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城市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还体现在城市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和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等许多方面: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云峰 《前沿》2014,(3):135-136
随着新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基本树立了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城市品牌赋予新的内涵,力图通过从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城市生态角度寻找城市品牌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德宁 《前沿》2014,(9):182-184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主题文化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千城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立足于城市地域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战略性地选择并确定城市主题文化,并以此为指导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出主题鲜明、形态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渭铭  王翠萍 《前沿》2010,(18):87-89
本文探讨的是我国从城市经营向城市管治思维转换的过程以及城市管治与城市规划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以前以经济效率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思想也呈现出许多弊端,不能够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理论需要,因此城市管治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兴理念被提出,虽然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但是随着对城市管洽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深人研究,最终我们会构筑出适合与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管治理念。  相似文献   

5.
刘毅俊 《政策》2004,(3):49-4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很高,遭受各种突发性事件威胁的可能性增多。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后果不堪设想。一个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城市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决策处理能力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系统有效性的最主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方东  ;陆家骝 《求索》2008,(9):43-45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是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探索途径,在城市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也成了中国经济的主旋律,解构这一矛盾的冲突本质并建立相应的冲突解构理论,是化解矛盾的有效协调机制,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城市犯罪是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而急剧增长的城市问题。我国城市犯罪的研究虽起点晚,但成果累累。表现在对城市犯罪状况研究方向,分析了90年代城市犯罪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城市犯罪随社会转型而增长,外来人口是城市犯罪的重要人口,青少年是城市犯罪的主要人员,财产是城市犯罪的主要目标,共同犯罪是城市犯罪的重要形式,暴力是城市犯罪的重要手段,认为城市犯罪的一般成因主要有:城市生活的差异性导致心理的不平衡,金钱成为城市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淡漠的市民关系为越轨行为提供条件;在城市犯罪的控制策略方向提出,应加强外来人口、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强化城市居民的被害意识,通过环境设计建设以提高社区威慑防范能力。目前我国在城市犯罪研究不存在一些问题,对犯罪成因和犯罪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粗浅苍白,研究手段比较单一,实地研究手段少,研究不深入等。  相似文献   

8.
发展城市体育是实现城市和谐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城市体育的设施建设严重失衡,体育主体意识淡薄,体育产业发展也不成熟,必须围绕以上问题来思考如何完善和发展城市体育,以使城市体育在实现城市长效发展和全面和谐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贤金 《群众》2012,(7):83-84
这两年,我国特别是江苏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环保城市和宜居城市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但近期一些城市居民对PX项目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等仍有疑虑,呼吁和盼望实施更加严格的PM2.5监测。这说明我们的绿色城市建设与公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距离。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本省的情况,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准备写这篇文章之前,上网查看了有关城市文明资料,查看的结果发现,有关论述城市文明的理论文章寥寥,与城市文明相关的大量内容是以政府为主的关于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规划、要求和设想。就网络资料反映的情况看,可以发现城市文明在我国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建设城市  相似文献   

13.
毕军梅 《前沿》2014,(3):131-132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一些留有记忆的老城区被拆除,在崭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如何寻找一座城市留给百姓的记忆,和这座城市带来的文化内涵呢?这就需要城市档案发挥作用,在城市档案中,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被记载,也被传承,只有发挥城市档案的作用才能让城市记忆更加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4.
城市拆迁的制度性问题及政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小兵 《求索》2007,(4):46-48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对实践中城市拆迁案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拆迁纠纷和拆迁违法事件的发生,与我国城市拆迁存在制度性缺陷密切相关。文章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拆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些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制度性缺陷,重新设计出我国城市拆迁中政府有效约束自身、拆迁人和被拆迁人行为和规范城市拆迁市场的政策机制框架,提出规范城市拆迁管理运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推进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的城市扩展模式总体上仍是一种外延式扩展模式。这种城市扩展模式不仅导致我国出现过度"农地非农化"趋势,危及我国的耕地和粮食安全,而且还造成我国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程度,带来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最终威胁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造成我国城市外延式扩展、无限蔓延的重要原因。在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下,地方政府占据着农村土地开发的绝大部分收益,他们有强大的动力去扩大土地征收规模,扩展城市的边界。我国有必要对农村土地征收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使地方政府与农户能够合理分享农村土地的开发收益,有效遏制地方政府圈占农村土地的动机,减弱城市无度蔓延的根本动力,从而优化城市扩展模式,建设紧凑型城市,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民族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业务素质。通过民族学院培训民族干部,是提高城市民族工作者素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城市容貌?笔者认为,城市容貌是指城市中各项硬件设施的外在表现及其被占用的形式。它是静态和动态形式的统一。一般地说,城市容貌是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种要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城市一定阶段发展水平的体现、城市容貌管理是指对城市各项硬件设施的外部形式、相互关系、运动功能的监督和控制。要实现这些管理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制定一定阶段的城市容貌标准,对人的各项与城市容貌有关的活动实行有效监控,以营造和保持整洁有序、运行规范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城市容貌的特点城市…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载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发展战略意义的方兴未艾的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城市智慧治理一直走在前列。美国各大城市运用数据驱动决策与服务,构建在线参与平台、数字服务平台和政府资源中心,实现了城市问题的精准识别、城市状况的实时感知、违规行为的精准监管,并使市民能够及时掌握城市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更方便地参与城市的公共治理,这为我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探索城市治理的有效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