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荻草 《各界》2011,(9):84-85
张学良与日本关东军可谓仇深似海。日本关东军除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其父张作霖,还制造了一起与“皇姑屯事件”同样臭名昭著的爆炸杀人事件,这一事件夺去了张学良刚刚九岁的爱子性命。  相似文献   

2.
汤小小 《各界》2014,(8):90-92
说起谷瑞玉,也许很多人感动陌生,但若说起张学良,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1921年初遇张学良时,她是天津赫赫有名的“四大花旦”之一,正因有了这个身份,才有幸在宴会上为张献唱。 随后,两个人相谈甚欢,谈戏曲,谈童年趣事。她发现,张学良亲切幽默,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可靠近,他亦发现,除了戏唱得好,这个女子言谈大方,颇育见地。 宴会完毕,桥归桥,路归路,她依然登台唱她的戏,他依然深入林海雪原剿匪,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本来永无重叠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奎松 《瞭望》2001,(43)
张学良走了。他坚持不愿忍受插管子的痛苦,坦然面对死神的精神,让人不由得想起十年前老人恢复自由后充满豪放气慨的四句打油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这本来是张学良被软禁期间所坚持的一种信念,但似乎也可以用来写照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强铁牛 《各界》2013,(9):35-37
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胡瑗的出生地——江苏泰州如皋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被称为安定先生,所以后来的研究者,大都认为其祖籍在陕西安定堡。胡瑗的祖籍是陕西安定(今子长)县吗?  相似文献   

5.
在蒋介石主政台湾时期,祖国大陆方面对张学良过于直白的关怀和赞誉有时会刺痛蒋氏专制政治最敏感的神经,从而使张学良的处境更加难堪。因此,周恩来曾多次嘱告有关部属,所有涉及张学良的宣传、报导都要严格掌握分寸,一定要顾及张学良的人身安全。但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怀念和关怀却从来没有中止过。他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暗中了解张学良的状况。他曾不止一次托请来自台湾的朋友设法保护张学良,并对他们说:“如果张学良将军的生命有个一差二错,我们就不好见面了,不好说话了。”1958年12月,定居美国的宋子文来到香港小住。…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西安事变”四十七周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软禁,是众周知的,但是,不少人对张学良此后的囚禁生活知之甚少。本文作者最近访问了湖南省沅陵县凤凰山,探知了一些张学良将军在这里一年多的往事,也许可以聊补阙憾。  相似文献   

7.
杜丽君 《民主》2009,(4):42-44
车向忱.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领导人。张学良,著名的爱国将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起者之一。两个走着不同的政治道路的人,却在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中结下了难解之缘。他们的交往和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并对彼此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将军曾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第一营和卫队第二营。我原是张学良将军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当年曾在临潼华清池负责过蒋介石的警卫工作。1936年12月12日,我在张学良将军的直接指挥下,作为“捉蒋”现场指挥官和亲历者,执行了华清池“捉蒋”任务。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一下飞机,就失去了自由。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被高等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权5年。当天下午,蒋介石呈请国民政府“予以赦免”。1月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  相似文献   

10.
唐德刚 《各界》2010,(10):90-91
在1990年出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中,时年90岁的“少帅”诉说了他与墨索里尼女儿一段离奇的浪漫往事。  相似文献   

11.
佳林  举平 《各界》2011,(9):85-86
被囚禁的张学良是怎么到台湾去的?其中的内情多年来一直不为人知。多年后,笔者找到了当年驾驶飞机送张学良到台湾的飞行员,才终于揭开这尘封许久的秘密。当年的驾机人叫“王赐九”,湖南慈利溪口古镇勤中村人,第四期黄埔学员,如今已经93岁高龄。  相似文献   

12.
王石川 《党政论坛》2011,(20):15-15
最近,“最美妈妈”吴菊萍的出生地——王江泾镇政府在乍嘉苏高速公路王江泾收费站竖立了巨幅广告牌,对“英雄妈妈”进行宣传。对于家乡政府的宣传,吴菊萍觉得不太妥当。“这件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相似文献   

13.
王贞勤 《侨园》2014,(9):56-58
初到西安:神秘“雷电社”惊动周恩来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中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高潮。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促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实行抗日救国,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了正在西安的蒋介石和陈诚、蒋鼎文、朱绍良、卫立煌、陈调元等国民党军政大员,宣布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通电全国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政治主张,张学良还致电当时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的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同时希望周恩来能亲自来西安共同解决事变。  相似文献   

14.
囚禁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从“西安事变”后到今天,已度过了四十八年囚禁生活。本刊发表的《囚禁中的张学良》,只记述了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被国民党囚禁的内幕。从他过去的囚禁生活,可以想知今天张学良将军在台湾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一事变有种种不同的议论.海外一些著作特别是台湾一些著作,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作了不公正的宣传.认为张学良将军因受共产党的“利用”、“煽动”而酿成西安事变.(台湾杜松柏著《蒋总统处变慎谋的历史回顾》和王昇著《总统蒋公行谊》)即使象埃德加·斯诺这样的进步作家,也误以为“共产党很可能鼓动张学良扣押了蒋介石”.(见《党史通讯》1984年第1期)国内出版的一些历史教科书和论述西安事变的著作,虽正确阐明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但却忽略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内在因素,而在论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时,又不提张学良将军率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这也是欠妥的.我们认为,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有必要探讨与分析他发动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这一事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94年5月3日,被誉为“世界四大指挥”之一的小泽征尔陪同他86岁的母亲及弟弟踏上了他的出生地——故里沈阳,寻访出生地旧址及指挥演出交响音乐会,小泽征尔曾于1976年和1978年两度访问中国并举办交响音乐会,而这次在自己的出生地演出,则一直是他多年的夙愿。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3,(7):11-13
张学良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l岁。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父亲觉得国民党实在是对不起张学良。他非常欣赏张学良,也非常心疼他,因为他是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主谋者之一。他主要是要抗日,要逼着蒋介石抗日。其实蒋介石还是抗日的,不过张学良总是觉得,蒋介石应该全力以赴来抗日。  相似文献   

18.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19.
余音 《各界》2013,(1):6-9
他的出生地并非“盐店巷”;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他才是朱德入党介绍人;他参与了南昌起义的策划;他的“关门弟子”是吴敬琏。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为国家民族利益甘愿赴汤蹈火的英雄主义精神;为国家民族利益不计前嫌,求同存异的团结奋斗精神;为国家民族利益忍辱负重的自我牺牲精神。学习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大大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一、为国家民族利益,甘愿赴汤蹈火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为民族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灿若群星。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