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苏美仍旧处于"冷战"之中,但外交关系已相对"缓和",这种局面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和利用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通过文化领域积极向苏联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此同时,苏共却不断地加强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管控与打压。但是苏联大学生还是表现出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同情与追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明显倾向于西方,苏联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走向解体。苏美之间围绕意识形态宣传而展开的文化冷战,其结果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一) 苏联、东欧民主社会主义趋向开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戈尔巴乔夫说更多的社会主义,意味更多的民主,要求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作重新评价,摆脱过去的老框框。1988年苏共中央书记麦德维杰夫在莫斯科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家会议上说:苏联领导人面临一个任务,即要认真研究今天的社会民主党和他们的具体活动,包括他们在捍卫工人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一般民主成就领域的实践和活动。苏共中央委员会科学研究所还成立了一个跨  相似文献   

3.
4月1日俄罗斯副总检察长舍佩尔证实,车臣非法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是在俄安全部队最近一次特别行动中因害怕被活捉而要求同伙将自己打死的。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办公厅主任麦德维杰夫警告说,俄罗斯可能会解体为数个不同的国家。他提议建立领导人由克里姆林宫任命的“超级行政区域”。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对新闻界说,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依然是战略伙伴,俄将同吉新领导人保持经常联系。  相似文献   

4.
(1997年9—10月)前苏联东欧读‘苏联解体亲历记》摘记(续) 钟 民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市场发展状况与私商——兼论二十年代市场的特点 胡舟白关于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再探讨——与俞良早同志商榷 陈波俄学者罗伊·麦德维杰夫谈新大林与语言学问题 邢艳琦十月革命与列宁战略思想的两次转变 俞良早重评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 李心华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左凤荣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反响 刘志清关于十月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建华千秋功过,谁人曾予评论 ’——近年来俄学术界有关十月革命的评论 聂锦芳试论意识形态在苏联解…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在为遏制东方共产主义而超常发展"苏联学"之大势中,英美斯拉夫学界却和这一超级重点学科(苏联学)保持着明显距离:远不只是热衷于研究和出版被苏共排斥的俄侨文学、境外文学、持不同政见者文学,还同样直面苏联主流的作家作品和理论,并自主地编纂不同类型的俄罗斯文学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遵循斯拉夫学传统,既十分重视俄语的基础文献搜集和整理,又遵守欧洲既成的人文学术范式,从而不直接针对苏联官方话语、不依据"苏联学"范式,在话语层面能超越冷战意识形态。如此研究的魅力,是苏联对俄罗斯文学的僵化阐释所不能及的,因而反过来引领苏联末期以来的人文学术研究,为后苏联俄罗斯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眼中的苏联模式陈振明关于前苏联核试验的一份“秘密报告”俞林编译回顾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演变王崇杰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陈立旭俄国学者谢苗诺夫谈苏联解体及俄罗斯当前的社会政治状况钟亚平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沈克华、张盛发从全面结盟到分道扬铭:论苏东剧变的历史基础李兴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华辛芝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左转初析郭增麟略论斯大林对外经济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唐朱昌民族矛盾与苏维埃联盟解体张琳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是多事之年。这一年里东欧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中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垮台是东欧一连串令人眼花瞭乱的事变中最迟发生但最出人意料和最激烈的。冲突是由当局驱逐匈牙利族神父特凯什·拉斯洛一事引起的。特凯什·拉斯洛神父是维护匈牙利少数民族权益的持不同政见者。当局开除了他的公职,并不准他再住在教堂的公产  相似文献   

8.
1994年至1997年初,白俄罗斯政局动荡,围绕实施新宪法和形成新的权力体制,总统和议会反对派进行了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一、总统和议会的重重矛盾 1994年7月卢卡申科当选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首任总统。但他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同议会政见不一,矛盾重重。 首先,在对待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上。卢卡申科主张恢复同前苏联各国的联系,尤其是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他持这种观点,基  相似文献   

9.
西德《播种》杂志1982年第1期刊载苏持不同政见组织“争取人民民主倡议组”的一项声明,其中谈到苏持不同政见运动的三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切成就,都是与苏联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积极活动密切相联的。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指出:“党是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为国家制定未来发展总方略、保障人民创造活动有科学的领导,并赋予苏联社会建设以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见1986年3月7日《真理报》)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25日,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通过苏联中央电视台和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他最后一次作为苏联总统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之后的局势,我停止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同日19点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至此存在了74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9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功能异化的马来西亚《内部安全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0年制定的<内部安全法>在马来西亚政治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法原本是马来西亚政府打击马来亚共产党等左派势力的重要手段,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功能发生严重异化,逐渐成为政府与当权者打击体制内反对派乃至执政党巫统内部不同势力及社会民权运动人士、控制新闻媒体的法律借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政府滥用该法引起许多政党、社会团体特别是持不同政见人士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国际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目前,马来西亚国内废除该法的浪潮日趋高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苏联学者就人的合理消费(或称合理需求)问题提出了不少看法,有关部门也在实践中制订了一些合理消费的标准。了解和研究苏联在这方面的观点和做法对指导消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精神和文化素质,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苏联学者认为,人的活动旨在满足他的某种需求,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是真正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菊地昌典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苏联东欧问题研究专家。应上海苏联东欧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的邀请,于4月8日至4月10日在沪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菊地昌典先生1930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系,曾留学苏联。他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俄国革命和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曾实地调查和考察了不少社会主义国家。著书很  相似文献   

15.
苏联模式在中国是如何被强化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着苏联模式显露出来的弊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广大知识分子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不同,这两种探索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以捍卫斯大林和苏联模式为基本出发点的探索大获全胜,而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者惨遭失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20多年中苏联模式以更加强化的形式主导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另外,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强化也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苏联人民代表阿法纳西耶夫在几次人代会上及其他场合就马列主义、社会主义、苏联宪法第六条、所有制法、土地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受到了多数人大代表的批评,也引起了苏联其他方面人士的广泛注意。除了一些史学家、哲学家对他提出批评外,苏联一些报刊说:“如果阿法纳西耶夫不喜欢,就让他交出党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消息报》1984年12月12日、13日、15日连续报导,苏联消费合作社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12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14日结束,为期四天。报道说,这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组织现有六千多万入股者。全国乡村地区的一亿一千四百万居民——全国居民的40%的劳动和生活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于消费合作社的商业的采购和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戈尔巴乔夫已是苏联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整个俄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世界历史上,他在20世纪的政治家中赢得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他着手的改革将改变苏联的性质。由于戈尔巴乔夫的积极主动,才克服了国际关系中的所有障碍并使之和谐。改革世界政治的第一步必然是苏联国内外政策的转轨。作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意图当然不是想改变世界的事态,而是将其国家从危机中拉出。他知道,要使苏联摆脱危机,必须在国际关系中摆脱对用制造军事紧张来解决国内问题的迷恋。这一认识使他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苏联在世界中若要保持其地位,一定要修改其落后的政治制度并使经济有效运转;二是改善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以保证苏联内部发展有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戈尔巴乔夫的思维早在年青时期就已形成,它推动他把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9.
(1987年9~10月)苏联哲学从哲学观点看改革〔苏)布尔拉茨基苏联对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研究的趋势稳秋异化范畴与意识形态斗争(苏)乌列多夫社会生物学和对人的综合研究(苏)尼科利斯基心理变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条件(苏)乌多列夫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苏)弗罗洛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社会历史方面(苏)克谢诺丰托 夫改革问题和现阶段的哲学任务(苏).社学问题,杂志87年1期讨论苏召开哲学史科学讨论会伦理学、道德学、还是道德社会学(民德)鲁茨苏联哲学家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无异化持不同看法(苏)勃留姆…  相似文献   

20.
对安全的追求,对于形成斯大林在战前、二战中以及战后不同时期的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政治看,这种政策不仅是动员苏联人民应对斯大林所认为的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同西方的对抗的手段,而且也是巩固他在苏联最高决策层内地位和权力的一个手段。斯大林是苏联在战后关键问题上,诸如东欧的前途、德国问题以及对日占领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的决策者。斯大林努力主导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其主要目标是要沿着苏联西部边界建立一个安全地带。斯大林认为,这一目标同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的需要并不矛盾。斯大林希望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可以被英美所承认,以换取苏联承认西方在欧洲其他地区的影响。斯大林对东欧的控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同英美的合作可能面临失败。然而,斯大林对东欧的控制最终还是被西方认为是挑战西方,从而产生了与他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苏联对自身安全与意识形态的追求,一方面同西方所坚持的所谓"民主、自决"原则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苏联的目标同美国日益扩张的在全球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从而使欧洲逐步分裂成为两个敌对的集团。在同西方盟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斯大林在较少重要性的问题上,如的里雅斯特问题、其卫星国的赔偿问题以及托管地等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性,也愿意作出妥协。而在主要问题上,斯大林则毫不妥协。苏联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对土耳其、伊朗的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主要理由,成为导致冷战爆发的重要事件。就这样,苏联和美国这两个战时的盟友,领导着各自的阵营,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