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新 《理论月刊》2005,(11):84-8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是法治和德治相统一的经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构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首先是政府信用。没有政府信用,就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游占芬 《前沿》2006,(2):30-31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加强信用建设,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因此政府、社会、企业和银行必须齐心协力,联手打造中国金融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何谓“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所谓信用,就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信用既是指能够履行  相似文献   

4.
信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信用缺失归根结底是与市场经济信用要求的制度缺乏有关,正是制度的缺乏给信用缺失留下了空间,因此,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现代社会信用的制度前提,才能从根本上消减市场经济的信用缺失。  相似文献   

5.
发挥信用对市场经济的驱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是维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的纽带,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辞海》( 1989)对信用给出了三种释义:其一为“信任使用”;其二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其三为经济学上的用意,即信用是一种体现着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二是偿还时带有一个增加额即利息。吴敬琏认为:“所谓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受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偿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能力,它是使后者无须付现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信”字是“人”从“言”,所言成真就是“诚”。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之后,许多政策都将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政府的行政干预将减少,这就使信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又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表现之一就是工程项目业主大量拖欠承包商的工程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筑承包商应该针对业主的信用状况,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判断业主的信用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有序化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有序化的基石□邬柳成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发展的逻辑结果。从实践来看,信用既是化解商品交换与货币支付“不平衡”矛盾(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交换价值总额总是大于流通货币量)而将市场经济导向有序化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是使...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1,(12):48-48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新东方》2005,(6):37-39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信用缺失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信用建设已经刻不容缓。社会信用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现实国情及外国经验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结构应包括信用教育体系、信用规范体系、信用中介组织体系、信用工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矫治信用失常,优化信用环境,成为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任务。当前,导致经济生活中信用失常现象泛滥的原因固然很多,  相似文献   

13.
信用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少琳 《青年论坛》2004,(2):121-12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对信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论证了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并提出培育社会主义信用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在市场秩序混乱,商业信用危机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认为产生信用危机有这样一些原因。、产权制度不完善是商业信用问题的一个根源。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信用问题。非常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少有信用危机,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是以信用为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的行为盛行,总的来说,就是信用缺失。信用缺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阐述了在目前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信用缺失,分析了当前信用缺失的类型和表现,对构建信用体系,发展信用产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举行的2001中国担保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然而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已经20多年了,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国民信用体系并没有建立。在侨乡泉州,近年来,经济生活中失信失范的行为越来越广泛,影响经济改革和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并撰文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关注,力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用已不单单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重建信用已经成为优化投资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切实保障,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国务院也提出了"要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  相似文献   

20.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①。而建设我国市场信用,必须着力解决当前我国市场领域信用缺失问题,这就需要综合采取经济和政治的手段,标本兼治,既要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主体予以制止和惩戒,更要对发生失信的根源予以截断和清除,如此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市场主体失信问题。而不论治标还是治本,各级人民政府作为现代市场主体之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其信用状况不仅直接关联市场整体信用,还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必须率先解决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