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随着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接受来自上级、同级、组织、职工群众等多方面监督中,能否主动作为对提高监督效能至关重要。正确对待监督对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正确对待监督,必须明确三个观点:一是监督可以使组织始终保持进取的活力。近几年来,秦皇岛港在主动寻求监督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每年坚持…  相似文献   

2.
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中,发生了一些腐败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或监督乏力,这些"蛀虫""鲸吞"国家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搞跨一个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企业中的有效监督机制,有效地防止国有企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我们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国有企业监督机制问题谈一点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国有企业中有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监察审计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此外,还有各级各类组织和制度进行监督和制约,如监事会、职代会、股东代表大会等,可以说是建立了一整套较为齐全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监督机制。但是,现有的监督机制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并不能完全制约和遏制腐败。从近年来披露的事实可以看出,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一边是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国家设法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一边却是一批贪污犯在大肆鲸吞国家财产。这种情况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一大批企业中的“蛀虫”已被查…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对企业及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从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和完善法制人手,从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制约入手。 (一)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明确国家和企业经营者的权责,建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潘剑平 《中国司法》2002,(12):21-22
奖惩是劳教机关对劳教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实行区别对待的一个手段,对劳教人员的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劳教人员的依法奖惩的监督机制。主要问题1999年,司法部提出了“两公开、一监督”措施。所谓“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奖惩条件公开,奖惩结果公开,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接受有关方面和人的监督”是指奖惩结果公开后,接受检察机关、社会各界、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监督。这一制度的提出,对依法实施奖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仅是一个原则性指导思想,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国企采购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党风廉政建设,它是国企生产经营的对外门户,也是企业容易滋生腐败的主要源头。实践已充分地证明,加强对国有企业采购的管理与监督已势在必行。 问 题   采购权过于集中。国有企业采购权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手中,使得其中一部分人把采购行为变成个人权力行为,利用发育还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到处“寻租”。有的甚至直接插手采购活动,把采购作为个人发财的机会。在他们的身上充斥着“短期行为”、“长官意志”、“家长作风”,致使国企采购决策失误或失职行为屡屡发生。有些供货…  相似文献   

7.
卢有清 《法制与社会》2013,(35):142-143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政治学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于当今正处于转型升级或快速发展中的众多国有企业来说,更具现实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相关要求,以监督为基础、制度为关键、自律为支撑,正确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做到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形成“三化三有”特色惩防体系,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先进人物特别是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先进人物,因违法犯罪被绳之以法,真令人扼腕叹息。从他们由“红”变“黑”的轨迹中,不难发现当前对先进人物不同程度存在缺乏监督和教育的问题。这种现象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不受监督。少数先进人物在众人的赞美声中飘飘然,骄傲自满,总以为自己不错,产生一种高人一等的心态,孤芳自赏,认为用不着别人的监督,拒人千里之外,只喜欢听赞美之辞,听不进逆耳之言。他们把上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把同级的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把下级的监督视为让自己丢面子、…  相似文献   

9.
黄玮 《天津检察》2010,(3):38-40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理应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检察机关的主动监督还是公安派出所接受监督均不甚理想。究其根源,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监督机制是监督行为的保障和依据,构建对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机制需要将监督工作有效、有力的目标与公安派出所工作职责和管理的特殊性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移,使企业拥有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如何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监督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必须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制度+监督的管理模式,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政府的管理之手从微观领域抽回,一些人对企业党组织、职工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时,山东省招远市黄金工业集团领导却以其识“金”慧眼,认定了一个“五不变”定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千转万换,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变,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变,纪委的监督职能不能变,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不能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变。1995年初,他们以这个定律为核心,把党委监督的权威性、纪委监督的严肃性和工会监督的群众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党委领导、纪委工会组织协调、职工直接参与”的企业自我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切实抓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这是中央纪委八次全会提出的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抓好企业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呢?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也就是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是搞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方法。在企业加强群众监督,这是邓小平监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57年4月小平同志在西安干部会上所作的《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报告中,就极其深刻地指出,“厂矿企业的管理方面,要扩大民主”,“这就要求我们在厂矿企业里扩大群众的监督”,“厂矿企业的领导同志,有群…  相似文献   

13.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保障权力规范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大量改制,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领导体制设置不尽合理,内部关系尚未理顺,不利于监督。从改制后的情况看,在设立党组织的企业中,主要领导的设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三职一人兼,或者董事长、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一人兼,总经理分设,这种情况占了大多数。实行一肩挑,可以减少管理层次,但容易造成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内部监督、民…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需要新闻立法新闻立法的紧迫性,来自于中国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巨大变化。1998年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最为关注、议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有效遏制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和现象。而他们都认为全方位建立、健全和加强监督机制是治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湖南省纪委书记杨敏之说:“没有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而没有知情权就无法监督,连基本的倩况都不了解,监督什么?”可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新闻媒介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舆论监督的力量补充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的不足,遏制腐…  相似文献   

15.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5):6-6
“要用‘倒逼机制’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认为。人大要监督“一府两院”,而人大作为监督者自身也应该接受人民监督。如果监督工作不公开透明,就是不想创造条件接受人民批评。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产生来自群众的“倒逼机制”,提升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6.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理应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检察机关的主动监督还是公安派出所接受监督均不甚理想。究其根源,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监督机制是监督行为的保障和  相似文献   

17.
“法律监督”辨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法律监督”是我国法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但是,人们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往往存在着某些误区。有的把“法律监督”视为“监督法律的实施”的同义语,有的把“法律监督”解释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一切立法、执法等法律活动进行监视、督促并对违法活动进行检举、矫正的行为的总称。这些理解都是对法律监督基本内涵的泛化,在实践中导致了对不同监督行为性质的混淆。其实,法律监督与监督法律的实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人都有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能把任何监督法律实施情况的行为都视为“…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500余家,企业领导人员3000多人。从90年代初开始,我们根据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教育中,紧紧抓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这个重点,做到与时俱进,常抓常新。贴近实际深化认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成了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领导者是独立法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志认为,国企的党风廉政教育过多会有干扰企业改革发展之嫌,把企业看成党风廉政教育的“禁区”;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员也存在“重效益”、“轻教育”倾向;有的企业就是搞党风廉政教育也是…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中强化监督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找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着力点,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根据目前国有企业的状况,笔者认为,应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点之一:以人为本,选好企业领导人员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处于国企关键岗位,对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拔任用好领导人员,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国有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是权力运行的主体,掌握权力的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法治意识,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和失控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发展首先着眼于选好掌权人…  相似文献   

20.
伊契 《中国监察》2008,(10):39-39
所谓重点岗位,是指企业的重要部门或关键部位。重点岗位一旦发生问题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把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今年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七个不准”的要求。可见,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这一重点岗位采取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重点岗位实施监控,就是要立足于对权力的制约制衡,发挥现有管理资源的监督合力作用,围绕监控点,明确全面、具体的监督内容,制定量化、可操作的控制措施。首先,对重点岗位进行权力配置分析,为完善监控措施提供依据。如参照管理学中的控制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类比方法和黑箱方法,从分析中获取所需信息,运用“广义调和分析”和“差异评价”等管理分析手段,建立以岗位权力系数、责任牵制系数、岗位价值贡献度和管理风险指数等为参数的数学函数模型,明确每个重点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