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宝钢建设决策过程及其辉煌业绩1979年9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地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18年后的今天,宝钢人已经用辉煌的业绩,证明了这一正确论断。1995年9月15日,宝钢投产10周年...  相似文献   

2.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是我国在“文革”结束后开始引进建设的22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第一个大项目。在宝钢的建设过程中,陈云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正是在陈云的主持下,宝钢在经历了抢建、缓建、下马之后得以继续建设。同时,陈云关于宝钢建设要与我国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正>宝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一带,1977年开始筹建。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动工典礼隆重举行。1979年初,国家财政出现暂时困难,宝钢建设到底怎么办,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中心议题。邓小平委托陈云出马,抓宝钢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我国当代国有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上海宝钢从筹备到建设和发展都得到邓小平的关注和支持。1984年2月15日,邓小平到上海宝钢视察了正在紧张建设中的一期工程,对宝钢的二期发展作出明确指导,并欣然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是邓小平一贯的主张。基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我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指出,"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为了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  相似文献   

5.
宝钢1978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完全竞争性行业及制造产业企业首个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2003年)。2010年完成钢产量4450Zf吨(全球第三),利润总额236亿元(全球第二)。宝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与陈云1979年的宝钢调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一座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钢城--宝山钢铁总厂,在上海扬子江畔拔地而起。李先念是宝钢建设的主要决策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三次亲临宝钢视察,顶住各种非议,排除各种困难,为宝钢的兴建和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百字信息园     
宝钢分公司实施党员"登高计划" 宝钢分公司连续十年在各级党组织中,不断深化融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为一体的"三高一流"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党员队伍建设成具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先进人力资源,今年初,宝钢分公司党委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责任区为平  相似文献   

8.
1979年,为解决我国经济过热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中央决定要对国民经济进行三年调整。这期间,宝钢的上与下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的固定资产是400亿。而宝钢的一、二期工程的预算就高达200多亿。宝钢这个项目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方签了一揽子合同,并于1978年12月23日破土动工。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后,代表们对宝钢建设问题向冶金部提出质询。当时,要宝钢“下马”的呼声很大。这次会议之后,国务院召开省(市)长会议,决定宝钢和其他引进项目,原则上要停下来。1981年1月中旬,国家计委、建委和中国社科院等19个部委的220多位专家和领导,到宝钢现场召开论证会。宝钢顾问委员会应邀出席了这次论证会。这是一次战略追踪决策咨询:即在已经作出决策并开始执行后,论证决策如何修正。  相似文献   

9.
《党史天地》2009,(6):72-72
宝钢始建于1977年,是中共中央决定的一个特大型项目。李先念是宝钢建设的主要决策人和领导人之一。这个大项目在孕育时期.就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最后主持国务院工作的李先念力排众议.同意了“三委一部一市”(国家经委、建委、计委、冶金部、上海市1的报告。决定在上海建设一个大型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并把厂址定在宝山,于1978年12月23日隆重举行了动工典礼。  相似文献   

10.
陈云始终情系家乡上海。他关心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并给予多方指导,力推平反潘汉年冤案,关心上海干部队伍建设;支持宝钢建设,坚守经济建设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以民为本,促进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致力从严治党,倡导两个文明一起抓,无不对上海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重要影响。从中蕴藏的既坚持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取长补短,既要求加快发展又警示遵循规律,既力行关爱干部又倡导从严治党的思想财富,对上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特别是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成立以来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由于社会环境与企业内部的变化 ,导致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使宝钢员工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研究分析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积极探索培育宝钢员工队伍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对于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 ,努力塑造新世纪工人阶级的新形象 ,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作用 ,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 ,扩大党…  相似文献   

12.
回忆小平同志对宝钢及冶金工业的关怀黎明敬爱的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的音容笑貌、对中国冶金工业的关怀,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尤其是他老人家对宝钢的关心、指导更令我终身难忘。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科学预言宝钢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最大建设项目,筹建初期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 ,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是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必将对宝钢的经营发展与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中有机遇 ,然而更多的将是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一、宝钢面临“入世”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因特网、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 ,不仅大大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 ,把组织管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而且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2):F0002-F00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分公司在积极开展以自主集成和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大力推进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目前,该公司已成立347个以全国劳模、工人发明家、宝钢分公司员工——孔利明命名的群众性科技创新小组,小组人数达到3224人,其中一线操作维护员工2376人,占科技创新小组人数的73.7%。通过积极营造全员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活动过程跟踪与管理,使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今年上半年,宝钢分公司荣获“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15.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加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组织刊发三篇短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本文分析了金融对晋江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之处,提出了支持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良  田霖 《学习论坛》2006,22(4):9-11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加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组织刊发三篇短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沐浴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加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组织刊发三篇短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徐小军  屈耕乾 《唯实》2007,(12):82-84
现有财税体制造成基层财力紧张、支农资金分散等问题,成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只有整合支农资金,理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调整现有财税体制,增加县乡可用财力;开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文章针对农村金融支持海峡西岸新农村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并提出了支持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