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浩 《台声》2013,(10):25-26
连日来,涉及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民进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关说丑闻”愈演愈烈,给岛内政坛带来强烈震撼。尽管王金平的身份和影响力在台湾根深蒂固,能呼风唤雨,但马英九决心满满,一定要为国民党整肃党纪。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3):15-15
马英九从被起诉、宣布参选“总统”当天起,就缩减一切行程,深居简出,行踪神秘。这段时间,民进党“天王”相继表态,王金平阵营加大动作,即使外界纷扰吵杂,马英九宛如入定老僧,默默布局.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4.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Z1)
新年刚过,“立委”、“总统”选举的迫近就让岛内政治态势紧张了起来。连日来,蓝绿两大阵营不断出现人事变动风潮,国民党与民进党纷纷亮出惊人的动作或声音,每一步似乎都在为2008“大选”布局,而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大选”的盘局。有岛内媒体评论说,今年台湾政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台湾地区国民党内最引人关注的事件是:马英九提出的“马修路线”,从“蓝绿和解说”到“争议人事”到“国民党执政后可考虑改名”。不过,恐怕令马英九自己也措手不及的是,其“新路线”遭遇质疑,引发了岛内的强烈反弹。而党内提前初选的争议,让马英九、王金平之间的瑜亮情结提前爆发,“马王心结”如幽灵般地盘踞在国民党上空。国、亲两党的正式结盟,给泛蓝整合乃至于最终的合并增加了新动力。但是,要想让泛蓝整合迈进更高的台阶,双方仍需要更多诚意。北、高选举后,陈水扁和“四大天王”虽然维持原来位子,但是却掩不住内部的暗潮汹涌。如今“朝野”“天王”们忙于争“大位”,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近段时间,更因力霸案的连环爆炸效应,催生出了不少新戏码。陈水扁,一个涉嫌贪腐的人,靠着“权力杠杆”,让苏、谢、吕、游几位岛内政坛的“大腕”级人物一个个没了脾气。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辛旗在接受香港中评社记者专访时指出,2007年3月,民进党确定“总统”候选人和新的核心之后,他们和陈水扁的“切割”是自然而然的。完成切割后,民进党将会凝聚力量,进行党内改革,并拿出一个新的选战主轴,而这个主轴和陈水扁过去的政治论述是会有区别的,特别在处理意识形态、“统”“独”之争和大陆关系的问题上。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对国民党都将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因此,怎样运用好现有资源,打好“2008年选战”,对于“泛蓝”来讲都是一个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台湾政局在"闹而有序"中度过。一年来,马英九当局由于内部改革措施出台草率,行政立法系统沟通不足,"闷经济"状况无法改观,导致施政始终无法摆脱困境。从台湾两大主要政治势力看,马英九虽顺利连任国民党主席,稳住党内权力地位,但因"关说案"爆发激化与王金平矛盾,给国民党内部团结蒙上阴影。民进党抓住国民党施政  相似文献   

7.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3,(10):24-25
《中国时报》马英九与王金平间永远难解的死结马英九与王金平从争夺2005年国民党主席之后,两人心结就浮上台面。近来核四、服贸、年金等法案迟迟无法进展,使得两人关系更加恶化。马英九将改善两岸关系视为第一要务,开放两岸定期直航、签订ECFA,但在"立法院"审查ECFA时,马英九坚持应该要比照条约案包裹表决,但在绿营强烈抗争下,王金平最后仍采取逐条审查、包裹表决的折冲方式,让ECFA过关。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包括油电双涨"、证所税"的政策王金平都在5人小组中表达不同意见。第8届台"立法院"国民党席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9.
4月份.“特别费案”两度开庭,马英九的司法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内即一审宣判,与此同时,国民党内2008年“大选”的协调与初选进程也已展开,马英九与王金平相争的格局逐步明朗,种种迹象显示,马英九“特别费案”的一审宣判结果,已成为直接牵动泛蓝“大选”布局及影响内部团结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2)
正吴伯雄接掌国民党主席后,促成了"马王合",国民党内的矛盾得以缓解。紧接着就是国民党面临的一场大战——"立法委员"选举。吴伯雄亲自操盘,国民党大败民进党。国民党的胜利和民进党的失败,是许多人意料之中,但国民党所获胜利之大,民进党失败之惨,则是大大出乎人们所料,令人跌破眼镜。吴伯雄强势主导"立委"选举背水一战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11月7日公布之后,余波荡漾,原因无他,隶属马英九阵营辅选大将的前"卫生署长"詹启贤在最后关头遭党中央自名单中剔除,造成马英九的辅选阵营与国民党中央之间的龃  相似文献   

11.
张启楷 《台声》2006,(9):18-19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最后归一统,台湾系出同门的国、亲、新三党,历经多年既合作又竞争关系后,正进入快速汇流阶段,未来两年,泛蓝可能整并成功,并在2008大选,有机会由百年老店国民党抢回”中央执政权”。扮]此光武中兴关键人物者,正是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但“成马英九”,却也可能“败也马英九”。对比执政的民进党支持度每况愈下,国民党最近在清廉度和民意支持度上,都比过去有明显成长,可望代表角逐2008大位的马英九,更在近一年来的民调,稳定得半数以上民众的支持度,遥遥领先民进党的4大天王。不过,马英九能否坐稳泛…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候选人上台执政后,国民党籍的台北“市长”马英九顿处于民进党“绿色执政”县市的“重重包围”之中,不和谐的争议渐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争议已久的中文英译系统。民进党执政县市以推动“本土化”为借口,要推行“通用拼音”,而台北市政府支持采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 过去台湾使用泛称的“罗  相似文献   

14.
时政     
《台声》2016,(1)
正日前,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在"脸书"上质疑民进党主张两岸关系"维持现状"。他指出,攸关两岸飞安、航空服务品质的"两岸飞航安全协议",属于备查案,民进党却要等新民意产生后处理,王金平批评"该做的就做,不能还是维持现状"。2015年12月29日,国民党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朱立伦与台湾七大工商团体座谈,主张房地产市场应"差异化"、不赞同打房。国民党2016台湾  相似文献   

15.
已经过去的2014年,"九合一"选举成为台湾政局主线。选前,蓝绿围绕选举提前布局、争夺激烈。由于马英九当局内部整合不力、施政不佳,而民进党趁势强力掣肘,使得马英九当局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最终,选举结果以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胜告终。由此,宣告国民党告别马英九时代,进入权力重新盘整期;而民进党则实现世代更替,全面进入蔡英文时代,但两岸政策调整止步不前、"台独"声音再次抬头。一、"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史上最大惨败,民进党实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前,国民党马英九、萧万长的"马萧配"与民进党谢长廷、苏贞昌的"谢苏配"正展开最后的拼搏,  相似文献   

17.
王家英 《台声》2005,(12):24-24
马英九正式以党主席身份领导国民党后,他作为泛蓝阵营面向2008年“总统大选”的当然候选人的大势已定。而他也开始加强政策经营,政治整合和社会活动,为他的“总统”之路作出全面布局和准备。对于这种发展,迄今为止仍不知陈水扁接班人谁属的民进党所感受到的“政权危机”是不言而喻的。至于陈水扁的接班人迟迟未能出现,主要是因为陈水扁担心接班人过早出现会使他的“总统权力”提前跛脚,故此处处防范。另一方面,民进党的所谓“四大天王”——吕秀莲、游锡堃、谢长廷和苏贞昌——虽不敢过早出头成为陈水扁的眼中钉或众矢之的,但彼此间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Z1)
距离2008年“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但浓浓的火药味已在台湾在野国民党内弥漫开来。1月15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了2008年“大选”党内初选方案。根据规划,定于4月15日举行“总统”选举候选人提名初选。方案公布后,便招来党内外抨击声一片。在国民党17日的中常会上,刚定的“总统初选”日程又被惨遭驳回。最后定下5月30日为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党内初选时程。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针对国民党要在4月提早产生“总统”候选人,16日,王金平罕见地直接发布新闻稿表明反对立场,他强调,国民党“应延长总统初选时间”,初选时间太早而且办法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各界都在检讨国民党败选的原因,都在怪马英九当局执政不彰,却很少有人探讨民进党胜选的原因。这次"九合一"选举,不论有无地方执政权,民进党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在22个县市中,民进党仅提名17个县市候选人,就获得13个县市执政权,获得583万票,大赢国民党84万票。那么,民进党为何会取得如此成绩?是国民党的败就是民进党的胜?还是民进党功绩卓著或是民进党赢得台湾人民的信任?这些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04年到2012年三次“总统”选举,台湾选民的政党认同逐渐结构化。新党、亲民党的认同者迅速下滑,“台联党”亦然,国民党认同的比例上升,民进党认同的比例则保持稳定,“中间选民”的比例逐步下降。在国民党和民进党认同者中,持强烈认同的比例不断上升,较弱认同的比例不断下降。从蓝绿两大政党看,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已非影响政党认同的显著因素,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始终是影响政党认同的最重要因素,阶级地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力远不及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