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染红了共和国的记忆.都影响感动世界。这是伟人的感动,历史的感动。今天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成为了新的感动、新的聚焦。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湘潭如何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上做好自己的文章,为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为国家层面上“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经验,概括地讲就是“三动”:  相似文献   

2.
梅克保 《学习导报》2011,(19):20-22
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紧紧抓住长株潭试验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径,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建设,努力开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新局面,为富民强省注入强大动力,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3.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张春贤书记对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规划的制定抓得很紧,在规划提升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就试验区建设规划及改革方案又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日前省委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途径。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动员全省干部群众,推进规划的落实.为实现规划提出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发展的重大机遇,按中央要求搞好试验区改革建设,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性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和要求上来,统一到加快富民强省的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5.
李崟 《党史天地》2009,(3):43-46
2007年12月上旬,国务院同意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以[2007]3428号文件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8,(12):F0004-F0004
湘潭九华经济区创建于2003年11月6日,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是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东临湘江,与昭山风景区隔江相望,西邻湘潭大学,南接湘潭市区,北连省会长沙,距长沙市中心27公里。湘江生态风光带环绕东北,上瑞高速贯穿东西,长潭西线高速连接南北,湘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相似文献   

7.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潭作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的大发展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吹晌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标志着我国正阔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两型梦”作为书写“中国梦”湖南篇章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更秀美,让人们生活更美好。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湖南以试验区为龙头。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谱写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崭新篇章。“两型”,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渗透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展示美好前景。本期我们策划的主题阅读“‘两型’让生活更美好”,从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五年砥砺奋进历程,传递高层决策部署,以更好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同心托起“两型梦”,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湖南。  相似文献   

9.
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湖南,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湖南"十二五"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被国家赋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高于中部平均水平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相似文献   

11.
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本文作者结合长期参与浙江省和一些市、县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的体会,指出浙江省第十二次和十三次党代会相继提出两创和两富,是浙江.省长期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一个新阶段;本文并着重分析了两富的理论意义及其与两创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落实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管理创新、科教文卫提速、人才强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省上下对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形成了共识,抓出了成效,并在实践中丰富了“一化三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北省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改革试验的不断推进,圈内城市在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公共服务等领域逐步实现对接。在这一背景下,行政权力的运行遇到一些新特点和新矛盾,因此,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07年底,国家批准了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决定为武汉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搭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与“非显性腐败”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这是中央站在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腐败风险防控问题,建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安全区”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营造党员干部投身“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环境,达到为“两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伍建  楚翔宇  彭程 《学习导报》2013,(17):13-15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获得了绿色崛起的“国家动力”。五年多来,湖南按照国家批复的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扎实推进试验区改革建设,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改革试验任务。长株潭试验区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日益成为湖南推进改革创新的巨大平台、引领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集聚海内外要素的金字招牌、为科学发展提供示范经验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7.
胡维华  陈天鹏 《学习月刊》2009,(22):134-134
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规范、引导市场行为。国税部门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税收组织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注重税收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主动为“两型社会”建设添力助跑。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2,(11):36-37
党的十七大以来,从第九次省党代会到第十次省党代会,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五年,合奏富民强省主旋律,唱响科学发展最强音,从“一化三基”的大力实施,到“四化两型”的创新探索,发展战略不断调适,更加合乎实情;从坚守粮食生产、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保障民生“四条底线”,到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四个发展”,发展路径不断明晰,更加鼓舞人心;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三个强省”,到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四个湖南”,发展目标不断明确,更加异彩纷呈;从“弯道超车”的奋力赶超,到“高铁时代”的加速前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好又快疾驶的湘江巨轮,驶入了新的历史航道。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汉“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武汉市被推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最前沿。这是武汉市建设和步人国际现代化都市的必然要求.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折和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德强 《学习导报》2013,(10):31-32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环境和资源问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最紧迫的课题。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拉开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