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再说谁作主     
再说谁作主○刘思■法制芳草地■下的小文《三口铜铡不当夸》(载本刊今年第5期),捎带发了点议论,比如“那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戏文里古人说说也还罢了,而今《宪法》第一章里就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官的却还要以‘为民作主’为己任,民还...  相似文献   

2.
严实 《人大建设》2001,(10):20-20
近日,笔者在采访素有“平民包公”之誉的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时,她说,有的朋友和新闻媒体说我是“平民包公”,把我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朝义、焦作市人大代表卢靖之等一些人大代表称之为“群体包公”。我觉得这种提法很不恰当,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这不是愧不敢当,而是人大代表不座谈当包公,也不能够当包公。  相似文献   

3.
权威来自哪里──从济南交警文明执法谈起南平执法者的权威来自哪里?有的说来自执法的“公正”、“严明”。公生廉,廉生威。执法严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法者必究,法则自然威。黑脸包公的龙头虎铡就是靠公正、严明树立起了权威的。济南交警支队的经验还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集聚起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集群上托起一座座中心镇、小城市。 "店口,是一座建在铜上的城市。"记得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 是的,没有铜加工产业就没有店口这座小城市。 店口最早叫"巅口",因为地处诸暨、萧山、绍兴三地交界的山巅之口而得名。从地名的由来不难想象小镇的区位条件:浙北的一个山区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相似文献   

5.
试论包公的缺点刘思包拯包公包大人,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明"日断阳夜断阴",他老人家也有缺点吗?《宋史·包拯传》所记包拯一生,正直刚毅,不畏权臣,清廉俭朴,两袖清风,是一个贤臣的典型;《包公案》及"包公戏"塑造的老包形象,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嫉恶如仇...  相似文献   

6.
包公是个历史人物,但后世的文学艺术及民间文学又为其增添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使之逐渐演化为一种司法象征。然而包公的一生事迹,许多还是有案可查的。他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最出名的清官。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老百姓最爱戴的人物,清官的典范。大家都称他为包公、包青天,至于他的真名包拯、包希仁反倒不大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7.
近来,常有此类新闻见诸报端: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办理军转安置、毕业生分配、公务员招考以及干部任用提拔等热点工作时,能依据政策、公开办事,拒绝接受领导写来的条儿。每读至此,笔者不禁为有这些敢于碰硬、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黑脸包公”拍掌叫好,同时又不免对...  相似文献   

8.
北京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鼓楼就位于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240年)再建宾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它通高46.7米,分上下两层,三重檐、歇山顶,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拱券式古代建筑。鼓楼曾为元、明、清二代的报时中也二层大厅内原有一座铜壶滴漏。据(围经志书)记载。“鼓楼之银刻漏,制极精妙,放着相传,以为先未故物。其制为铜漏壶皿,上回天地,次日平水,又次田万分,下回收水。中安绕神,投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饶者八,以…  相似文献   

9.
一进入盛夏,酷暑难当。在哪里去找一个清凉的世界?当汽车穿越了都江堰,一拐过漩口.岷江两岸那峰峨的高山就渐次在眼前展开。滔滔的氓江边上有一条小河,当地人称它为皮条河,它昼夜不息地、欢快地歌着、舞着奔进了纸江。溯皮条河而上,有一条悠长而古老的路,据说是西汉司马相如做官时修筑的,当然,这条路现在已改造成水泥的高等级公路。在这条路上,你已经很难体会出西汉时“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形了。就是这条路把我们带进了“大熊猫之乡”——卧龙。刚刚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我们就穿越了一条又长又黑的水江坪隧洞。出了洞口,眼前…  相似文献   

10.
正千百年来,包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明察秋毫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正是这位"包青天",他也有被"忽悠"的时候,甚至因此进行了不当裁判。这就是沈括记载在《梦溪笔谈》中的一则"包公误中奸吏圈套案"的故事。相传,包公在开封府审理一个贪官,按照当时的法律,这位贪官应当堂受"脊杖"之刑。贪官向胥吏行贿求计。一胥吏告诉贪官说:包公对胥吏干预案件极为反感,对你用刑前,按程序应由我写"责状",这时你就大喊冤枉,我自有办法解救你。果然,包公过  相似文献   

11.
情孽     
夜早已将它那漆黑的羽翼遮盖在浮山钨矿上了.夜风在空寂的矿区上空呜咽,既悲怆,又凄凉!就在这让人毛骨悚然的黑暗中,三条黑影正鬼鬼祟祟朝矿区方向走动.不一会,他们来到了一口矿井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12.
专职委员:陈建平,所在地: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镇,案例背景,刘家诸坞村的重度肢体残疾人老武。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偏瘫,全身只剩右手部分功能。整天以轮椅代步,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三口人等着吃饭,可他一分钱也挣不来,妻子又离不开,眼看着日子没法过了。服务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协调村委及民政部门,为他一家三口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残联每月还会给他50元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这样解决了他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回望母亲河     
滋润我一路走来的生命旅程中,有三条母亲河:一条是苏北的里下河,一条是江南的太湖,还有一条,便是沪上的苏州河了。翘首回望。这三条历经天地沧桑,却又生生不息的母亲河,勾起我故乡的记忆,传承我生命的意义。她是一位穿越时空、大爱无疆的慈母,沿路牵拉着思乡的游子,同步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场场春雷新梦。  相似文献   

14.
包公是个历史人物。但后世 的文学艺术及民间文学又 为其增添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使之逐渐演化为一种司法象征。然而包公的一生事迹,许多还是有案可查的。他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最出名的清官。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老百姓最爱戴的人物,清官的典范。大家都称他为包公、包青天,至于他的真名包拯、包希仁反倒不大为人所知。一千年来。有关他的传说越来越多,许多秉公断案的故事都写到他的名下,特别是为被遗弃的妇女秦香莲主持正义,敢于严惩忘恩…  相似文献   

15.
说起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安国,大伙都誉他为“李包公”,为什么呢?主要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他敢于监督,也善于监督,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敢变脸,不怕得罪人。自他担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年多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这所急,督促政府及工作部门为群众办成~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我们先从他三次变脸的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16.
住在风景里     
荆方 《小康》2019,(10)
正吃完饭就能顺着湖畔散步,累了可在湖里泛舟,沿着水系一路飘游,弃舟登岸后再吃上一餐宵夜。真正住在风景里的人,请客吃饭都不用打车,步行范围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我在包公湖的旁边住了十多年,我家离湖只有一百米。从小学三年级直到二十多岁离开开封,我一直住在包公湖畔。小时候,包公湖叫包府坑,一个坑字概括了很多景物:水岸边莫名的垃圾、不太清澈的波浪、围绕着湖水高低不平的土路,以及路边搭建的临时棚户。那时候没人觉得这是一处风  相似文献   

17.
社会道德资源培育与人才道德素质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亚宁 《新东方》2009,(3):52-55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苟子把口能言身能行的人视为“国宝”,把品言善身行恶的“两面派”看做“国妖”,足见对言行一致的道德素质的重视。可以说,这是古人衡量人是才还是“妖”的评判标准。在这个标准中,言行是否一致、行为是善是恶的道德表现是基础和关键。毫无疑问,古人的这一精辟认识经过千百年的检验、充实,使之更富活力,成为引领社会道德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8.
张松柏先生在《阿鲁科尔沁旗白城明代遗迹调查报告》一文中,报道了该旗文化馆于1984年征集的出自该旗乌苏伊和的3件铜镜。据报道,这3件铜镜“形制基本相同”,全长50厘米,重25公斤。铣身分为前膛饱口、药室和后筑尾座三部分,铳口部为喇叭形……药室为圆柱形;后药室微鼓,后例外部上绿……为引火帽;药室后部为实心圆柱状尾座,座底暗外侈。”其中的一件有铭文“永乐柒年玖月口日造,显字叁仟捌佰肆措号”①。兹就这一发现,浅释如次。一、乌苏伊和铜铳是内蒙古第七次发现的铜火铳查文物考古文献,乌苏伊和“显字3840号”等3件铜镜,是…  相似文献   

19.
近日,安新县辖区内涉及安州、同口、寨里、赵北口等4个乡镇,总投资1280万元、全长达27,000米的4条乡村两级公路翻修工程相继竣工通车。这是近年来安新县公路翻修工程一项大的举措,也是安新县政协委员提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又一见证。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看真、善、美柳昌清五年前,笔者提出了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惯性一冲动性”规律、“价值一价值实现”规律和“发展一协调”规律,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也就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①进一步的研究使笔者发现,这三条基本规律对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