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锦文 《法学家》2006,(6):120-129
在司法现代化视野中,法律职业化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表征法律职业的专门化,即法律职业的分化独立、法律职业领域的专门化、法律职业职能的专门化;法律职业的分层化,包括法律职业的内部分工、法律职业部门的彼此独立和职能独立、法律职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法律职业的专业化,法律职业需要特殊训练,具有独立的传统与原则,拥有同质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与执业经验;法律职业家的精英化,即素质要高而数量要精,作为社会精英的法律职业家必须同时具备深厚的专门知识功底和高尚的法律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2.
甄贞 《人民检察》2011,(9):41-42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事关司法的公平正义。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化的法律监督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两会期间,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制定法律监督法,或者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决议或者决定,以在立法上成体系化地明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为充分论证法律监督专门化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推动法律监督专门化立法进程,本刊特组织专题,邀请法学界及实务界知名专家就法律监督专门化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袁汝中 《法制与社会》2013,(18):135-137
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的不成熟性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由于未成年人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人司法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对象的特殊性、目的的保护性、依据的特别性、主体的专门性和活动的外延性;未成年人司法应该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专门化要求,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因此,未成年人司法专门化的构建,必须进一步深化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进一步深化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日本的律师不象美国律师那样专门化。美国的大法律事务所,都进行极端地专业分工。据我所知,在美国一个大法律事务所的海事部,分为三个课即:契约课、保险课、冲突课。冲突课的一些律师,从当律师以来,20年间只处理船舶冲突案件。我惊奇地问道:"这样分工,单调吗?有趣吗?"他们答复是:"如果不专门化,就不能和其它律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仍需要探讨的是人工智能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实际情况:包括何种人工智能发挥了作用、作用何在以及为何会在有些方面产生效果而其它方面又效果不彰。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警务活动与司法辅助性活动中,但仍难称理想。小范围的成功是源于成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适性适用,而大部分司法人工智能产品难以发挥作用是由于未结合专门司法需求展开,所投入的资金与人才资源远远不足。未来应当降低对于司法人工智能的盲目期待,将研发重心从通用领域转向司法专用领域,转变司法人工智能的投入模式,大力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专门化、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诉讼效率、统一执法尺度,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专门化已逐步成为一个国际趋势。德国设立专门的联邦专利法院,由法律法官和技术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专利效力案件,在解决法官对技术问题的司法认知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考察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审判组织专门化的利弊,为将来的改革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侦查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进行自身的分工。同时,犯罪的专门化也要求侦查的专门化予以回应。侦查专门化是侦查专业化的纵深,是侦查发展的必然。当前我国侦查专门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我们在对中外侦查机构专门化作观察透视的基础上,分析公安侦查机构专门化建设的必要性,以提高侦查效益为视角、服务侦查实践为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关于专门化建设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吴丹  何亮 《法制与社会》2011,(32):202-203
拜读了徐东根老师的《国际私法》深受触动,徐东根老师从自身对国际私法的理解出发,引用案例和英文法律条例作证,通过十分清晰的思路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与提炼,不愧为一部佳作,对探求国际私法的青年学子是有着启示意义的,其存在的不足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理财产品成为百姓新宠。目前市场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琳琅满目,但却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是十分清晰。本文对目前国内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存在的争议进行了概括,并结合《合同法》和《信托法》相关原理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法律发生作用的媒介,逻辑是法律适用的前提。《商标法》中多使用日常生活用语,立法者在修正《商标法》时也只关注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条文,没有照顾到语言的统一和逻辑的一致,由此导致《商标法》在屡次修正和适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混乱。对《商标法》的语言做了详细的梳理,明确其含义,从法律适用逻辑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以期实现法律确定性,并为《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1.
戴建志 《人民司法》2012,(13):15-18
无论从里面还是外面注视司法活动,我们始终清晰地看到,司法活动置身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为考察因素,即在社会效果中透视法律效果,在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法律的思想实践即主体以法律工程设计模型为对象而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中进行的以思想操作与思想实验为核心的思维实践活动。法律的思想实践是全部法律实践活动在逻辑上和事实上的真正起点。思想性、实践性、现实性、创造性、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是法律的思想实践的基本特点。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客观性和逻辑一致性,则是法律的思想实践必须遵循的实践理性原则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13.
陈坤 《法商研究》2013,(1):85-92
每一次法律适用都需要解释几乎已成为当下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这一"共识"的形成或者根源于过于宽泛地界定了法律解释的含义,或者是由于在一些问题上发生了错误认识。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认识带来不利的后果,我们需要在妥当理解法律解释含义的基础上,澄清在具体情形下法律规则可以是清晰的、规则与事实之间的逻辑缺环不能依靠解释加以弥合、哲学诠释学不能为法律解释的普遍性论题提供充分依据3个问题。重申法律解释的明晰性原则,强调法律解释作为一种澄清文义的活动只有在法律规则不清晰时才有必要,以使法律解释这一特殊的法律方法得到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梁慧星老师在著名的《怎样进行法律思维》一文中作此说.从法律的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六个方面对法律思维的现实指导意义感悟如下:以规范规范思维,以思维运用规范;法律“解适”源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法律逻辑遵循从规范到案例事实到最终推出法律效果的过程;概念是众目的之基石;法经天下,经国济世.  相似文献   

15.
声明     
《法律与生活》2013,(10):39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已于2012年4月终止了与湖南省易文三的合作关系。此后,此人以《法律与生活》杂志社的名义从事的任何活动均与本社无关。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16.
聘请律师为招标投标全过程提供法律服务,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因此,随着 《招标投标法》的施行,无疑为律师扩大了法律服务的空间。这方面的法律服务业务,有待广大律师另以积极拓展。下面,笔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仅就律师为招标投标活动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律师参与招标投标 活动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虽然对律师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尚缺乏系统的立法,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律师参与招标投标活动还是有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律师可以“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12,(8):12-12
6月26日,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师协会在延庆县举办"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实践活动"暨法律服务村居行对口支援签约仪式。这是北京市司法局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在律师队伍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方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宁立标 《政法论丛》2015,(1):129-137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治理是当代世界的普遍趋势。为了应对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失灵,印度2006年颁布了《食品安全与标准法》。该法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制度和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了包括统一监管体制、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执行措施多元化以及司法专门化四大变革。尽管该法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该法实施的高成本、印度糟糕的执法环境以及落后的食品安全文化,该法实施并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印度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中国食品安全的法律变革时也应充分考虑国情,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并完善食品安全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吴萍 《行政与法》2004,(3):82-85
公正是一切司法活动的终极目标。科学化的法院体制、理性化的诉讼程序、专门化的法律职业化,以及社会性的民众参与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4月26日,在第1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法官和青年法律志愿者来到该市人流穿梭的锦城路,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法律宣传、咨询活动。为开展好这次活动,宣城中院精心编印了《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问答》,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选编了该院处理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