报告》2007,(6):8-9
软规则 “规则”的内涵涵盖了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社会规则等多个层面,其中的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可以称之为“硬规则”,而社会规则中的道德规范则可以称之为“软规则”。所谓软规则,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是一种基于道德层面、文化层面,通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取向。在法规、制度、标准等“硬规则”大规模形成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软权力"是与"硬权力"相对的权力形态。作为权力存在的一种形态,软权力普遍存在于公私权力中,并对公私权力结构、行使、监督等产生直接影响。滥用软权力将损害公权力的公信力、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导致公权力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盛行潜规则和特权。相对于硬权力,人们对软权力的认识和监督还比较薄弱。要高度重视软权力滥用现象和软权力监督等问题,将软权力和硬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权力由软权力和硬权力两部分组成,软权力是无形权力,是依靠吸引而不是强制来影响他国意愿的同化性权力.将国家权力之二元构造引入警察权,有利于警察权结构的科学化,有利于明晰警察机关的角色定位,有利于警察机关的权威再造.警察机关软权力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在公共服务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在硬权力的行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说服力,在社会塑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吸引力.硬权力与软权力都是警察权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处理警察硬权力与软权力关系时应注意充分挖掘软权力资源、谨慎使用硬权力、强调软权力的多元化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支撑科学发展的硬基础、硬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无限增值、创意常新,加快区域文化资源整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必要条件。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推进湖北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硬实力,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动力,全面增强湖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2.
百家文摘     
中国文化与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战略问题。黄仁伟在2003年12月23日《文汇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和平起面临着软力量建构的重大任务。软力量是作为一个大国和强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根据“软力量”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的定义:它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硬力量和软力量相互作用并相互加强。中国崛起的硬力量部分比软力量部分较早较快提升,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是,软力量的滞后可能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被疏忽的重要内容。而在软力量中,制度因素又比文化因素更易于引起注…  相似文献   

13.
张华龙 《前进》2012,(4):33-34
人民军事工业文化(简称军工文化)是山西文化的特色及组成。人民军事工业诞生于太行、壮大于抗日、发展于建国,80多年来,山西国防科技工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凝炼、积淀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先进文化,在历久弥新的山西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山西军工这支技术强、装备优、素质高、作风硬的产业大军,大力弘扬和建设军工文化,对于服务和助推山西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可金 《人民论坛》2012,(21):72-73
文化软着陆社会软崛起国家软驱动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是,大多数文化学人不愿意主动做下里巴人式的世俗文化,普通百姓缺乏应有的共享文化盛宴的机会,文化始终走不出少数社会精英的小圈子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和孔子学院等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的举办,中外交流格局大幅度拓展,中国国际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但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促成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需要深入探索。分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既要重视考察中国文化的本身特性,又要重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战略和机制。中国文化的精英化使得文化资源变成了一种硬权力  相似文献   

15.
曹晓青 《湖湘论坛》2006,19(6):69-7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题.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15世纪的"新大陆发现"时期,而论者认为它开始于15世纪之前.本文将根据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远程贸易的开发、疆土的拓展和文化技术的交流等方面对此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在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硬实力”的作用。其实,科学技术同时还具有并发挥着“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理性思维、组织秩序和健康生活诸方面中的属于本质性规定的东西,同样也是综合国力、感召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软到硬,软硬兼备,这是科学技术非常特殊的方面。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于科技软实力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17.
毛璐 《求索》2013,(2):248-250
社会控制一般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与制度、法律因素相对应.软控制与文化、非制度因素相对应,但无论是硬控制还是软控制都与恩政工作密不可分,这主要是由思政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决定的。笔者认为,思政工作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一直扮演着社会控制功能的角色.对社会的协调、稳定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将着重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与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关系,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效应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但在长远、宏观、全局的视角下,技术进步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国或地区就业总体水平及变动的决定因素,是推动就业问题解决的核心动力。所谓技术,有硬、软之分,硬技术进步,包括更新改造生产设备;改进工艺、设计或引进新工艺;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的提高;降低原材料消耗,采用新能源、新材料等。软技术进步,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扩散;管理水平的提高;改进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规模生产的效应;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意会与言传——文化语境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人们对外界选择的强有力的过滤器,选择什么、怎么选择都是由文化规制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语言交流会受到语境的制约。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所,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文化将语境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是一种偏重于“领会”、“意会”的文化。低语境文化的成员习惯于利用语言本身来表情达意。如果说,高语境文化是“意会”的文化,我们可以指称低语境文化是侧重于“言传”的文化。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跨越文化的限制,实现“意会的文化”和“言传的文化”的有效沟通。其实重要的是明了彼此的文化语境,知晓对方的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样才能避免沟通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失衡与重塑:农村文化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指存在于当代中国农村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技术(物质)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包括五大基本要素: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农民群体;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农村集镇内的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农村社区与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