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何元飞  刘国栋 《传承》2007,(7):74-75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切需要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更新,呼唤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一般有:推动政府主要职能从经济建设向社会提供优良公共服务的战略转变;引入市场竞争,推动政府运行机制的适度企业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电子政府的建设,塑造"一站式服务"的政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式选择应在观念上实现由权力型向权利型公开理念的转变。在内容上,应寻求保密和公开的平衡;在操作层面上,应充分整合多种新闻发布和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化进程和社会治理体系发育互动演进的政府改革是"浙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转变施政理念,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制度建设,实现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向"全面履行"转变;创新政策工具,实现从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向"复合供给模式"转变。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仍然面临着深入推进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的权力配置结构未发生重大调整,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艰难的重要原因。在法治的框架下,以调整政府层级间关系为突破口,建立"混合型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强社会问责,确保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积极探索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杨松 《北京观察》2007,(1):12-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治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现代政府是实施公共治理的主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治理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吕亚娟 《前沿》2007,(8):79-8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共同探究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视角解读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求,指出政府作为一国政治的核心,要应对改革面临的压力,实现由"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此来体现公民本位、推进多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引导民主政治,从而保障社会其他层面的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兴 《学习与实践》2008,(12):140-143
武汉市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和谐社区构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和谐社区构建模式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实现政府主导向社区主导的转变,主要应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由强制性制度变迁逐步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二是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履行公共行政职能;三是大力培育社区组织,逐步实现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就政府而言,促进政府转型,推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服务型政府就应当成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即在公共行政管理方面实现政府主导型转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恒梅 《理论月刊》2005,(4):40-41,45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政府的行政模式应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意味着政府的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行政体制改革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高层延续了"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改革思路,"瘦身"、"放权"、"限权"、"分权"成为下一  相似文献   

11.
政府治理体系中包含着不可缺少的政府审计,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根据"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要求,政府审计必须向政府治理发力,政府治理的重点是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政府审计也就始终要跟进政府治理的这些重点领域。政府治理决定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服务政府治理。这种"决定"与"服务"的关系说明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政府是党和国家的具体体现,因而"关键在党"在很大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关键在政府,即政府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角色模式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并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的发展背景对湘潭市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职能履行思路和方法要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两型社会"建设为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条件和操作空间,政府的职能转变则为"两型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权益诉求的回溯与政府治理的纠错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个体劳动能力周期可以将农民工群体区分为成长型农民工、稳定型农民工和退出型农民工。退出型农民工由于个体的劳动能力周期与宏观的线性进化逻辑不同步,出现了社会理性向生存理性的回归,基于当前规范化、高标准的劳动政策要求企业资方对过往的"权益受损"或"权益忽视"进行历史回溯和价格补偿,在此过程中,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卷入,从而引发治理过程中的"纠错困境"。因此,要化解因权益回溯导致的政府"纠错困境",需要推动绩效型国家主义向法制型国家主义的转型、实现集体赋权向全员股权制度的转变和积极发展社会经济,最终实现农民工的国家公民身份、市场劳动身份和社区成员身份的契合。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互联网     
双学双比 大连市“双学双比”活动实现四个转变,形成四支队伍。四个转变一是教育培训由实用技术向高新技术和学历教育转变;二是竞赛内容由发展商品经济、庭院经济向参与农业精品工程和产业化转变;三是生产方式由传统的体能型向现代的智能型转变;四是扶贫帮困由争取政府支持、社会救济、他人零星资助向基础扶贫、科技扶贫、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转变。四支队伍是:文化科技型、经营管理型。决策领导型的女性人才队伍;流通领域的女性经纪人队伍;女科技致富领头雁队伍;女社会服务信息员队伍 (大连市妇联)妇儿工委工作 卫生部、国务院妇…  相似文献   

16.
刘熙瑞 《人民论坛》2010,(10):18-20
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建设,前提是弄清服务型政府本质。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的内容,则应按照政府工作的基本环节,从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四个方面入手,体现于整个政府工作流程。最后则是强化公务员服务精神的培育,实现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的转变,最终为法制化奠定深层次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跃  彭民安 《湖湘论坛》2004,17(6):58-61
从对长沙的个例剖析来看,中部地区政府工业管理模式在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中部地区政府工业管理模式变迁的路径选择是继续推进工业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式向市场经济式的转变,在规范和完善政府对工业发展"一般化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把工业管理模式的重心提升到"地区整体产业营销型"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8.
要使政府行政问责达到应有的效力,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在制度上,由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转变;在行政理念上,由消极被动问责向积极主动问责转变;在主体层面上,由以同体问责为主向同体、异体相结合,以"异体"问责为主转变;在客体上,由结果问责为主向结果与过程并重问责转变;在运作层面上,由暗箱问责向阳光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从介绍青岛市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的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目标入手,阐述了民需导向、服务唯诚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论述了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具有政务公开的主平台、为民服务的主窗口及公众参与的主渠道等3大功能,持续不断地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由宣传型网站向服务型网站转变、由分散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服务转变、由虚向实转变等5大转变,以及提高定位、加强领导,统一体制、有序推进,共享平台、整合资源,监督考核、确保落实,真诚服务、合作共赢等5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职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而赋予新的内涵。"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需要政府把职能的重心转移到运用所掌握的资源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变,并以公共服务为重心,突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制度成长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突出表现在政府财政支出模式的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共享改革成果提供更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