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5,(10):37
凌晨四点,长长的遵义路上寂静无声。除了偶尔驰过的车辆,喧嚣了一天的城市仍沉浸在甜甜的梦乡。“唰、唰、唰……”声音传来,一个瘦小的身影手舞着一把大扫帚,正清扫着马路,各种垃圾随着扫帚上下翻飞,刚才还有些脏乱的街道慢慢变得干净了。天渐渐亮起来,耀眼的阳光撒在遵义路上,干净的街道,盛开的鲜花、飞驰的车辆、步履匆匆的行人,整个城市又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回头看看身后的一切,她笑了。  相似文献   

2.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7,(17):15-15
采访金曼是在贵州省民族歌舞团二楼排练大厅里进行的。 当时她正带着16个小伙子在排练。那一群年轻人正说说笑笑,可音乐一响起,大家就“唰”地抽掉绑在头上的头帕,以帕作鞭,抽得地板“啪啪”地响,一颤一颤的。  相似文献   

3.
唰,唰,唰……每天清晨,在清镇市东门桥路段,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不停地挥舞着扫帚,一丝不苟地清扫着路上的垃圾、纸屑。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天天如此,从未间断。她叫舒如英,一个在环卫战线上默默奋斗了25个春秋的老大姐,一个值得尊敬的“城市美容师”。舒如英干上环卫工作缘于在居委会当干部的母亲。1978年,城关区医院准备招一批临时环卫工人,代替以往赶着马车摇着铃铛走街串巷运垃圾的“老把式”。时任居委会主任的母亲动员舒如英:“这份工作很苦、很累,你愿不愿去试试。”“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干,别人能干相信我也干得了!”舒…  相似文献   

4.
<正>"唰唰唰——唰唰唰——"伴随着清扫车的开动声,地面上响起了有节奏的机械清扫声。这声音,王寿生一听就是10年。的确,有些单调,有些乏味,甚至能一点点地消磨人的意志。"如果能重新开始,你是否还会从事环卫工作?"王寿生曾无数次地这样问过自己。在一次次地否定后,最终,他给了自己一个清晰的答案,这就是:无论是否能重新选择,自己都会坚守在环卫这个岗位上。因为——一份责任,沉甸甸地扛在肩上  相似文献   

5.
“唰、唰、唰……”一串清脆的扫地声把宁静的连队从梦中唤醒.晨曦里,一位老人在挥动着大扫帚,清扫连队广场和主干道,老人清瘦的身躯迎着早晨第一缕阳光显得矍铄而有力,成为剪影—一连队新的一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女兵,一个女八路,一个女英雄,一个功勋卓著的革命老同志。在这个只有十几万人的山区小县,虽然没有多少人认识她、了解她,但她身上的确又拥有这个红色革命老区县——铜鼓县的多个"唯一"和"之最":她是这个县唯一的新四军战士,唯一的解放军护士班班长,唯一的曾荣立三次战功的女英雄;她的"之最",就是在她拥有这众多的"唯一"的同时,又是这个县目前最长寿的女人,最默默无闻的女战士、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一位80后女乡镇党委书记,从大学毕业考取选调生至今,已在乡镇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她所管辖的乡村在全国有名。在工作中,她是公认的"拼命三郎""女汉子";在父母和孩子眼中,她却是不称职的女儿和母亲;而在全乡1.6万百姓眼中,她又是响当当的"当家人"、好公仆。她,就是涉县"新愚公精神"发源地——关防乡党委书记康彦云。  相似文献   

8.
正白晶莹今年58岁,年近花甲的她在周围人眼中,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女超人"。她是人民公仆,为脱贫事业自掏腰包,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她是"草原绣娘",传承一方技艺,有着"技达四海,能行天下"的信心。她是脱贫领路人,足迹遍布全旗,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绿色版块"正崛起于黔山秀水之间。离别不久,来自美国的克雷斯汀再次踏上她迷恋的贵州,尽管今年是她来贵州的第十个年头了。她说:"我爱绿色的贵州,青翠的山、碧绿的水,还有从那青山碧水中飘出的好听苗歌。"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农二师三十团园三连的一名普通的职工,中共党员,是军垦的后代,叫程新芳。今年46岁的她,在父辈们开垦耕耘的这片热土地上一干就是31个春秋,她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青春交响曲。程新芳曾多次荣获"优秀团员""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等荣誉称号。1999年获农二师劳动模  相似文献   

11.
正张晓玫出名了,以一种她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6年前,她开始一对一和学生"约饭"。如今,张晓玫差不多请了数百顿饭。现在,"晓玫午餐"已经成了一项制度。新学年,张晓玫会安排助教把她带的一年级研究生排好序,一个个约,必须一对一。张晓玫自掏腰包请客,地点一般在教师食堂,经费控制在100元左右。"你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精  相似文献   

12.
4月7日早上9点,记者刚来到雅安市芦山县横溪村村委会的院门口,一辆小型面包车"唰"地一下就停在了坝子中间.上面陆续下来三四个20出头的年轻人,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夹着一支笔.其中从副驾驶位置下来的一位中年人立即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小声地开了5分钟左右的短会,然后这群年轻人便各自匆匆消失在了村委会的大门口.  相似文献   

13.
正2月7日,天气虽冷,但在攀枝花市仁和区纪委书记周国顺办公室里,仁和区林业局局长包蕾脸上却微微发热,他手里紧紧握着《谈话提醒纪实簿》,"唰唰唰"地记录着谈话内容。节前对干部展开谈话提醒,在仁和区已成常态。"提前谈话,及时记录,刹住违纪小苗头。周国顺说,仁和区坚持从源头上防止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谈话提醒纪实簿》就是一记  相似文献   

14.
刘仕雄 《世纪桥》2010,(18):39-45
<正>1937年9月的一天,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女子流落在重庆街头,不远处一个男人紧紧跟在她身后,在一个拐角处那个男人走到她的跟前悄悄地问:"你  相似文献   

15.
<正>她是一个农家女,也是飞出山村的"金凤凰"。从三间草房一盘磨、几个帮手一台车起家,她不仅走出了一条事业蒸蒸日上之路,更肩负起反哺家乡的重任。她就是辽宁红旭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小米"的庄丽红。她特喜欢"庄小米"这个名号,因为她的梦想就是从一粒粒小米启航的。贫穷中闯出创业路在1994年初春的一个日子里,庄丽红仅用400元就办完了婚事。  相似文献   

16.
正张文秋是一位老革命,由于她的两个女儿刘思齐与邵华,先后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与毛岸青,遂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亲家",而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初,她曾在著名的"国际红色间谍"佐尔格手下工作了三年多。她的这一段传奇经历,出于种种原因,被历史尘埃封存了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直到前些年,年过九旬的革命老人张文秋,才通过回忆录,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7.
爱的利息     
正我在那所学校门口停下车,盯着一个个青春洋溢的笑脸,怎么也寻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正惆怅时,一个跛脚女孩背着书包走出校园,她拉开车门礼貌地问:"叔叔,可以载我一程吗?"上车后,她拘谨地说:"我只剩下三块钱了,在前面那个公交站下车就行。"见我答应了,她长舒一口气:谢谢您,叔叔。路程很短,一会儿就到了,女孩下车后连声道谢并给我鞠躬。我凝望着女孩的背影,她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18.
正王俊说:"我这一辈子不想其他的,只干一件事,就是为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吾家乐宝带给他们的幸福新生活,一个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温馨又从容的夕阳生活。"在往返于为老服务的道路上,她乐此不疲,在她的带领下,新疆汇丰城投集团吾家乐宝养老总院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荣获"师市为老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师市"工人先锋号"、她本人也获得"准  相似文献   

19.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陌生暖前不久,网友"一只荷包蛋包饭"在网上的一段留言感动了许多网友——"一个女孩在路上手机被偷,出了地铁,她到处问别人能否借手机打个电话给妈妈,可是好多人都不愿意借给她。后来,只有一个奶奶借那种翻盖的手机给她,旁边的人还笑话奶奶。那个女孩就是我。"这就是陌生暖,它源于你和陌生人之间的点滴琐事。而这种暖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去发现。  相似文献   

20.
曹志辉 《湘潮》2010,(10):34-37
<正>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曾记载了朱德赞誊伍若兰烈士的一段话:"她是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既会搞宣传,又会打仗,智勇双全,这样的女士难得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