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社会,个人创收项目五花八门,各类创收群体中不乏高手绝招。其中,谋取灰色收入是一些领导干部先富起来的专利。灰色收入专指领导干部利用特殊身份在非公务活动或与公务有关的活动中获取的钱物或零支出的物质与精神消费。由于“创灰”之风屡禁不止,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致使各级党政部门在逢年过节之时不得不专门行文加以警戒和威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意。”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做到全面监督,特别是强化对其“八小时以外”的监督。 一、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违法违纪的主要表现   第一,“灰色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在“八小时以外”。从领导干部的“灰色收入”来源来看,主要集中在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婚丧嫁娶、住房装修、出国出境、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领导干部“灰色收入”问题的现状所谓“灰色收入”,是指法纪和政策规定的正当收入以外的、以各种方式获得的不合理收入,实质是介于合法收入与明显违法违纪收入之间的一种不合理收入。这类收入名目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非公务活动中收受的红包礼金(公务活动中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已属违纪违法行为,不在此列),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外出考察等收受的感谢费、庆贺金、慰问金、信息费等。二是在临时性经济机构兼职的  相似文献   

4.
邹德萍 《先锋队》2011,(3):33-35
"灰色收入"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灰色收入"是一个时时牵动人们神经、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灰色收入"这个词在我国辞海里找不到,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灰色收入之说。客观地讲,在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阶段,灰色收入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邹德萍 《先锋队》2011,(6):33-35
"灰色收入"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灰色收入"是一个时时牵动人们神经、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灰色收入"这个词在我国辞海里找不到,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灰色收入之说。客观地讲,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一些企业请领导干部出席庆典、主持剪彩仪式。是以“红包”作诱饵的。而领导之所以逢请必至。乐此不疲。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红包”的诱惑。剪彩与“红包”的关系,其实已成为一个通行于官场和市场的潜规则。成为一些官员“灰色收入”的来源。当然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温床。  相似文献   

7.
抓好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不仅要有严格的要求,严肃的纪律,还要注重他们的生活环境——即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经商活动对领导干部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从事某项经营活动,属于正常现象。但不正常的是,家庭成员在经商办企业中,要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或从生活起居饮食到日常休息娱乐,想方设法使生活在家中的领导干部满足他(她)们的要  相似文献   

8.
浮华DE忙碌──领导干部应酬活动现象探微蔡恩泽近年来,随着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应景活动的蔓延,一些领导干部逢请必到,或出入于高级宾馆,或端坐于宴会大厅,煞是忙碌。应当说,应酬活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无可非议,但时下许多领导干部热衷于...  相似文献   

9.
“灰色收入”一词,应是原哈尔滨市副市长朱胜文“首创”的。朱胜文在上世纪末(1997年)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灰色收入”是他为自己辩解的遁词。但自从“灰色收入”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后,经过媒体的报道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灰色收入”问题将长时间引起社会争议,而真正从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更有待时日。笔者拟以实例的方式,谈谈关于“灰色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新闻发布会等应景活动的蔓延,一些领导干部逢请必到,穿梭其间,或出入于高级宾馆,或端坐于宴会大厅,煞是忙碌。应当说,应景活动是领导干部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时下许多领导干部热衷于应景活动的忙碌,令人感到有浮华之虞。  相似文献   

11.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扩大了收入差距;对政府公职人员而言,"灰色收入"更是腐败界限暧昧不明的"小夹袄"。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64-6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辞去公职或退休后经商办企业,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领导干部辞职或退休后,由于其工作、业务关系和权力的余温,从事与之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比别人持有更多优势,所得到的财富实际上是以权力、关系作为成本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规则,在经济社会中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领导干部辞职或退休后所从事的经商办企业活动作某些方面的限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新闻发布会等应景活动的蔓延,一些行政领导逢请必到,或出入于高级宾馆,或端坐于宴会大厅,煞是忙碌。应当说,应景活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无可非议,但时下许多领导干部热衷于应景活动的忙碌,令人有点浮华之虞。 一曰滥。眼下应景活动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主办单位为了借助政界领导的名位扩大影响,千方百计请来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壮己声威。  相似文献   

14.
正《人民论坛》9月(下)刊登刘建、刘瑞一的文章,对有些地方当今官场逆淘汰怪象进行了梳理。一是清廉的不如腐败的。很多腐败官员,依靠贪腐获得大量灰色收入,并用于跑宫、买官、要官,他们在升迁过程中,以金钱开路,用物质利益打通关系。而为官清廉的领导干部,由于囊中羞涩,往往遭到冷落。根据中纪委官网公开的信息,中央巡视组发现山东、广东、河南等省份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跑官卖官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利益、需要和行为取向的认识,它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实践活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是否正确与理解程度。领导干部价值观是领导干部对自身利益、需要和行为取向的认识,它反映了领导干部对领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否正确与理解程度。对于领导干部价值观,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系统的观点。今天,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论述,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通过探寻灰色收入问题,认为是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十师一八八团党委、工会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施农业、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冬季创收、连队经济、自主创业、能人带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广泛开展职工创收、增收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2012年,全团职工创收5143万元,人均5030元。其中:一产职工创收3415余万元,人均6149元;二产职工创收336余万元,人均近11000元;三产职工创收1392万元,人均2553余元。一、多层面、多方式组织,为职工  相似文献   

18.
“灰色收入”不是工资收入,是介于正当收入和非法收入之间的收入。“灰色收入”的命名者是一位名叫朱胜文的人。此人原是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手握重权,因而求他办事的人颇多,谁出的钱多,给谁办事的力度就大。在朱胜文写的《我的灰色收入》的奇文中共列出年节礼金、生...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0,(7):26-27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扩大了收入差距;对政府公职人员而言,“灰色收入”更是腐败界限暧昧不明的“小夹祆”。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树标杆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树标杆,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周密安排,制度上与时俱进,监督上严格把关,才能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