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委书记要改进作风,必须以解决官僚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在淡化当官意识,强化群众观点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淡化官念”杂说晓乙近年来,人们一方面对某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有人戏谑"再不怎么怎么让你当官去"的说法津津乐道,另一方面,不少老朋友见面还是关切地询问"混到哪一品了?"求官、谋升迁的意识似乎并未淡化。许多地方部门不断增加,机构不断添设,官位愈来愈多,与...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工作中,我接触到不少青年干部,其中许多同志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他们对现行的青年干部选拔有一些意见,提出了一些问题: 一、青年中“当官”心理强化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县委研修班学员座谈会时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在这里,"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之句,是告诫、是警戒,是廉洁、是廉政;是人品、是官品;是关心、是爱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教育党员干部"不  相似文献   

5.
记不清哪位有识之士曾经这样大声疾呼:当官不许发财。起初我还不敢苟同,甚至不免替当官的"打抱不平",现在看来,这句话原本是无懈可击的,是非常正确的。当官发财只能是历史的产物。在旧社会,当官不仅是权势的代名词,而且还是发财的同义语。黎民百性,达官贵人,往往都习贯于把当官和发财连在一起,甚至将其等同起来,当官便意味着发财。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只要当官就享有"荣华富贵"。"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就是极生动的写照。时代不同了,新社会当官与发财应该彻底决裂。现在的官儿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公仆,要时时处处想着老百性,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将党的宗旨和自己的义务忘得一干二净,更不能把当官看作是发财的"捷径"。只顾自己发财,不管百姓的疾苦。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腐败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驱使下发生的。这些心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必要性心理 ,当官腐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捷径” ;二是可能性心理 ,错误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建立。而一定的心理又是一定客观事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因此 ,遏制腐败 ,消除腐败心理的基本工作是 :一方面 ,要拓宽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另一方面 ,要打破错误的心理防卫机制。初步形成不必贪 ,也不敢贪的社会氛围 ,从更深的层次作好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官”与做事叶怀祥做人应该有理想,当官就更应该有理想。对当官的人来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关系。做人是当官的基础,做事是当官的责任,做学问是对做人、做事的总结和升华,也应该是当官的基本功和新特点。这三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由习总的话,我联想起《秋灯丛话》里的一则趣事,有齐女待嫁,东邻富而丑,西邻俊而穷,两人均来求婚。问她  相似文献   

9.
有人想做官,有人想辞官,人生选择多样化,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人经商发财,有的人从政当官,有的人治学出名,有的人散淡有闲,人们发展的志向与机会都是多元的。但在我国,崇官、尊官、当官的传统极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官袍加身”。“学而优则仕”的心理基质至今仍然潜在多数人的内心。人们为什么想当官?这是历史与社会造成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若想“修齐平治”,手中得有权力;想改变生存状态,只有做官,才算“人上人”,“升官”才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虽说政府…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1.
沈峰 《前进》2002,(8):48-4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曾经入木三分地指出,“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官瘾很深的人,骨子里只想当官,当了小官还想要当大官,当了大官还当更大的官,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们想当官想得死去活来,连做梦都在想,为了当官可以不择手段,连脸面、良心、人格都不要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4.
陈四益 《同舟共进》2010,(10):66-67
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当官的(无论大小)大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儿的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相似文献   

15.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04,(1):55-55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经常对官员进大学或研究机构有批评,对学者做官批评更多。大多数人似乎习惯接受当官的当官,做学问的做学问。我的体会是人才跨界流动好处多。  相似文献   

18.
宗晨亮 《中国人大》2009,(17):38-38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表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官本位"的现象,导致人人都想着当官,有学术成就的都提拔当官。解决不好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问题,就不能真正解决高校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包括政治业务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以及“立党为公”、“当官为民”的公仆观念。特别是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树立“两普、双全”意识,即领导干部首先是一名普通党员、普通群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以此淡化“官本位”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使每一位领导者真正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20.
罗平琅 《政策》2002,(11):27-27
百行德为首,德是为人之本、为政之本。当官只是一时的,而做人则是一生的,当官首先是做人,人做不好,官自然也当不好。不是官位使人生辉,而是人品使官位增色。 当官要修德,就是要加强道德的修养,使之不断得到锤炼并臻于完善。要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努力达到“重诚信,讲豁达,通情理,求公正,谋事业,为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