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是"三严三实"要求的生动实践,14万余名驻村干部在广大农村真蹲实驻、真抓实干和"做实事不做过客"的干事理念,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难忘的‘乡愁’,让我一直牵挂着柏果乡亲,他们就像自己亲人一般,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生命里。"这是六盘水市环保局驻村干部何大文的驻村感受。这位有着10年军旅生涯的军转干部,2013年2月主动申请驻进盘县柏果镇柏果村,"两年的驻村时  相似文献   

2.
正播州区平正佬族乡自治乡扎实推进同步小康工作。一是人员选派到位。6个贫困村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均实现5名以上驻村干部,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农业农村工作、业务精干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安排到3个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组,积极与区委增派的3个由副科级实职领导担任组长的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组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二是平台搭建到位。在贫困村建立专门驻村工作办公室,将驻村工作职责、考勤管理、驻村工  相似文献   

3.
郑官怡 《当代贵州》2013,(11):35-35
3月27日,正值全省新一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一月整。记者随同省委党建办驻村工作集中采访组,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六盘水市等地作了采访。"有了羊圈,我们就可以养更多的羊了,我想今年养到100头!"在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板底村,村民秦世国和王光才紧紧握住驻村干部刘先炜的手不迭地道谢。原来一个月前,驻村干部刘先炜、李杰、宋铭、杜昆来到板底村四组村民秦世国与王光才两位老人的家中走访,得知两家分别养了50多只羊,一直没羊圈,两位老人向驻村干部提出希望帮助在农信社贷1万元款建羊圈。  相似文献   

4.
2015年8月以来,按照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先后选派了21名优秀干部到贵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和贵州选派的近万名驻村干部一道,为推动贵州农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刊选取四名代表,讲述他们的驻村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注重实效导向从全国看,贵州是中国存在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贵州省想了很多办法,尤其是已持续三年的干部驻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精准扶贫的工作方式收获显著成绩。对此既要给予充分肯定,又要抓紧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驻村工作,提升驻村干部的带富能力。贵州很重视这个问题,在2015年驻村工作安排上,体现了注重实效的问题导向。继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后,今年贵州省选派5.7万余名干部、组建1.1万多个同步小康工作组深入农村。这次还加大了从省、市、县三级部门抽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让驻村工作在党建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务川精准脱贫,确保2020年如期与全国同步奔小康,近日,务川自治县委组织部开展了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回头看活动,大力实施"驻村+脱贫"战略,以"五个一"精准管理驻村干部、抓好驻村工作,让驻村干部"选得准、驻得下、管得好、成效明"。全县一平台。全县建了一个驻村工作微信平台,将所有驻村干部,  相似文献   

7.
朱钧 《当代贵州》2013,(15):45-45
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驻村干部应根据基层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8.
孙蕙 《当代贵州》2013,(26):52-53
沿河自治县一条条干群"连心路"、一座座干群"连心桥"、一口口干群"连心井"正在驻村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卷起裤子"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中建成,驻村干部用自己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有这样一组数据:沿河自治县2012年12月10日启动"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工作以来,在429个行政村设立了"干群连心室";1600余名驻村干部进村走访群众8万余人次;宣讲各类政策700余场,6万余人次参与;帮助群众办理实事好事790多件,  相似文献   

9.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驻村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省委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决定,授予李二林等100名同志"全省优秀驻村干部"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驻村故事     
驻村干部把脚印"印"在了泥土里,把真情"驻"在了群众的心上。在此遴选的10个驻村故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1万多个驻村工作组、5万多名驻村干部如何真真切切听民声、实实在在帮发展,他们同心同苦的情怀与忠实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推动了乡村的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1.
韩梦 《当代贵州》2013,(9):54-55
赫章县在"帮联驻"工作中,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理,把驻村干部的工作归类总结,并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探索出"八访八问"工作法,使驻村干部真正"访"出了干群真情,"问"出了民生大事。全省"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在春光中拉开帷幕,在赫章,513名驻村干部分布在27个乡镇465个村居的版图上。干部到基层了,工作开展怎么样?群众反映好不好?赫章县委干部驻村工作调研组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深入调研,走访了驻村干部和群众。"我们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  相似文献   

12.
正六盘水市围绕"两翼先行、中路突破、全面决胜"的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大胆创新脱贫攻坚举措,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全市实行市、县两级帮扶单位领导干部驻村轮战,与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一道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派出领导干部1496人次赴脱贫一线开展驻村轮战工作,实现全市贫困村领导干部驻村轮战全覆盖。脱贫一线攻坚,实行领导驻村。将所有有党建扶贫点或选派有驻村干部的单  相似文献   

13.
<正>贵阳市坚持以"六化"措施推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党建指导员、民生服务员、矛盾调解员"作用,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满意度。近年来,贵阳市按照省委"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同步小康"总体部署,努力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以"六化"措施推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党建指导员、民生服务员、矛盾调解员"作用,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满意度。精准化选派。立足精准帮扶,突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党建扶贫助发展2016年,思南县将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作为2万余名党员锤炼党性的"大考场",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创收,全面奏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扶贫赞歌。选派1414名驻村干部(其中包括212名驻村工作"第一书记")沉入283个贫困村真驻实帮,95个县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姻",3844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定帮扶计划327份,引进项目210  相似文献   

15.
正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惠民政策切实落地、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干。"这是铜仁市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心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春风行动"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吹响了决战决胜脱  相似文献   

16.
<正>"转转会"把基层党建和发展调研捆绑在一起,打破驻村工作中的信息和资源"孤岛",调研农村产业,共同破解难题。8月15日,贵州省交通厅驻开阳同步小康工作队队员、驻南江乡龙广村干部罗贵爵6点钟起床,把花了三天时间做出的龙广村农业产业发展建议方案仔细看了一遍。"好不容易争取到我们村开会,准备不充分怎么行?"罗贵爵说。这个会,是贵州省交通厅驻开阳同步小康工作队的第四次"转转会"。当天上午9点,工作队副队长许明雷将率  相似文献   

17.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切实推动农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贵州省直机关工委以实施“六项行动”为抓手,推动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服务群众,每年选派600名党员干部参加驻村工作,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苦同小康。驻村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真蹲实驻察民情、真帮实促解民忧、真抓实干帮民富,受到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8.
<正>5月25日下午,哈尔滨市和平会堂门前人头攒动,范海波正在等待一场重要会议——全省定点驻村扶贫工作推进会的召开。作为驻村干部代表,他还在利用会前的有限时间完善着自己的发言稿。这次发言,他的身份不是省公路局副局长,而是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下午4时,范海波和省直140余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一道走进会场。"要保证驻村干部素质、驻村工  相似文献   

19.
姚远 《当代贵州》2014,(25):14-16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民生者在田野。数万名驻村干部,来到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群众身边,为推动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凝心聚力。他们带下去的是真情、智力与资源,带上来的是民情、民意与民心。对于贵州而言,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有一举三得之效:践行群众路线、培养锻炼干部、推动小康建设。这项同心同苦的民生工作,推动跨越、加快发展,利在长远;这些忠实务实的驻村干部,真情帮扶、脚踏实地,善作善成!  相似文献   

20.
新都县竹友乡实行目标考核最差的村"优先"在乡机关干部中选择驻村工作组组长,再由驻村工作组长"优先"选择1-2名驻村干部的"双优选择"办法,把最强的干部配备到最差的村,使"差村"迅速改变落后面貌,收到明显效果.全乡"双优选择"出的12名工作组长、14名驻村干部工作成绩突出,达到了"四个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