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然为宗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他那里具有丰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自然主义艺术观,一方面是创作主体所要具备的自然无为的主观精神,另一方面是作品所呈现的创作客体的自然天性。  相似文献   

2.
庄子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中精华之一.庄子"逍遥游"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将有限个体"小我"融入于无限宇宙"大我",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了一个终极性的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虽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根本上摆脱现实生活中种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左翼政治哲学的难题在于如何构建一种保护自由的平等主义。作为最为年轻的西方左翼政治哲学流派之一的左翼自由至上主义,试图通过一种极具冒险的方式来回应这一难题:努力把一般被认为是体现右翼自由观的自我所有原则与左翼的外部资源平等主义分配方案结合起来。作为左翼政治哲学前辈的柯亨早就通过对诺齐克"自我所有论"的批判断言:为了平等必须限制自我所有。而作为当下西方左翼政治哲学主力的左翼自由至上主义学派则坚持认为,存在把自我所有与平等主义结合的可能,并设计了结合方案。以大冢的方案为例,与其他平等主义相比,左翼自由至上主义的确具有某些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4.
洞见 《党员文摘》2021,(1):63-63
北冥之鱼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可是,庄子却说它不自由,一旦没有风,就只能从高空坠落。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是靠着财富、名声,才能够填补自我的空虚。  相似文献   

5.
《庄子》学说所致力的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全部的社会人生思想主张都是由其道论伸展而成。《庄子》道论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庄子》的艺术思想是其道的学说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和延伸。 一   《庄子》之道的自由和无限的特性,生发出《庄子》艺术论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调。   庄子学派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即一切出自天然,自然而然,没有有意识有目的的造作,一切又都在合规律合目的地实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曰天地无…  相似文献   

6.
李燕 《探索》2001,1(1):62-65
积极的自由是一个实践的力量和主体性的范畴.在对积极自由的追求和创造过程考察后得知,自由意志大体有思想自由、选择自由和行动自由之分;而从主体状态和作用发挥方面来看,自由可以分为共存的三种类型或是不断递进深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又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发展形态;意志自由--[抽象]理想精神主体;价值自由--实践精神主体;意义自由--文化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7.
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14,(1):114-121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基于对自由情感的分析把握所建构的自由情感美学强调自由情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独立价值,不能以善或真所替代,但这种独立价值对审美主体来说并不一定必然具有建设性。依据自由情感的激发机制和心理效应,我们将其分为感官型自由情感、沉浸型自由情感和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就是审美客体主要以外在形式刺激审美主体生理感官而产生的浅表性的精神愉悦,适量接触有助于主体缓解精神压力,但对心灵的滋养价值较小;沉浸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殊的内在形式刺激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官能而产生的具有致瘾性质的较强精神愉悦,对主体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陶冶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定的内容价值刺激主体的心灵官能所产生的自由情感,这种自由情感对主体心灵和情感具有陶冶和净化作用。依据自由情感之于审美主体精神滋养价值的正负、大小和高低,可将感官型自由情感称为快餐美,将沉浸型自由情感称为高碳美,将陶冶型自由情感称为低碳美,将由此形成的新型美学理念称为低碳美学,至此,自由情感美学在新的学理和实践基础上走向低碳美学。低碳美学的建构为低碳艺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人的主体精神亦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突出特点,也是庄子哲学的归宿点。庄子不仅以其特有的诗意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无限憧憬,而且第一次对封建社会中的人性异化提出强烈抗议,肯定了个体人格的价值与独立。并通过对人的本体(即“道”本体)的追求,第一次把自由,与人的本质、人格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其独特的即与儒家不同的思想内涵,树立了中国古代理想人格学说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杨寿堪 《新视野》2003,(3):57-59
本文试图从哲学上阐释执著与超越的问题。执著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其特点是主体性、坚定性与坚持性,它的理论基础是主体主义形而上学。庄子超越论具有一定代表性,主张以“无待”超越“有待”,以理代情,达到绝对自由。海德格尔超越论是在反对主客二分形而上学基础上,提出此在与世界一体,超越“有”进到“无”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执著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坚忍不拔的品格与精神,表现在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实践发展过程中;超越最重要的是树立科学信仰与崇高理想,以“无我”超越“自我”,最后达到“大我”,实现执著与超越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来理解孟子哲学的自我,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历史性角度而言,孟子证成了其自身之为自身,即自我不是作为普遍概念的例子而是切己之自身而存在;并且,孟子从自我“内在固有”之思出发,以能思能觉的主体之展开自身作为自我,是逐渐生成的精神性作为自我属己世界的主宰和本体根据,这都与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具有某种一致性;但是另一方面,孟子的自我又有“人皆可以为尧舜”、“心所同然”的普遍性承诺,他具有很强烈的“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这就容易走向文化或道德英雄主义,而有悖于平民化自由人格。因此,对于孟子哲学中的自我,需要经过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真正成为平民化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11.
一、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 人总是作为文化的存在,既创造着文化,也为自己创造的文化所塑造。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特指精神文明。一般来说,我们多在与有形的、物质的东西相对的意义上,即在精神层面上来运用文化一词。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和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精神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一在我国历史上,文艺与经济的长期疏离造成了我们对商品经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认识上的偏颇,而“文章,经国之大业”的主尊地位和“君子耻言利”的传统意识,则既加大了“文”与“商”的隔膜与对立,又表现出“文”对“商”的胜利与傲慢。人们往往因为不能对商品经济作出历史的客观的考察,结果导致了经济与文化的二元分离。实际上,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它一经出现,就又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来塑造和重构人类文化,对人类存在方式的进步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提供一种必然的张力:商品经济的平等和自由的交换原则把人们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确立了一种人与人平等的格局;商品经济的竞争性为人的创造性的自我发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使人在不断的超越中获得自我塑造、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自由;商品经济的利益多元强化了人的利益与需求欲望,激发了人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对功利追求的迫切性。正由于此,当商品经济全面发展之际,与之相对应的人自我的发现、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竞争精神,便应运而生。 正是商品经济所蕴含的这些文化价值和意义,形成了历史与社会进步的巨大的杠杆,也启动了当代  相似文献   

13.
正庄子所说的是一个精神的空间,房子可以小,可以是蜗居,但是你的精神、你的气概、你的格局应该大,这是庄子的提倡。在《庄子内篇》中,有一个雅致的成语,叫"虚室生白"。虚室生白的意思是说房间越虚,放的东西越少,空间越大,就显得越敞亮。庄子的这个故事是从一些政治问题讲起的,讲得极妙。庄子假托孔子和颜回在讨论问题:颜回要到一个诸侯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主体意识观念。所谓主体意识,是职工对自己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自觉认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自信、自强、自主、自控的意识,在当前集中表现为迫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不断要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进取精神,主动参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确立了主体意识,就能理解、信任、关心、爱护、尊重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由过去的改造、控制功能变成今天的鼓舞激励功能,使广大职工精神舒畅地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学习,去工作,去创造新的生活,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气度     
正黑驹酒馆在11月6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什么最能体现城市的气度?林语堂在《大城北京》中说,北京的真正魅力在于普通百姓,在于街头巷尾的生活。他说,"宽厚"是北京的品格,人们"生活简朴,无奢求,易满足",几百年来一直如此。他还说:"现代商业活动的喧嚣吵嚷对北京的影响很小。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与朴素的思想的熏陶下,人们给精神以自由,创造出了伟大的艺术。"看到这样的文字,今天生活在北京的人或许会有一种伤感。那个时候不一定比现在好,但仿佛有什么宝贵的东西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事实上,许多问题都可以浓缩为一个:谁的城市?加拿大的女记者简·雅各布斯1961年写过一部城市研究和城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8)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精髓,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以"实践"为其核心要素,而在于它是以"经济"和"阶级"这两个根本的实践要素为其核心概念,为人类自由本质真理的客观实践寻求和分析具体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或物质基础与主体力量,创立了不同于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的经济—阶级辩证法哲学思维范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是当时天下有名的雄辩家。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听说这个事,就自己直接来找惠施,说:“南方有一只鸟,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  相似文献   

18.
于丹 《学习导报》2011,(20):46-46
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旅行社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而游,我认为是个人心灵的事情。现在不缺乏旅,缺乏的是游。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所以,奥运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健全人格的完善培养,唤起人对自身健康基础上的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贯彻道德建设的精神实质?市场经济下所需要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句话、十二个字。 第一句话是独立、自主。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素质要求。由此还可以引伸出平等、民主、自由这些基本概念,以及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意识,独立的权利和自主经营、自我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等等。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一切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都应当建立在平等的独立、自主的原则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