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旨在将现代传播学的观点、方法、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引入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传播学的有机融合,为新形势下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问题破题求解。这既是当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从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政党兴衰起伏历史教训得来的重要启示。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学应该首先厘清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并从整合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明确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实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华裔学者陈国明博士应邀于今年4月2日至12日来我系进行学术访问。 访问期间,陈博士向我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硕士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等校内外师生作了“传播学展望”、“跨文化交流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三次学术报告,分别介绍了美国传播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及最新动态;他自己十年来在跨文化交流领域中有关跨文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在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中即将走过2009年。这场危机不但暴露了美国虚拟金融过度发展的危害,而且显示了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战略空军司令二战结束的时候,身为少将的李梅还不到40岁,年轻的他注定会在战后的美国军界大有作为。他战后第一个职务是陆军航空队负责装备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英美霸权禅让看意识形态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英国出于抗苏的需要,积极推动美国发动冷战,并主动将世界霸主地位让与美国,自己甘当美国的小伙伴。尽管英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矛盾,而且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有冲突,但是在美苏对峙中,英国站在了美国一边,选择了“联美抗苏”的道路。意识形态是影响二战后英美苏三角关系变化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研背后的“政府之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战以来,美国科技水平稳执世界之牛耳。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 言必称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而在科技发展的背后,美国靠的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还是有一只粗大的“政府之手”在舞动?导致美国巨大科技优势的发展模式是什么呢? 战略:政府领军,抢占高地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没有定期制订统领全国科技发展的“长期计划”,但并不等于说美国政府没有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美军轰炸机对德国本土的空袭是历史上最为艰巨惨烈的空战行动之一。 1944年3月6日,美国陆航第8航空队对德国首都柏林发动了二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昼间轰炸行动,这次轰炸又是美军同类空袭中最为艰难的一次行动,盟军和德军双方均损失惨重。 1944年3月,部署于英国本土的美军第8航空队认为,它已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1996年8月14日——16日,“中国与世界:面向21世纪的传播与文化”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文化传播研究所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传播学院共同主办,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美国中国传播学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的出现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与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有关。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核心是极端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点。现在日本政治右倾化给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对此应从历史因素、美国因素和地缘因素等几个方面作出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Battle Group,简称CVBG)是美国海外威慑力量的急先锋,也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最基本编成方式。早在二战中,美国的航母特混编队(Task Force,简称TF)战术就已在太平洋战场上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而战后这种编队的发展乃至20世纪末产生的“航母战斗群”概念更是在美国参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 美国重要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艺术文化中心”开展了“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的研究课题。该项目着重研究美国政府在艺术及文化决策方面面临的重大难题。《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是其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一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弥尔顿·C 卡明斯博士执笔, 对美国70余年来的文化外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并总结了美国政府文化外交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做一简要介绍。“二战”后美国文化外交的基本情况“二战”结束, 冷战接踵而至, 美国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和文化斡旋。在由美国人占领的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保守主义帝国战略既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直接催生的产物,也是冷战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当权派基于其政治信仰的帝国野心的大暴露,更反映了二战后形成的美利坚帝国管制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恶性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根源于美国独特的具有帝国倾向的联邦共和国的建制经历和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狠抓教育广纳人才--以色列成为经济强国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二战后才出现的一个小国,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616.9万(1999年).其国土的2/3是沙漠荒山,自然资源贫乏,曾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称作"一块没有希望、令人沉闷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渴望沟通     
传播学者们多次举出“三位美国总统遇刺”的例子: 林肯遇刺身亡一周后,英国人才知道; 肯尼迪遇刺几小时后,电讯即传至欧洲; 里根遇刺几分钟内,电台、电视台已开始现场直播; 传播学者的意思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沟通变得更快速、更直接了。科学技术提供的这种可能,理应在现实社会里得到更广泛和有效的运用,譬如在一座城市里,市长与市民如何沟通? 《南风窗》创刊伊始所创办的“假如我是广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流学》是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生的必修课。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跨文化交流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新闻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并与实用密切结合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二战前还是二战后,海德格尔哲学都对欧美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即便是他的学生也对他的思想多有批判,美国的实用主义者对他的思想更是持批判的态度。这些批判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14日,星期五,美国全国祈祷日。在遭受比二战珍珠港事件更为惨烈的攻击之后,从最初的震惊中醒来,美国人没有走上街头游行,没有去袭击那些与袭击者相关国家的大使馆。他们走进教堂祈祷。那么,美国人不愤怒吗?显然不是。在事件发生3天之后,美国 CNN 新闻网的民  相似文献   

18.
顾静 《当代世界》2014,(3):64-66
<正>自2009年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的核心关切逐步由"反恐"转变为"重振经济"。冷战后经济增长强劲、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上升为美国全球战略新的重心。美国的亚太战略相应出现大调整,即美国着手将其二战后构建的轮毂型(hub and spokes)亚太双边同盟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5)
正2016年开年至今,世界经济一直在围绕着"美元加息"这个问题而波动。美元,就好比金庸小说里的大英雄乔峰,在货币的世界里,根本找不到对手。即便是欧元,也远远无法替代美元成为真正的"一号"避险货币。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某种程度上讲,美元早已比美国经济本身要强大得多。二战之后,美国占  相似文献   

20.
提起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美国参加的几场局部战争,就不能不想到美军各种性能优良、数量众多的巡航导弹。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美国的战斧和AGM-86巡航导弹一直充当着先锋的角色,并引领着世界巡航导弹发展的潮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前 这段时间美国研制的 多种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