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屏自治县推进"四化同步"、深化改革、依法治县,统筹"五位一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在铜仁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玉屏自治县将紧紧围绕建设"黔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工业聚集区、西南旅游集散地"奋斗目标,坚持生态保护、民生  相似文献   

2.
正玉屏侗族自治县围绕"六个统筹"建设城乡,努力在加速发展、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赶超,打造铜仁市乃至贵州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一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融合是民心所需,构筑和谐社会、打造幸福小康是责任所在。为此,玉屏必须"打好三大  相似文献   

3.
正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与湘黔两省三地七县接壤,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以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被黔东南州列入迈进全面小康的第二梯队。面临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该县立足高位,洞察长远,清醒认识差距与不足,努力打造自身优势,着力打好"文化旅游牌""工业牌"和"统筹城乡发展牌",致力于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镇远,谋求适宜的发展路径,确保在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梦"的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  相似文献   

4.
<正>玉屏自治县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开发上牢牢守住保护生态环境这条底线,走出符合国际旅游名城定位的高端、低碳、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道路。7月10日,走进享有"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侗族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乡赶超跨越发展、黔东工业集聚区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打造产业发展的局面给记者留  相似文献   

5.
正盛夏时节,走进位于湘黔边区结合部、武陵山区深处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滨江生态湿地公园内,游人尽享山水之乐。这是近年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矢志不渝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致力于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经济、努力打造全省一流产业园区的生动体现。作为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核心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突出产业规划,严守两条底线,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城一体化"发展理  相似文献   

6.
正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与湘黔两省三地七县接壤,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以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被黔东南州列入迈进全面小康的第二梯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镇远清醒认识差距与不足,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好"文化旅游牌"、"工业牌"和"统筹城乡发展牌",致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镇远,确保在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不落伍、不掉队。  相似文献   

7.
去年,循化县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目标.以“五大措施”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县确立了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休闲胜地和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提升品位。增强城镇文化软实力。按照“西延东伸、南改北扩”的县城建设思路。完成投资4.23亿元,实施了积石大街道路西延、民俗风情一条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铜仁市按照在铜仁地区"走前列,作表率,先突破"的要求,拓宽思路,超前谋划,着力打造贵州东北部中心城市,中西部交通枢纽,黔湘渝鄂边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新型生态产业聚集区,集山水园林、民族特色、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铜仁市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丽玲  文叶飞  赵林 《当代贵州》2010,(10):M0003-M0003
<正>西部大开发10年来,素有"箫笛之乡"、"黔东门户"、"黔楚襟喉"、"黔东明珠"等称誉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按照"兴工、活商、强农"、"打造工业重镇、扮靓黔东门户"等工作思路,大举措促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4.14亿元增至22.15亿元,增长5.35倍;地方财政收入从0.22亿元增至1.15亿元,增长5.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750元增至3602元,增长2.02倍。  相似文献   

10.
吴映璇 《当代贵州》2016,(28):20-21
正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凯里市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景区的整体发展,解决旅游景点散小弱、城乡景点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开启"全域旅游"时代。凯里作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个凯里地区就是一个景区"的发展思路,深度发掘特色民族文化,倾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苗侗明珠·山水凯里"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正岑巩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主战略,推动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夯实,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省实施东联战略和加快黔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岑巩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主战略,推动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夯实,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十三五"新阶段,岑巩县坚持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努力打造黔东区域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昌市金川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三产富民,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城乡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城区为体、两镇各为一翼的"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加速实现城乡"六个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努力推动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争率先建成全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9):16-17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丰富的矿产资源、广阔的创业空间,使铜仁不断聚集优势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点燃赶超激情。在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赛场上,铜仁算得上一匹“黑马”。从2011年打响工业崛起之战起步,全市就紧紧围绕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三大板块,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钟山区坚持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紧紧围绕统筹城乡抓发展。针对农村缺资金、缺资源、缺经营主体的现状,从资金入手、从金融破题,充分考虑到贫困群体较为脆弱、经不起折腾、承担不起颠覆性失败的风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以城市停车场、特色街区、广告牌等政府"稳赚不赔"的公共资源和优质旅游景区、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打造黔东工业经济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目标,聚焦新能源、新产业强势转型升级,打好"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战。作为地处湘黔边区的黔东工业聚集区"火车头",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龙开发区)近年来规模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合金循环产业园和北部物流产业园六大园区。  相似文献   

16.
正遵义市委提出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就是要把遵义打造成为黔川渝区域内处于引领地位,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节点城市。良好的生态则是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遵义市建设黔川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把遵义建设成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清水绿岸、四季闻香"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7.
正德江必须围绕实现撤县建市、全面小康社会、整县减贫摘帽"三个指标体系"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全面小康社会。2013年,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德江县紧紧围绕"两加一推"发展基调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主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主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不折腾,克难攻坚不懈怠,增比进位不动摇,保持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六盘水市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着力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六盘水市,一颗镶嵌在磅礴乌蒙万山丛中的高原明珠。近年来,以举办全省第五届小城镇发展大会、全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六盘水紧紧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按照"生态建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产业集聚和人气提升相结合、功能完善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思路,按  相似文献   

19.
正大龙经济开发区是湘黔高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5个100工程""十大样板示范产业园区""十大样板示范小城镇",铜仁黔东工业聚集区核心区。近几年来,大龙经济开发区坚持抢抓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机遇,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培育战略竞争力。围绕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目标,坚持产业链招商,积极在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以东亿电气为龙头的打火机产业链全面形成,以箱包生产及相关配套为体系的箱包产业链形成规模,在已有红  相似文献   

20.
张振才 《新长征》2012,(7):62-63
扶余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做大新型工业县、做强现代农业县、建设区域中等城市、打造文化旅游新城的发展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全县经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