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哲 《党史文苑》2005,(10):28-29
1937年10月12日,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全军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  相似文献   

2.
邓建龙 《湘潮》2015,(7):145-147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当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部队中,有一支由湘鄂赣子弟兵组成的英雄部队——红十八军,万里转战,胜利到达陕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将红十八军的演变沿革作一梳理。一、诞生在湘鄂赣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在平江举行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此后,在这块红色的根据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五军、红三军团、  相似文献   

3.
赣北岷山根据地斗争长期受湘鄂赣根据地鄂东南道委的领导,岷山根据地对湘鄂赣根据地鄂东南苏区的斗争也给予有力的支持;湘鄂赣红军主力多次在赣北岷山根据地进行重要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0,(10):36-37
江渭清,1910年生于湖南平江县秀水乡余家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军湘鄂赣独立师大队党代表、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独立第二师第四团政委、红十八军第五十四师团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机关党委书记、红军第三总医院政委、湘鄂赣军区东南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5.
岳西谈判 抗日战争爆发后,安 徽各地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努力推动 安徽地区的国共和谈,实现国共合作, 共御外侮。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 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于1937 年7月13日,主动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 督办公署发出“停战谈判,共同抗日” 的倡议。经过几轮谈判,7月27日,双 方在岳西县青天畈达成停战协议。协 议生效后,红二十八军陆续下山接受 改编,踏上了抗日征途。  相似文献   

6.
正钟期光:推广群众性"立功创模"运动钟期光是湘鄂赣红军在开国上将中仅有的两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傅秋涛。钟期光从1931年初任湘鄂赣红军总指挥部宣传科科长,到1934年初秋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初冬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再到钟期光上将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随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并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组建了新四军军部.此后,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于19...  相似文献   

8.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率二支队各部相继到龙岩白土会合。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机关也进驻龙岩白土。  相似文献   

9.
小芦溪点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北伐名将叶挺为军长。不久,中共中央派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从陕北来到福建,同国民党福  相似文献   

10.
1935年8月7日,在永(修)、靖(安)、安(义)等县交界处的云居山区,一支红军队伍在隐蔽行动。这支队伍仅有三四百人左右,身穿灰布军装,但个个衣衫褴褛,炎热的天气使他们汗流浃背,身上没有一根干纱。他们是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的官兵。山上荆棘丛生,连条小路都没有,他们不时用枪托拨开、用砍刀劈开前面的路障,艰难地向真如寺方向行进。走在队伍中段的是曾饮誉井冈山、威震湘鄂赣的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连日的行军  相似文献   

11.
王明星的名字,在苏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在新四军中被誉为孤胆英雄。王明星是连江人,1934年7月参加红军,先在红十三独立团当司号员、卫生员、宣传员。闽东独立师成立后,调到师部当宣传员。1936年6月提升为闽东红军二纵队三支队队长。1938年1月独立师奉命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第六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时,王明星任一营三连连长。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7,(8):14-14
毛泽东说,希望你在革命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 黄永胜参加毛泽东指挥的红军第一个攻歼战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高桥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1927年7月在崇阳县城的县团防局当兵。当时县的民团团总、团防局长叶重开是一位秘密的中共党员,在叶重开领导下,民团成为共产党所掌握的武装力量。9月11日,黄叙钱随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鄂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3.
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谭震林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由闽北红军改编的新四军第五团,隶属于第三支队。五团于1938年2月25日离别石塘,在安徽歙县岩寺接受新四军军部领导的检阅。叶挺军长赞扬说:“五团基本都是闽赣边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5月11日《红色中华》第78期第1版。该版刊发《河西红军的伟大胜利》《我方面军的不断捷闻》《湘鄂赣红军进迫岳阳》《义勇军抗日的胜利》等消息报道,配登"以胜利的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来回答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标语。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帝国主义在红旗面前发抖》的漫画。图中描绘的是一队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高举一面有五角星、党徽的红旗,持枪向帝国主义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为了尽快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推动国民党在政策上进一步转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周恩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奔走往返于西安、杭州、庐山与延安之间,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多次谈判。2月下旬至3月上旬,周恩来、叶剑英代表我党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在西安进行第一次谈判。谈判的中心是红军改编和苏区政府问题。3月下旬,周恩来到杭州,与蒋介石进行两党的第二次谈判。6月上旬,周恩来携带我党草拟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到庐山再次与蒋介石会谈。7月8日周恩来率我党代表团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国民党谈判。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代表我党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就国共合作问题进行第四次谈判。以下公布的26份档案即为国共两党合作谈判中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往来电文,均根据中央档案馆馆藏原件,首次全文公开发表,内容涉及谈判的方针、宣言的内容、干部人选、红军改编等,电文标题和注释均为编者所加。个别电文编者作了编辑处理,如改正了错字,加了标点符号等。个别无法辩认的字,用□标出。  相似文献   

16.
1938年3月1日,由闽西、闽南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二支队,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率领下,从龙岩白土出发,浩浩荡荡开赴苏皖抗日前线。行前,二支队领导  相似文献   

17.
1937年 7月 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闽北地方组织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并取得成功,成为闽浙赣地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起点。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当局调遣10万大军围攻闽北苏区。以黄  相似文献   

18.
黄道从1931年7月到闽北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到1938年闽北红军整编为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北上皖南,在武夷山这块红色土地上战斗了整整7年,为闽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闽北红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新四军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新四军组建的过程中,始终得到毛泽东的指导和关怀。笔者根据多年来接触到的史料,对毛泽东指导、关怀新四军创建的情况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派人同南方各地的红军和游击队联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9月中旬,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了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20.
依照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结果,1938年2至3月,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和军部特务营,奔赴皖南抗日战场,直接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卫国战争。这是福建革命史上的一大壮举,当时北上的人员有5000多名,占初期新四军总数近一半。福建子弟兵与南方8省抗日健儿汇合在一起,驰骋大江南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打败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