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24日公安部令第88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  相似文献   

2.
《公民与法治》2006,(5):35-35
2006年3月16日10日30分,石家庄市公安交通管妇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访条例》、公安部《公安机关信访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局二楼会议室召开张宝林上访张静与刘高国、乔五增上访乔海峰与任新国、赵志义上访赵志艳与尹翠花等三起交通事故案听证会。会议由局法制处主持。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省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3.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自2004年1月1日施行后,各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均按该《规定》执行。但是,该《规定》第9条第二款关于“如果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规定,成为公安机关增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的源头。公安机关一旦按该《规定》第9条第二款的规定,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进行跨县域管辖,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0条关于“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违法行为发现地的公安机关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光明 《政法学刊》2005,22(3):90-93
公安行政处罚要受《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制。《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应当体现了案卷排他性原则,即将听证笔录作为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唯一依据。这是对行政处罚法有关行政听证程序规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界传真     
《法治与社会》2003,(11):66-67
仅六类事项可设定行政许可;拒绝“信”骚扰有望立法;从10月1日起买卖毒鼠强最高判死刑;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天津二中院新举措 前科劣迹不再写入判决书;  相似文献   

6.
从明年1月1日起,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全国的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要采取公开取证的方式,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尊重当事人人格尊严的要求。 这一规定的出台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从此,不管是卖淫嫖娼者,还是酒后失控者,在接受公安机关讯问、处罚的时候,都会受到人格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令)号]第88号令[公布日期]2006.8.24[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6.8.24[同时废止法规]2003年《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处罚以及强制戒毒、收容教育等强制措施的案件。第三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数倍于刑事案件,具有繁简分流的迫切需求。在借鉴刑事司法领域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的前期试点,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认可了这一工作机制。作为一般程序的一个特殊处理方式,快速办理的适用空间介于一定数量以上的罚款与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之间,初步建立了权利告知制度、处罚裁量机制、处罚前告知制度和程序回转机制以保障违法嫌疑人的权利,并采用更加简化的取证方式和审核审批手续以加快案件办理速度。这些规定对《行政处罚法》的程序部分形成了理念上的冲击。以此为参照,通过全面反思其类型划分的适恰性,以程序简化、时限灵活为据重新划分行政处罚程序的类型,并构建体现快速办理程序公正和效率价值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协作办理刑事案件规定(建议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何炬教授(原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在广泛总结各地刑侦协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多方征求刑侦一线侦查人员意见,参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草拟了《公安机关协作办理刑事案件规定》,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将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由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签发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6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介绍,“这是我们首次在公安执法程序中明确排除了非法证据的效力,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的发生,符合保护人权的要求,是一个重大的制度进步”。我很欣赏公安机关的坦诚态度和对“非法取证不能定案”制度的高度评价。我甚至认为,设立“非法取证不能定案”制度不仅仅是“公安执法程序”中的重大进步,这…  相似文献   

11.
[文(令)号]公复字〔2007〕5号[公布日期]2007·9·4[类别]行政法·公安河北省公安厅:你厅《关于办理行政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采用笔录告知方式通知当事人是否合法的请示》(冀公法〔2007〕25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公  相似文献   

12.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法律援助条例》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公布。3.《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03年9月3日国务院公布。4.《中央储备粮食条例》2003年8月15日公布。5.《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2003年7月21日民政部公布。6.《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8月8日国务院公布。7.《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年8月5日国务院公布。8.《物业管理条例》2003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03年8月26日公安部公布。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最新奉…  相似文献   

13.
[文(令)号]公复字〔2006〕3号[公布日期]2006·7·28[类别]行政法·公安广东省公安厅:你厅《关于适用〈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有关问题的请示》(粤公请字〔2006〕10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2006年5月31日以前对犯罪嫌疑人解除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中“十二个月”的期限可以自2006年6月1日起算。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适用问题的批复$公安部  相似文献   

14.
张锋 《政府法制》2006,(23):16-17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68号令,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第11章以涉案财物的处理为题,富有新意地规定了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收缴。以此命名的行政行为在法律属性上,既不同于剥夺财产权的实体结论——没收,也区别于调查程序中对证据的扣押。笔者认为,在《程序规定》中,此种行为是适用于对涉案的财物、工具、设备以及违禁品予以暂时控制的行政强制措施。公共行政法或一般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强制措施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为预防、控制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不利后果)以及调查取证和执行的便利而依法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限制其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跨国跨地区犯罪日趋加剧,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越来越频繁,各级公安机关急需了解和掌握进行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的范围、程序规则。为此,公安部依据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我国同有关国家签署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在1998年5月14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增加了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一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最长期限为三十日。但在办案实践中,侦查机关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查不清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可以"无限期"地拘留,适用的法律依据是公安部1998年5月14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办案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即"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在三十日内不能查清提请批准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3,(Z2):2+99
解读一:全面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刑诉法在公安侦查工作中的具体化,因其广泛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方面的核心权利,是公安部最重要的部门规章。在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的工作中,修订该程序规定是重中之重。修订程序规定不仅是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完善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制度的现实需要。现行程序规定于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以公通字(2002)第21号文件印发并从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的规定》第9条第2款中规定:“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的人,因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不起诉、人民法院免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有关方面于1998年5月14日发布实施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在三十日内不能查清提请批准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提请批准逮捕。”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精神,应予取消。一、“拘留期限重新计算”与刑事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